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文祥

侯文祥

侯文祥(1883年---1966年),武邑縣北石村人。在抗戰時期是遠近聞名的保壘戶,曾捨生忘死地掩護過許多抗日軍政人員。1938年入黨,曾任村支部宣傳委員,是村里最早的黨員之一。他性格開朗、為人厚道、樂於助人帶領全村抗日,曾捨生忘死地掩護過許多地、縣、區幹部,解放後受到毛主席接見。提起侯文祥,方圓百里沒有不知道的,幹部們更是翹指稱讚,尊稱他“侯大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侯文祥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883年
  • 逝世日期:1966年
  • 職業:農民
  • 主要成就:掩護過許多抗日軍政人員
英勇事跡,覲見主席,

英勇事跡

民國28年(1939年)的一天夜裡,十幾名抗日人員冒雨來到侯文祥家,衣服全被淋濕了。侯文祥急忙拿出自己、妻子及孩子們的衣裳給他們換上,老伴則忙著燒水做飯。飯後,他們老兩口一個站崗放哨,一個點火為同志們烤衣服,直至第二天天亮。
侯文祥掩護抗日人員從不顧個人安危。一天清晨,中共冀南五地委組織部長陳登坤,被十幾個日本兵追至北石村。侯文祥發現後立即把陳部長藏進自家地洞,而後從容地吸起旱菸袋。日本兵闖進院內,狠狠揪住侯文祥脖領子追問“八路”去處。侯文祥假作不知地搖搖頭,沒吭聲。幾個日本兵隨之蜂擁而上,對其劈頭蓋臉地打起來,他頭上、嘴裡、鼻子裡頓時血流如注。侯文祥忍住劇痛,還是一言不發。最後,無可奈何的日本兵放火燒掉侯家房子才算了事。
侯文祥的房子被日軍燒毀,獨生兒子在游擊隊光榮犧牲,兒媳、孫女在災荒年病餓而死。日偽的摧殘和家破人亡的痛苦,進一步堅定了侯文祥抗日到底的信念,他對各級抗日人員更加關懷備至。在他的帶動和組織下,北石村成為全縣有名的抗日保壘村。
1953年,侯文祥被推選為省、地、縣三級抗日保壘戶,出席了全國群英會,並在北京中南海懷仁堂受到毛澤東主席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為了表彰侯文祥捨生忘死為抗日的崇高品德,中央還派出慰問團來北石村演出了電影和戲劇,並授予侯文祥“抗日模範保壘戶”的光榮稱號。

覲見主席

見到毛主席激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經過八年艱苦抗戰,中國人民終於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又經過三年解放戰爭,建立了新中國。在這十幾年的革命過程中,侯文祥一家為革命做出了巨大犧牲。
為了表彰侯文祥捨生忘死為抗日的崇高品德,1951年,中央派出的巡迴慰問團,專程到北石村慰問侯文祥等抗日堡壘戶,為他們演出了電影和戲劇,並代表黨中央授予侯文祥家“抗日模範堡壘戶”的光榮稱號。
1953年,侯文祥被選為省、地、縣烈軍屬和抗日堡壘戶代表,出席在北京召開的全國“群英會”,受到毛主席、朱總司令、周總理等中央領導的親切接見。已經70歲高齡、平時愛說愛笑的侯文祥,緊緊握著毛主席的手,激動得一句話也說不出來。這些表彰和榮譽使他備受鼓舞,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繼續貢獻力量。1966年,侯文祥在清涼店敬老院病故,享年83歲。
新中國成立後,武邑大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侯文祥的革命事跡至今仍在武邑縣廣大幹部民眾中傳頌著。“侯大爺”,武邑人民永遠不會忘記您!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