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巴谷星表

依巴谷星表

依巴谷星表,是歐洲空間局(簡稱ESA)依巴谷天體測量衛星(Hipparcos)計畫的主要成果。依巴谷衛星由歐洲空間局於1989年8月發射升空,1993年8月完成歷史使命,觀測壽命為4年,用以測量恆星視差和自行,以古希臘天文學家喜帕恰斯的名字命名。其中在1989年11月至1993年3月共40個月期間,衛星觀測得到了高質量的科學資料。利用喜帕恰斯衛星的測量數據發布了依巴谷星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依巴谷星表
  • 簡稱:HIP
  • 研究單位歐洲空間局
  • 利用:喜帕恰斯衛星測量數據
計畫介紹,使用例子,

計畫介紹

依巴谷:Hipparcos是古代天文學家的名字,他以精確的天體測量著名於世。依巴谷計畫分“依巴谷實驗”和“第谷實驗”兩部分。前者目標是測量120,000顆恆星的五個天文測量參數,精度達2至4毫角秒;後者目標是測量另外400,000顆恆星的天文測量參數及B-V色指數,但位置精度稍遜(20─30毫角秒)。
1996年8月,依巴谷星表和第谷星表正式完成,並於1997年6月由歐洲航天局出版。這兩個星表的資料用來編制千禧年星圖,包含全天百萬餘顆暗至11等的恆星,以及一萬餘個非恆星天體。曾有人指出喜帕恰斯衛星的測量數據中,至少在某些天區有大約1毫角秒的系統誤差。利用喜帕恰斯衛星數據所推算的昴星團距離,比採用其他量天方法得出的距離要短10%。直至2004年,這爭論還未有結果。
1997年發表的第2版,是到現在位置精確度最高的科學數據,包括的恆星總數為120313個,極限星等為13等,精確度在千分之一弧秒,而第谷星表 列出的則略微超過1,050,000顆恆星。包括赤道坐標,自行,星等,光譜型、顏色、光譜型、視差、徑向速度等信息。Hipparcos是我們最常用的恆星星表之一。這份星表包含很大數量的高精密度天體位置和測光數據。另外伴生的附錄是變星、雙星和聚星的特性數據,和太陽系的天文測量和測光數據。主要的部分提供了可以印製和以機器閱讀的版本。

使用例子

使用依巴谷星表來編寫星圖的方法。編寫的主要步驟是:讀取星表;坐標轉換;投影繪製;顯示星圖。
編程採用的軟體開發包有libastro和pgplot,其中libastro作為linux下著名天文開源軟體Xephem的一部分,由Elwood C. Downey開發,開發語言是C,其主要功能是實現天球坐標相關的天文計算。PGPLOT由加州理工的T.J.Pearson等人開發的,是天文界廣泛使用的免費圖形庫,可用fortran, c等多種語言調用.以上兩種軟體包用戶都可以在自己編寫的程式中方便地調用其子程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