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侯村鄉賢祠
- 類別:宗教場所
- 地點:河南
- 建立時間:明末
簡介,歷史沿革,
簡介
牌坊由八根石柱承托三層雙肩式由木質雕制蓮花托預製件拱接而成的玲瓏奇巧的牌樓。三層牌樓結構嚴密,造型美觀,渾然一體,真是巧奪天工。中間高聳的一層牌樓尤其顯得氣宇軒昂。牌樓三層天面由黃綠相間的琉璃瓦蓋成。四面廊檐如鳥翼翹起,瓦脊雕琢著許多花鳥蟲魚,工藝十分精細,畫面栩栩如生。牌坊內外分別在石柱上刻有一副對聯,並分別在對聯正上方掛一幅大型的木雕匾額。內側的聯語是:鄉非阿好覃恩錫,賢有真修世澤垂”,把鄉賢二字以鶴頂格嵌入對聯中。其上面匾額刻著“光前裕後”幾個筆法蒼勁的大字。外側正面石柱上刻著一幅“鳶喜天飛揚翊清芬榮綽楔,魚欣淵躍昭彰雅化耀靈祠”的長聯,兩聯的上方掛著刻有“鳶飛魚躍”頗具氣勢的匾額。
歷史沿革
鄉賢郎侯夷庚,字應遴(開建縣誌鄉賢篇載:侯應遴明知縣,其子侯世治,前清貢生。)生於明朝末期。他曾經在廣西藤縣、容縣、北流三縣同時執掌知縣,即所謂“坐北流,戌容縣,兼藤縣,藤容北三縣正堂”,可謂一手掌三印唉!侯應遴在任期間,為官清正廉明,體察民情,憎惡貪枉,勵精圖治,並築壩開渠,拓荒墾地,為發展當地的農業生產作出了貢獻,為百姓辦了許多實事,探得當地百姓的擁護與愛戴。有一年鬧旱災,災情十分嚴重,很多窮苦百姓飢不果腹餓死荒野。侯應遴除了上書稟告災情懇求朝廷救援外,為解燃眉之急,當即回鄉變賣田產,竭力籌措資金,集資賑濟當地災民,使許多掙扎在死亡線上的災民絕處逢生。在封建社會,為官者能作如此善舉實屬難能可貴。後來當地百姓紛紛捐資為他建祠以作紀念,讓世代子孫緬懷這位父母官。應遴仙逝後,當地鄉民把他的政績稟奏皇上,皇上念及應遴愛民如子,為政清廉,即批撥銀兩為他建祠,並賜一諡號曰“鄉賢”和“聖旨”兩匾額掛於鄉賢祠內和牌坊上。
侯應遴之所以能夠在藤、容、北三縣任知縣,得以施展他的才幹造福於民,流芳百世,這又歸功於其伯父侯見田先生和他的學生當朝狀元王時進的舉薦。
侯見田,出身書香門第,曾在湖廣氓藩府任教授。他的得意門生王時進考中了狀元,在皇帝身邊供職。王時進出身貧寒,常得老師資助和悉心指點,方進得朱門,每當念及老師搗恩德免不了經常長吁短嘆。王時進的神緒被皇帝察覺,問其因何嘆息。時進對皇上道明緣由,皇帝聽後念時進敬師之德,遂曰“召妝師進京見朕吧!”時進謝過龍恩,當即派人帶侯見田進京。見田是一位長期在鄉間執教踟老實人,沒見過京城的大場面。當他接受皇帶詔見時,竟不知所措,顯得很不自在。皇帝笑問“今日為何生進而師未進呢?”見田驚魂未定竟無言以對。時進在旁連忙插嘴說:“老師,只因入爭命不爭嘛!”曲於怯場,在整個詔見過程中見田都顯得狼狽尷尬。王時進苦勸見田留京任職,見田堅辭不肯,最後盛情難卻,只好推薦了品學兼優的侄子應遴給時迸選用。通過王時進掏舉薦,皇蒂冊封侯應遴任廣西容縣,藤縣、北流三縣知縣。侯應遴博學多才,聰穎過人,不辜負皇恩與前輩厚望,在“一手掌三印”的仕途上勤政為民,政績卓著,因而留得芳名在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