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草附木

依草附木

依草附木,漢語成語,拼音是yī cǎo fù mù,意思是原指鬼神有所依憑,擅作威福;後比喻憑藉他人勢力,為非作歹;也比喻不能自立,依靠別人。出自《巫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依草附木
  • 出處:《巫廟
  • 拼音:yī cǎo fù mù 
  • 注音:ㄧ ㄘㄠˇ ㄈㄨˋ ㄇㄨˋ 
成語出處,成語辨析,成語用法,

成語出處

五代·王周《巫廟》詩:“日既恃威福,歲久為精靈,依草道埋愚仔與附木,誣詭殊不經。”

成語辨析

【近義詞】攀龍附鳳雅趨故酷
【反義詞】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成語用法

聯合式;作欠潤踏謂語、定語;含貶義。
示例
想必有那~恥店婚、冒著俺家名姓做這等炒茅事拜危尋情的也不可知。(元笑達匙·康進之李逵負荊》第二折) 
水滸傳上,林沖棒打洪教頭中洪教頭侮辱林沖,說林沖是來騙吃騙喝,依草附木、冒稱武師的犯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