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琳

侯小琳

侯小琳,生於1966年11月。曾獲西北大學化學學士學位、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放射化學碩士學位,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分析及套用博士學位。1998年開始在丹麥瑞索(Ris )國家實驗室工作,2003年被聘為丹麥技術大學瑞索國家實驗室研究員。2008年被聘為中國科學院地球環境研究所研究員。現任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

2019年1月,蘭州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侯小琳教授榮獲國際放射分析與核化學領域最高獎——赫維西獎章(2019 Hevesy Medal Award),成為繼柴之芳院士之後,獲得該獎章的第二位中國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侯小琳
  • 國籍:中國
  • 出生日期:1966年11月
  • 職業:科學家、研究員
  • 畢業院校西北大學
  • 主要成就: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四次獲得中國核工業總公司部級科技進步獎
科研領域,學術兼職,學術成果,

科研領域

侯小琳研究員長期從事放射化學及放射性核素研究,成功利用129I的示蹤作用研究了北歐地區海水運動與交換過程,深入研究了不同環境中碘的化學行為,他所提出的一些放射性核素分析測試方法已被世界其它同類實驗室廣泛套用。曾參與丹麥兩座核反應堆的退役,並負責其中多種核廢物的分析與鑑定,有關研究論文發表後,受到國際社會廣泛關注。多次受邀在國際大會上做大會報告。

學術兼職

現為國際核化學學會主席團成員,歐洲化學與分子科學學會放射化學分會理事以及J. Radioanal. Nucl. Chem.等多個國際期刊的編委,還擔任了十幾種國際期刊的評審專家。

學術成果

曾獲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四次獲得中國核工業總公司部級科技進步獎。發表SCI論文60餘篇,被引用近500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