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戀心理學

依戀心理學

“依戀理論”是有關心理學概念“依戀”的一種理論(或一組理論)。“依戀”(attachment)是個體與重要他人間通過親密互動形成的持久、強烈的情感聯繫或聯結(陳英和, 《發展心理學》, P320)。依戀理論起源於對動物的觀察及實驗。早期對人類依戀的大量研究由John bowlby (1907-1990)及同事做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依戀心理學
  • 外文名:attachment
  • 典型人群:兒童
  • 積極表現:安全依戀
  • 消極表現:紊亂依戀
理論介紹,親密關係表現,

理論介紹

依戀心理學
1.安全依戀。按照理論,當知道存在一個可在需要時返回其中的安全基地時,兒童能夠最好地從事探索行為。提供支持會增強安全感,兒童還認為母親的支持有用,這使兒童學會如何在將來應付同類問題。因而,可把安全依戀看做最具適應性的依戀風格。一些心理學研究者認為,當母親可以親近、能夠以回響和適宜的方式滿足兒童的需要時,兒童就會成為安全依戀型。另有人指出,還存在影響兒童依戀的其它決定性因素,並且,父母的行為也會受到兒童行為的影響。
2.焦慮-抵抗型非安全依戀。焦慮-抵抗依戀風格的兒童會對探索行為及陌生人焦慮,即使母親在場亦如此。母親的離開會使兒童極端沮喪。母親返回時兒童會表現出矛盾心態:尋求保持與母親的親密但會怨恨,並且在母親開始關注時進行抵抗。一些心理學研究者認為,這種依戀風格源於母親的這種養育風格:盡心盡力但自以為是。即,兒童的需要有時被忽視,直到完成其它某些活動,並且有時,更多是通過雙親的需要而非兒童的主動要求,來關注兒童。
3.焦慮-迴避型非安全依戀。焦慮-迴避型依戀風格的兒童會迴避或忽視母親——在母親離開或返回時幾乎沒有情感反應。無論是什麼人在場,兒童都很少有探索行為。對待陌生人及母親的態度沒有什麼不同。無論室內是否有人或有何人,兒童的情緒都不會有多大變化。 這種依戀風格源於漫不經心的養育風格。兒童的需要經常得不到滿足,使得兒童相信對需要的傳達不會影響到母親。
4.“紊亂依戀”。 “紊亂依戀”不是一種依戀風格,因為它是連貫風格或應對模式的缺乏。抵抗和迴避風格雖然不是完全有效,但它們仍是應付世界的策略。而紊亂依戀型兒童把照看者體驗為既受到驚嚇、又嚇人。人類交往被體驗為是無規律的,因而兒童無法形成連貫的交際模式。如果兒童藉助照看者來反映、理解自己,紊亂兒童就是在觀看破裂為無數碎片的鏡子。這比後天無助更嚴重,因為它是自我而非情境的模板。

親密關係表現

基於Bowlby 和 Ainsworth的工作,其他研究者在成年人與戀愛伴侶及配偶的關係中發現了類似的行為模式。安全依戀的人能夠信任自己的伴侶,而這也意味著他們能夠自信地各自獨立活動。焦慮矛盾依戀風格的人會因為他們的交際行為,而被伴侶看成是過分依賴,而引來麻煩。他們易於擔憂伴侶是否愛自己、伴侶是否珍重自己。迴避依戀風格的人難以與他人親近。他們難以信任他人、也不喜歡依靠他人。依戀模式通常形成於嬰兒期。有觀點認為,成年人所建立的人際關係反映著他們與母親的依戀風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