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理論”是有關心理學概念“依戀”的一種理論(或一組理論)。“依戀”(attachment)是個體與重要他人間通過親密互動形成的持久、強烈的情感聯繫或聯結(陳英和, 《發展心理學》, P320)。依戀理論起源於對動物的觀察及實驗。早期對人類依戀的大量研究由John bowlby (1907-1990)及同事做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依戀心理學
- 外文名:attachment
- 典型人群:兒童
- 積極表現:安全依戀
- 消極表現:紊亂依戀
“依戀理論”是有關心理學概念“依戀”的一種理論(或一組理論)。“依戀”(attachment)是個體與重要他人間通過親密互動形成的持久、強烈的情感聯繫或聯結(陳英和, 《發展心理學》, P320)。依戀理論起源於對動物的觀察及實驗。早期對人類依戀的大量研究由John bowlby (1907-1990)及同事做出。
“依戀理論”是有關心理學概念“依戀”的一種理論(或一組理論)。“依戀”(attachment)是個體與重要他人間通過親密互動形成的持久、強烈的情感聯繫或聯結(陳英和, ...
到20世紀 80年代中後期為止,依戀理論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兒童研究領域,直到 1987年,人格和社會心理學家們的加入,才使得依戀的研究拓展到了成人階段,典型的標誌是 ...
在鮑爾比之後,依戀理論的另外一個重要人物就是美國心理學家瑪麗·愛因斯沃斯。她和同事首創了陌生情境(snartgesiutation)技術,設定一系列標準化的程式,通過測量嬰兒在...
繼Bowlby提出依戀理論之後,以美國心理學家MaryAinsworth為代表,依戀研究進入了一個新階段。通過精心的家庭和實驗室觀察,Anisworth(1975)等人發明了著名的陌生情境測驗...
依戀出版信息 編輯 作者:(美)蘇珊·福沃德博士/(美)瓊·托雷斯 出版社:北京時代華文書局 │ 陽光部落格 副標題:為什麼我們愛得如此卑微 (蘇珊·福沃德心理學經典...
《依戀理論與精神分析》一書是匈裔英籍精神分析學家和臨床心理學家彼得·福納吉的經典作品之一。在本書中,作者首先用兩章的篇幅對依戀理論進行了介紹,之後分別比較...
愛情心理學是研究男女戀愛中的心理現象及其發生與發展規律的科學,即探討男女在戀愛、婚姻中,愛情的獲得及穩固的心理規律,包括戀愛心理和婚姻心理兩部分。愛情心理學的...
依戀障礙(attachment disorder)是指個體難以形成愛、持久和親密關係的一種症狀。兒童在0-3歲幼兒期時未能與特定照顧者建立關愛、安全、舒適等依附關係,因被疏忽照顧...
套用學科 心理學 套用範圍 人格心理學 目錄 1 概念 2 機制 3 表現 ▪ 依存性(依戀) ▪ 戀愛情感 ▪ 兩面感情 4 分類 ▪ 負移情 ▪...
成人在自己的成年關係中是否有安全感,可能部分地反映著他/她在早年兒童期中的依戀體驗。鮑爾比相信,兒童的與關係有關的心智表征或工作模式(即行為和思維的期望、...
矛盾型依戀(resistant attachment)一譯“反抗型依戀”,亦稱“C型依戀”。是指嬰兒依戀的一種。約10%的嬰兒屬於此類。屬不安全依戀。美國心理學家安斯沃思1978年...
反抗型依戀(resistant attachment)一譯“矛盾型依戀”,亦稱“C型依戀”。是指嬰兒依戀的一種。約10%的嬰兒屬於此類。屬不安全依戀。美國心理學家安斯沃思1978年...
品牌依戀概念的提出源於3種重要理論:一是心理學中的依戀理論(attachment theory),二是行銷學中的品牌關係(brand relationship)理論,三是自我一致性(self-congruity)...
金·巴塞洛繆認為每個人的依戀風格都是不相同的,他把成人的依戀模式分為安全型、多慮型、超脫型與恐懼型。安全型的人對親密關係和相互依賴感覺很自在,他們樂觀...
安全型依戀的兒童在陌生情境中,把母親作為“安全基地”,去探究周圍環境。母親在場時,主動去探究;母親離開時,產生分離焦慮,探究活動明顯減少。憂傷時容易被陌生人...
兒童對父親的安全型依戀能促進兒童早期社會性和情緒的發展,有助於減少由於對母親形成的不安全型依戀帶來的不良後果。參考資料 1. 林崇德.心理學大辭典(上卷):上海...
美國心理學家愛因斯沃斯( M.Ainsworth) 創設的“陌生情境”法,通過觀察和分析嬰兒在陌生情境中的行為表現,將嬰兒的依戀分為三種類型:一是安全型依戀,二是迴避型...
兒童依戀是指嬰兒尋求並企圖保持與另一個人親密的身體和情感聯繫的一種傾向,也指人與人之間一種密不可分的情感聯繫。 [1] 特定的依戀使嬰兒追求接近某些特定的...
《心理學(上下)》是2010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麥可·艾森克。... 依戀和友誼第5部分 社會心理學 第18章 社會心理學的認知取向 第19章 社會行為...
C型依戀(resistant attachment),一譯“矛盾型依戀”,亦稱“反抗型依戀”。是指嬰兒依戀的一種。約10%的嬰兒屬於此類。屬不安全依戀。美國心理學家安斯沃思1978年...
《心理學!》是2014年1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美]阿比蓋爾·A·貝爾德。...
《心理學:國際視野》是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1日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麥可·艾森克。本書是一大部頭著作,原書近1000頁,共六部分,23章,為學習者了解和研究...
躲避依戀也叫迴避型依戀,是嬰兒依戀類型之一,母親在場或者離開都無所謂,自己玩自己的,實際上這類嬰兒與母親之間並未形成特別親密的情感聯結,被稱為無依戀嬰兒。這...
不安全依戀,依戀的一種類型。有兩種情況:(1)有迴避行為的嬰兒不喜歡與母親進行身體接觸:母親在房間裡時,嬰兒很少注意.母親離開房間時,嬰兒無所謂.母親回到房間時,...
鄰里依戀是個體與其居住環境和鄰人之間的正面情感聯結。能產生舒適和安全感,使個體不願搬遷或搬遷後仍有很強的留戀感,當再次回到原來居住的地方時,會激起高度情緒化...
研究表明:嬰兒期混亂型依戀的發生率13%-82%取決於家庭危險因素,如單親家庭、暴力家庭、青少年父母、父母婚姻不和諧、兒童受虐等。詞條標籤: 科學百科心理學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