侯老樓位於安徽省渦陽縣中心以北約10公里,七八十年代又名西華,原行政隸屬於張老家鄉,2007年後經行政區劃調整隸屬於新興鎮。村中現有人口約1500人。主要姓氏以侯姓居多,約占村中總人口的95%。另有劉、廟、薛等姓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侯老樓
- 地點:安徽省渦陽縣
- 人口:約1500人
- 氣候: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
- 類別:城鎮
主要情況,舊時風俗文化習慣,居住,日常生活,服飾與髮式,農民髮式,佩飾,出行,交往,娛樂,婚嫁,燒紙時,
主要情況
侯老樓位於黃淮平原,屬暖溫帶半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年平均日照2140小時,年平均氣溫14.6度,無霜期218天,年平均降水量830mm左右,光、熱、水資源豐富,村內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資源豐富,主要糧食作物有小麥、大豆、玉米等,其中小麥年種植面積2000畝以上,平均單產突破350公斤。由於村中人多地少,加之夏季洪澇嚴重,村民收入微薄。
勤勞智慧的村民跟隨改革開放的大潮,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外出發展。90年代初期村民開始逐漸向浙江、江蘇、上海、廣東一帶外出謀生、打工。從事最累最苦的建築工程、廢品拾收、電子、服裝、玩具製造等工作。隨著知識水平和閱歷的不斷增長、憑藉敢闖、敢幹的拼搏創業精神。在外也逐漸開始了做加工貿易、經商、工程承包等活動。村民收入不斷提高,也使村中發展大變。自2004年後村中大興土木,一排排、一處處樓房撥地而起。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村中發展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
舊時風俗文化習慣
居住
民房多為土牆草頂,富戶為磚牆瓦頂,以杉木、泡桐、雜木或竹竿為梁檁。崇尚四合院,但一般農戶能有一主一廂即已不錯。北房為主,叫堂屋;廂房稱邊房,作廚房(鍋屋)或子女居住。過去人窮,一家幾輩人同住一院或同擠一室者很多,新婚夫婦嫁妝僅一桌一箱,多數僅能分住一間房。直到改革開放以後,農村經濟條件好了,兒子結婚即另蓋新房。農村蓋房也頗有講究,一般多找內行人看宅相。宅院多為東四宅,即北房為主,八卦稱為坎主,東廂房多建灶或為大門過道,但大門多建在南方。廁所,糞池多坐落於東南方向,即巽位,也有將廁所建於房后角落處的。因為窮,室內擺放非常簡陋,除桌箱案扳外別無長物。木床多無木板,而用高粱桿鋪墊。老年人多睡地鋪,即靠牆一角,圍上土坯,裡面填上柴草,冬天倒是挺暖和。室內常拴繩一條,用以搭放衣服,頗為凌亂。
日常生活
習慣一日三餐,以麵食為主,喜吃鍋餅、麵條。在冬季天短,或陰天下雨不幹活,農民也有吃兩餐的,那是為了節省。男人多善飲酒。酒量多在半斤左右,喜聚飲猜拳。農村吃飯很少有圍桌而坐的習慣,一是沒有飯桌沒有菜,二是家裡冬天冷夏天熱,所以每村都有一至數個飯場,各人端著碗,拿著饃,席地蹲坐,邊吃邊侃,是個交流的好形式、好場所。
服飾與髮式
過去人們做衣服幾乎全為土粗布,有藍黑兩種顏色,被面用蠟染白花布。男人除大褂外,上衣為對襟布扣,女人全為大襟而不穿對襟。褲子為大腰,無天門。鞋子全是窄口布底,女鞋多繡花,老年婦女穿尖腳鞋。因為窮,好多人冬季僅棉襖棉褲,有的連襯衣、短褲都沒有,俗稱“空襖筒”等到開春暖和了,再把棉花去掉改做袷衣穿。不少家庭僅一兩床爛被子,甚至文革前後還有不少家庭男子去生產隊牛棚里“拱草窩”。農村土地承包後,農民穿戴大有好轉,西裝革履已司空見慣。
農民髮式
男人多剃光頭,留長髮者少,叫“洋頭”,女人婚前扎辮子,婚後挽纂,頭飾僅纂網、纂插、簪子、卡子等。解放後,男人留長髮者漸多,女人剪髮者漸多,文革起,年輕女人漸興運動髮型。
佩飾
舊時,女人出嫁,婆家送來銀鐲子,銀戒指等,後漸興金玉,以顯華類高雅。男人喜戴玉鐲、掛件及旱菸袋等。
出行
過去人多步行,趕集上店,肩膀上搭個錢叉子,前後兩袋,中間有叉口,可放錢可放物品。運重物或送人則推獨輪車(也叫錢車子),或者用牛車(也叫太平車、大車)。遇雨天泥路,不得已,還有用拉農具的拖車(近似於東北爬犁)。解放後,平板車(架車)多起來,獨輪車被淘汰。再後,農用機動車大量進入農村。腳踏車,文革前後還不太多,改革開放後多起來,現在又興起了機車、電動車。
交往
走親威,看朋友,多習慣帶點禮物。禮物的數量和質量也隨著經濟條件的變化而變化,如早此年只帶一二斤麻花、幾根油條即可,或者10個、20個雞蛋、幾斤糖,或者幾瓶水果罐頭,或者2斤餅乾,而現在多為整箱的牛奶食品、酒等。走親威、看病人只在上午,忌在下午,清明節前數日因屬上墳祭掃階段,一般都儘可能注意少走動。在交友上,過去多有磕頭拜把子,認乾親等現象,現在的“戰友聯誼會”、“同學聯誼會”為主要交際圈,這些既有政治上互相支持,經濟上互相幫助等目的外,也有面子上的考慮。
娛樂
過去農活多,娛樂少,只有陰天下雨,不能下地幹活,農民才能在家來來骨牌,或在外邊濕地上下馬兒(四馬、六洲等)。在人多的地方,有人會鼓動兒童、青少年去摔跤或“鬥雞”(兩人單腿獨立,用另一膝蓋對頂)。後撲克牌、麻將漸興。農村曲藝類節目,首推唱大鼓,也叫說書,其次還有墜子、清音等。戲劇有梆劇、泗州戲。新中國成立後,縣城有戲園、電影院,農村則經常放映露天電影。再後還有收音機、錄音機、電視機等。
婚嫁
舊時婚姻,一般都是至親或鄉鄰牽線,媒人介紹。男女雙方初步同意後,即由男方正式延請“四大媒紅”出面說事,協商婚前事宜。正式媒紅須男性,一般為媒婆的丈夫,與女方說話得力方便者,在當地德高望重,有面子的人。
從提親到迎娶,中間還有許多繁縟的禮節形式,如謝允、傳書、擇吉、過轎等。謝允即男方備謝允貼,由媒人送與女方家中,貼內表明對女方的仰慕對女方家長的感謝等。傳書,即交換庚貼、合年命,正式訂婚。男主宜備著飾,布匹等彩禮,女方則答以書籍、帽子等物品。擇吉,當地俗稱“要”,即確定結婚日期。日期多以帶“六”的雙日子為吉利,個別也有用單日子的。以上儀多為男方請媒人給女方家送禮,除彩禮外,還有豬肉、酒、糖、冬粉等“四束禮”。
新中國成立後,禮節逐漸有所簡化。今多為提親後,男女雙方在媒人、親屬陪同下見面,同意後男方給女方見面禮若干,並設宴款待女方及媒人。在男方作好準備後,商定某日“過紅(彩禮)”,也叫“過壓年”,以作為正式訂婚的主要程式。文革前後,過紅多為實物的衣物、縫紉機、手錶、腳踏車,現在則是冰櫃、彩電、機車等,另現金數千元至數萬元不等,現金可分次給付。一般情況下,在彩禮以外,男方要在過紅、迎娶時給女方送兩次大禮,每次豬肉一扇百斤以上,白酒、啤酒若干箱,紅白糖數十斤,煙數條,其它臨時商定。如女方還叫男方“要”,則需另加一次禮物。
結婚前數日,男方要賃好花轎、響班(即吹鼓手),給親友下請帖,請迎客(女性);女方須請兩位送客,也叫嫁客,多為女方舅舅、叔叔或其它尊長,兄弟亦可。
結婚前一日,響班、花轎中午到男方。午飯後,男方即備上四束大禮,吹著響、抬著轎去女方迎親,俗稱“過轎”,經村、過橋鳴放鞭炮。當晚由女方家吃住招待。今人為減輕女方家負擔和麻煩,加上用車不用轎,速度快,而多於結婚當天早飯後才去女方家迎娶,中午前接回成親,宴請親友。男方有鬧洞房的習俗,叫“亂新媳婦”,雖也說“三天不分大和小”,但鬧者多為平輩年小者和晚輩。
女方親友一般在女方出嫁前數日即將禮金送去,俗叫“添箱”。今人為簡便,也像男方一樣,在接閨當日請客收禮。
結婚第三天早晨,女方娘家來人(兩人:叔叔和兄或弟)接閨女,也叫“接頭趟”,也叫“回門”。早飯後,備好給女方父母、叔伯輩的禮物,女婿同往,同去的還有兩位陪客。現在多在結婚第二天回門。有的地方還有“亂新客”(即新女婿)的習俗人。午飯後,新婚夫婦馬上返回,有俗語說,回來晚了肯瞎老婆婆的眼,意即在婆婆急盼兒媳回家。
六天瞧
即結婚第六日女方長輩來瞧看。
接十八天。女方娘家來人接回,女婿可不同往。其他時間主要親威也提出接女方,但一般女主婉謝而不去。
缷磙架 即結婚後的第一個麥收後,男方要準備肉、酒、點心等四束禮,夫妻一起去岳父家送禮。
喪葬 老人去世前,子女均不遠離,以表孝心,並注意聆聽老人臨終遺言,若斷氣時其子女不在眼前,則被視為“不得濟”。
老人悟死 要將壽衣穿好,如果斷氣後再穿,說是不頂用了,到陰間仍是光身祼體。鄉間常傳某某託夢附身說在那邊光身不敢見人,解決辦法是托扎匠糊上紙衣焚燒禱告即可。
老人死後 即放鞭炮,燒三斤三兩火紙。“三斤三兩”似為此專用語,在當地市場買菜稱物,如為三斤三兩則只說三手二兩,以為避諱。
逝者入棺殮時,口銜銅錢,呈面上躺臥狀,手拿用手帕包裹的打狗餅子。孝子(長子)端半碗清水,用棉絮蘸水給老人淨面,然後將碗從屋頂扔向屋後,這時棺蓋尚不合嚴。棺木一般放置長子堂屋,棺前置一長明油燈和一蜜蜂罐,罐內放麵條,罐口放一饅頭,饅頭上插一雙筷子。棺前地上置一燒紙火盆(可用土坯圍成)。
喪事初議後,即分別去親威家報喪。報喪時行跪拜禮,言明去世時間,燒紙時間。同時開始預訂響班,請陰陽先生,準備孝布、買菜等。
第三日下午為燒紙日期,至時所有親朋好友,鄉鄰均前往弔喪燒紙。至親送祭幛、擺祭菜(豬肉)及紙牛馬、紙轎、大幡、搖錢樹等。弔唁時,女客至門前嚎喪哭入靈前,稍時,孝眷出棺屋磕頭謝孝。男客則由大總(司儀)分別安排,高聲唱喏:“請客燒紙――”男客則蹲於靈前哭喪,聽大總三聲“請啊”止哭,起立後繞祭桌一周,然後三叩首,三作揖,禮畢,大總即喊“孝子磕頭謝”,孝子叩首但不出棺屋。
三天燒紙前,子女晚輩披麻戴孝,穿白鞋,孝子也有赤腳者。孝子戴撮頭帽,帽邊縫上棉絮,長子另加縫一銅錢,腰間束麻。女兒、兒媳發上扎麻,身穿拖地白大褂,腳腳扎白布帶子,也有兒媳為節約不縫白褂子而頭頂白首巾者,長約七尺(白布尺,每尺近60厘米)。其餘子侄輩戴筒帽、孫輩戴羊角帽。女性根據輩份頂七尺或五尺長短不同的首巾,小女孩頂三尺首巾。
燒紙時
凡送祭禮的親友均破孝,按輩份給孝帽、首巾。鄉鄰一般不給破孝。
燒紙結束近傍晚時,在大總的主持下開始去村口或十字路口“送三”,也叫“送湯水”,途中兩人招著半桶油湯,邊走邊用勺子舀出撒於地上。兒孫輩男女各持哀哀棍在路口圍成一圈,但須在來路留出空隙,先由長子將長方形木托盤斜立於地上,一手扶持,另一手拿一銅錢在托盤上上下左右推動,口中念道:“ ××您粘錢吧,粘錢就知道您來啦。”不停禱告,讓死者對掛念之人、未子心愿放心等等。一人不行,可另換兄弟姐妹,只要銅錢粘在板上,便表示死者靈魂已至,全家痛哭一場方還。送三粘錢時,一般留住的親友均參加。
老人去世,一般放置一期,即七天,冬天天冷,也有放置多達三期的,令人不講究繁禮縟節,所以每在第四天出殯,即鄉間所胃“三天燒紙四天埋”。出殯前日,兒女、兒媳要在老盆底上用破剪刀各鑽一眼,說是鑽眼多,惡水漏得快。出殯分早殯、晚殯。兩種說法:“一說早晨起來就準備出殯,安葬結束回來吃飯為“早殯”;早飯後出殯,安葬結束回來吃中飯為“晚殯”。另一說則是上午殯為“早殯”,下午殯為“晚殯”。
出殯當日,孝子在大總陪同下去跪請抬棺者和打坑者。打坑者為四人或六人,要求子女雙全或多子者。墳地一般已請陰陽先生看好,打坑時,長子隨先生下地,確定位置後即破土,第一鍬土長子兜回撒於糧囤,以祈豐收富足。這時親友陸續來到,擺祭禮(會多送現金)。然後請客燒紙,準備出殯。出殯時,長子肩扛柳棍大幡,在巷口起棺時將老盆摔碎。孝子孫及男客均可進入墳地,女眷只送至村口即回,但在花溝一帶,女眷也可進入墳地。真可謂“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出殯途中,紙幡要儘量在樹枝上拉掉。進入墳地,抬棺圍著墳坑左三圈、右三圈,今只一圈,即下葬,由陰陽先生確定棺木方位,幡棍置於棺後,但不便成活,填土封土,燒紙放炮,孝子跪謝,方回就夕。安葬次日圓墳,全家及至親同往,多加封土,今也有當日圓墳者。
喪葬在當地習俗中是大事,頗為隆重。但幼喪則極簡。
喪事當年春節,春聯貼紫色紙,第二年貼綠色紙,第三年才貼紅紙。但如遇婚嫁生育等喜事,則不再忌諱,名為“沖喜”。
關於喪葬習俗,由於多年推行火化,禮儀上逐漸簡化。
生日祝壽 渦陽沒有給小孩過生日的習慣,但有為老人祝壽的風氣。六十六歲為第一次過壽,接著有七十一、七十三、八十、九十、百歲等。當地俗語稱:“六十六,吃塊肉;七十一,吃只雞;七十三,吃個鯉魚猛一竄。”祝壽,因平日不便,加上不講周歲,所以不在生日,而多在春節期間舉辦。
“六十六” 老人六十六歲(虛歲)時,過去只是女兒在正月初六或十六送年禮的同時,在買點豬肉吃頓餃子罷了。後來除豬肉外,還有66個饅頭,66隻餃子以及紅糖、點心或衣服等。兒子只是飯菜招待而已。在後就是親朋好友都為之祝壽,範圍擴大了,直接送錢、掛幛子,主人要辦酒席數桌至數十桌不等,有的還賃響班、請戲班。
“七十一” 老人七十一,兒女親友在正月初一或十一為老人祝壽,禮品比一般年節要豐盛,只是不送餃子和肉,而改送老母雞。場面一般沒有了“六十六”隆重。
“七十三”。老人七十三,兒女親友多在正月初三為老人祝壽,形式和禮物和“七十一”略同,只是不送小雞兒改送一條鯉魚。場面一般也沒有“六十六”隆重。據說“七十三”是老年人的一個關口。
其他還有慶八十、慶九十、百歲壽辰等祝壽形式,均大同小異。
“送祝米” 小孩出生,七日後要給其姥姥及主要親戚家報喜,報喜時每家送去兩個紅雞蛋(會增至有4隻至6隻的)。生女,九日待客,生男,十二日待客。姥姥為外孫(也叫外甥)準備衣帽被褥以及銀鐲,銀鎖等,同時給女兒送紅糖、雞蛋、麻花。今人多給禮金。產婦在月子裡,忌諱串門。滿月後,娘家來接,謂之“接滿月”。
“剃小辮子” 兒子嬌貴,幼時即在腦後留一小辮子,至12歲方才剃去。剃辮日,親戚朋友送禮祝賀,主家筵席招待。今也有六歲或八歲剃辮子的。此習漸少。
稱謂與其他 父親為大,多數地區讀為dā,唯西部邊沿區的義門、標里一帶讀為dǎ;稱母親為娘;稱外祖父為爺、祖母為奶(也有稱“nán nán”的);稱曾祖父、曾祖母均為老太;稱曾孫為重孫;稱外祖父為外爺、姥爺,外祖母為姥、姥娘;舅母為妗子。丈夫對人稱妻子為媳婦、老婆、家來等,當面則“你”、“xx(孩子的乳名)的娘”;妻子稱丈夫為“外頭”、“他(指孩子)大”、“你”等。其他稱謂與國語沒有明顯不同。
忌諱罵娘,但父母罵兒子、叔叔罵侄子倒是常事。渦陽還有罵姑夫的惡習,即姑爺去岳父家,即會遭到該村遠門內侄們甚或侄孫們的罵娘,識相的姑爺要么就是忍氣吞聲裝聾作啞,罵者無趣也就罷了,如若笑臉回罵,可能會永無寧日,每次來都會遭到一場笑罵。忌罵姐妹,但夫妻互罵、叔嫂互罵時有新聞。忌與弟媳開玩笑,但平輩間多喜罵嫂子,所以鄰裡間常見與嫂子罵俏玩笑甚或打鬧。還有罵別人妗子的,長一輩罵姨的,長兩輩罵姥的等等。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罵人的不良風氣也逐漸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