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侯寶齋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新津花源
- 出生日期:1851
- 逝世日期:1911
- 職業:“新西公”的龍頭大爺
生平,事跡,保路運動,評價,
生平
1904年冬,召集四方九府哥老會眾數千人,秘密結合成“四方同志九成團體”,假借六十壽辰,於新津王爺廟舉義。與清軍激戰於成都南門紅牌樓、武侯祠,皆獲勝。
9月14日率部回新津,10月1日新津保衛戰開始,12日城破,突圍至邛崍古松,18日夜,被叛徒殺害。
事跡
侯寶齋出生於 1851 年,新津花源人。他為人仗義,濟困扶危,在民眾中很有威望,受到民眾的普遍尊敬。
保路運動
清宣統三年( 1911 年),四川爆發了轟轟烈烈的保路運動,並在成都首先成立了四川保路同志會。接著,各縣也紛紛成立保路同志會。新津保路同志會成立以後,候寶齋任會長。
同年,候寶齋到資中縣羅泉井,參加了由同盟會召開的攢堂大會。會上決定組織保路同志軍以武力推翻清王朝,並公推秦在庚、候寶齋主持川東、川南武裝暴動。會後,侯寶齋回新津。借辦六十大壽為名,在新津西門外王爺廟(今西城國小)做壽。九成團體成員和鄰縣哥老會頭領前來參加。藉此機會,候寶齋進行了武裝暴動的各項準備工作。
這年 9 月 7 日,四川總督趙爾豐在成都誘捕保路同志會首領及代表人物羅綸、蒲殿俊、張瀾等 9 人,並槍殺請願民眾數十人,造成成都血案。當天午後,訊息傳到新津,候寶齋當即下令組織第一批保路同志軍 3000 餘人,攜帶大刀、長矛、火藥槍、牛兒炮夜集縣城,由候寶齋親自帶隊,連夜冒雨出發攻打成都,揭開了武裝暴動的序幕。天明,同志軍到達雙流縣,與雙流同志軍會合後,大隊伍浩浩蕩蕩向成都進軍,一舉消滅了紅牌樓和武侯祠的小股清軍。由於同志軍的武器落後,傷亡很大,圍攻半月之後不得不後撤。候寶齋領導的南路軍退回新津,以三渡水為界隔江防守,同時通知邛崍、大邑、蒲江等縣同志軍速來新津會合,依靠西河、金馬河構築三道防禦工事防備清軍進攻。各縣同志軍來新津會合的達七八萬人,聲勢浩大,共同展開一場轟轟烈烈的新津保衛戰。大家公推候寶齋為南路同志軍統領(總指揮)。同志軍於寶資山上設炮台,集中沿河所有船隻,不讓清軍渡河;加強各道防線和城牆上的防禦(堆積大量石灰包和紅條石);並將雅安到成都的電線桿全部砍倒,阻斷清軍通訊。一時士氣高昂,民心大振。
新津暴動使趙爾豐慌了手腳,忙電告朝廷派兵增援。他在電文中驚嘆南路同志軍聲勢浩大,“其中確有曉暢軍事之人”,“使我軍首尾不能相顧”,同時又急派四川省清軍統制朱慶瀾率馬步炮各營進剿新津同志軍。
1911 年農曆八月十一日,清軍進抵新津舊縣(原五津),時值秋汛,清軍無法渡河,雙方隔河炮戰達 10 日之久。後清軍另派一支隊伍由雙流彭家場進攻,突破同志軍北面三合場防線,占領興義場,又進至龍王渡直逼縣城。同志軍雖奮勇抵抗,前仆後繼,但大刀、長矛、火藥槍怎敵得過清軍步槍、迫擊炮。同志軍傷亡慘重,不得不撤出防守的陣地。
南路同志軍大部隊由副統領周洪勛率領向自流井、貢井開拔,候寶齋與部下軍需官楊甫成等攜帶大量銀錢、輜重向邛崍方向轉移。不料,楊甫成將候寶齋騙至邛崍固驛鎮大袍哥頭子王吉山家中,並與王吉山勾結,將候寶齋連同他的侄兒騙至固驛鎮古松庵殺害。
評價
保路運動雖然失敗,但促進了後來武昌革命的成功。孫中山先生對保路運動給予了高度評價:“若沒有四川保路同志會的起義,武昌革命或許要推遲一年半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