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姆欽,漢譯“鼓”,民間俗稱“抓鼓”,為抓執型的單面鼓,是滿族薩滿樂器中鼓類的代表性樂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依姆欽
- 別名:抓鼓
- 所屬民族:滿族
- 性質:薩滿樂器
簡介,組成部分,
簡介
依姆欽,漢譯“鼓”,民間俗稱“抓鼓”,為抓執型的單面鼓,是滿族薩滿樂器中鼓類的代表性樂器。無論在民間,抑或宮廷的跳神活動中,它都是薩滿的靈魂。在薩滿那裡,依姆欽具有神奇的魔力:它能作舟負薩滿過河,它還能載薩滿飛翔。當然,依姆欽的最大作用還是降神附體。
組成部分
依姆欽的形制,可從它的形狀、尺寸、用料等方面來考察。
鼓形
滿族薩滿的依姆欽,分為橢圓形、蛋卵形、正圓形三種類型。在民間,以橢圓形和蛋卵形的依姆欽較為常見。據《牡丹江風土記》載5:“神鼓,普通圓形,縱82厘米,橫50厘米,一麵包羊皮,中心一銅環,以四皮繩十字形結框上,上部綴銅錢8枚。”從“縱徑”和“橫徑”長短不一來看,這面鼓並非“普通圓形”,而是橢圓形或蛋卵形。這種鼓形在信奉薩滿教的其他民族中也有流行,如滿--通古斯語族的赫哲人中流傳的一面抓鼓,就是這種形狀。據C.B.伊萬諾夫所考,這面流傳在松花江赫哲人中的神鼓呈橢圓形或蛋卵形,有一條窄而細的鼓圈和一個代替鼓柄拴在皮條上的金屬環。鼓的縱向直徑是82cm,鼓面繪有圖案。
除了橢圓和蛋卵形的抓鼓,還有正圓形的依姆欽。見諸文獻記載的滿族宮廷薩滿所用依姆欽就是這種正圓形的依姆欽。《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中記載的這面依姆欽呈“標準”圓形,直徑約51.2cm(清尺1尺6寸)。[按:據《清史樂志之研究》,清制1尺= 32.00cm,本書據此換算,以下均同此,不再一一註明。] 從畫面上看,鼓背的中央有一圓環,拴繩12根連線鼓圈,鼓圈較窄。這種鼓形目前在民間也比較常見。與鼓身龐大的橢圓形或卵形鼓相比,這種鼓演奏起來當然就比較方便、靈活。
鼓環
依姆欽的鼓環一般鑲嵌在鼓圈的木框上,是依姆欽上的重要部件。鼓環在薩滿搖動依姆欽的鼓身時“唰啦”做響,再配之以“咚咚”的鼓聲,大大豐富了依姆欽的表現力。依姆欽的鼓環有“環”式和“錢”式兩種。如《牡丹江風土記》所記述“綴銅錢8枚”,即為“錢”式鼓環。這種“錢”,圓形片狀,中間有孔,多為中國的古錢;由一根鐵絲魚貫串聯而成,搖動時互相碰撞而響。
抓環
依姆欽無執鼓之柄,而獨設圓環為“柄”。圓環為金屬(或銅或鐵)所制,用手抓而執其鼓,故曰“抓環”。同時,它還是拴結鼓繩的“中心”。抓環的具體尺寸無定製,以手能握住並且方便演奏為宜。黑龍江省寧安縣富察哈拉薩滿藏鼓的抓環直徑6.2cm,是用直徑0.6cm的鐵絲彎制而成。為了防止磨手和演奏時打滑,有的薩滿把依姆欽的抓環用布條纏繞起來使用。
鼓圈
為木製的圓框。因直徑的大小寬窄不一,以能承受鼓麵皮革的張力為準。寧安富察哈拉薩滿藏鼓縱橫徑為48×46cm,鼓圈寬3.5cm,厚度不一,為1-2 cm;顯系1 棵易彎曲的小樹砍削而成,斧鑿之痕,清晰可見。前述牡丹江依姆欽縱橫徑為82×50cm,而新賓滿族自治縣吳扎哈拉薩滿用的是一個正圓形的依姆欽,直徑為42.5cm,鼓圈寬為6.5cm。鼓圈用料,因地制宜,常見的有柳、杉、樺木等。
鼓面
以革蒙制。早期為獸皮,如狍皮、野豬皮等。近世大多用家畜皮,如牛、羊、豬皮等。以羊皮面薄,發音脆快為上乘。這也許是因為早期的薩滿神鼓體積較大,而近世的神鼓體積趨小,講究音色的緣故。皮製的鼓面受氣候影響很大, 故在演奏前需用火烘烤使鼓面繃緊,以保證神鼓的音質和音量。薩滿常在鼓面繪製各種具有象徵意義的圖案。據烏丙安先生對近代薩滿傳人的調查,這些畫面的內容十分廣泛,“有天上的日、月、星辰;有彩虹,有山和樹,有熊、鹿等獸和馬、牛等家畜,還有蛇、蜥蜴、蛙、龜等動物”。
鼓槌
依姆欽是用木製的鼓槌擊打而發音的,它與同為單面的新疆達卜(手鼓)直接用手擊打是截然不同的。據有經驗的薩滿稱,早期的薩滿鼓槌是很講究的,木棍用狍、獺、鹿的毛皮套裹或貼上,似棒槌狀,分量較重,擊打有力。有的大鼓槌還刻畫上薩滿認為帶有神力的圖案。這樣的鼓槌,現在已很難在民間找到實證了。而目前能夠見到的鼓槌,則比較隨意,大多是一根稍彎曲的竹篦,經削刻打磨而成;這種“鼓槌”的上部常常用布條纏繞,以便擊打有力,且免於損傷鼓面。鼓槌的粗細和長短沒有統一規格,視依姆欽的大小而制。《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所載依姆欽鼓槌長38.4cm(清制1尺2寸),外裹獺皮。鼓槌也是薩滿的重要舞具和呼風喚雨的法器,鼓為馬時,槌即象徵馬鞭;鼓為船時,槌即象徵船槳。
鼓繩
滿族薩滿的依姆欽,分為橢圓形、蛋卵形、正圓形三種類型。在民間,以橢圓形和蛋卵形的依姆欽較為常見。據《牡丹江風土記》載5:“神鼓,普通圓形,縱82厘米,橫50厘米,一麵包羊皮,中心一銅環,以四皮繩十字形結框上,上部綴銅錢8枚。”從“縱徑”和“橫徑”長短不一來看,這面鼓並非“普通圓形”,而是橢圓形或蛋卵形。這種鼓形在信奉薩滿教的其他民族中也有流行,如滿--通古斯語族的赫哲人中流傳的一面抓鼓,就是這種形狀。據C.B.伊萬諾夫所考,這面流傳在松花江赫哲人中的神鼓呈橢圓形或蛋卵形,有一條窄而細的鼓圈和一個代替鼓柄拴在皮條上的金屬環。鼓的縱向直徑是82cm,鼓面繪有圖案。
除了橢圓和蛋卵形的抓鼓,還有正圓形的依姆欽。見諸文獻記載的滿族宮廷薩滿所用依姆欽就是這種正圓形的依姆欽。《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中記載的這面依姆欽呈“標準”圓形,直徑約51.2cm(清尺1尺6寸)。[按:據《清史樂志之研究》,清制1尺= 32.00cm,本書據此換算,以下均同此,不再一一註明。] 從畫面上看,鼓背的中央有一圓環,拴繩12根連線鼓圈,鼓圈較窄。這種鼓形目前在民間也比較常見。與鼓身龐大的橢圓形或卵形鼓相比,這種鼓演奏起來當然就比較方便、靈活。
鼓環
依姆欽的鼓環一般鑲嵌在鼓圈的木框上,是依姆欽上的重要部件。鼓環在薩滿搖動依姆欽的鼓身時“唰啦”做響,再配之以“咚咚”的鼓聲,大大豐富了依姆欽的表現力。依姆欽的鼓環有“環”式和“錢”式兩種。如《牡丹江風土記》所記述“綴銅錢8枚”,即為“錢”式鼓環。這種“錢”,圓形片狀,中間有孔,多為中國的古錢;由一根鐵絲魚貫串聯而成,搖動時互相碰撞而響。
抓環
依姆欽無執鼓之柄,而獨設圓環為“柄”。圓環為金屬(或銅或鐵)所制,用手抓而執其鼓,故曰“抓環”。同時,它還是拴結鼓繩的“中心”。抓環的具體尺寸無定製,以手能握住並且方便演奏為宜。黑龍江省寧安縣富察哈拉薩滿藏鼓的抓環直徑6.2cm,是用直徑0.6cm的鐵絲彎制而成。為了防止磨手和演奏時打滑,有的薩滿把依姆欽的抓環用布條纏繞起來使用。
鼓圈
為木製的圓框。因直徑的大小寬窄不一,以能承受鼓麵皮革的張力為準。寧安富察哈拉薩滿藏鼓縱橫徑為48×46cm,鼓圈寬3.5cm,厚度不一,為1-2 cm;顯系1 棵易彎曲的小樹砍削而成,斧鑿之痕,清晰可見。前述牡丹江依姆欽縱橫徑為82×50cm,而新賓滿族自治縣吳扎哈拉薩滿用的是一個正圓形的依姆欽,直徑為42.5cm,鼓圈寬為6.5cm。鼓圈用料,因地制宜,常見的有柳、杉、樺木等。
鼓面
以革蒙制。早期為獸皮,如狍皮、野豬皮等。近世大多用家畜皮,如牛、羊、豬皮等。以羊皮面薄,發音脆快為上乘。這也許是因為早期的薩滿神鼓體積較大,而近世的神鼓體積趨小,講究音色的緣故。皮製的鼓面受氣候影響很大, 故在演奏前需用火烘烤使鼓面繃緊,以保證神鼓的音質和音量。薩滿常在鼓面繪製各種具有象徵意義的圖案。據烏丙安先生對近代薩滿傳人的調查,這些畫面的內容十分廣泛,“有天上的日、月、星辰;有彩虹,有山和樹,有熊、鹿等獸和馬、牛等家畜,還有蛇、蜥蜴、蛙、龜等動物”。
鼓槌
依姆欽是用木製的鼓槌擊打而發音的,它與同為單面的新疆達卜(手鼓)直接用手擊打是截然不同的。據有經驗的薩滿稱,早期的薩滿鼓槌是很講究的,木棍用狍、獺、鹿的毛皮套裹或貼上,似棒槌狀,分量較重,擊打有力。有的大鼓槌還刻畫上薩滿認為帶有神力的圖案。這樣的鼓槌,現在已很難在民間找到實證了。而目前能夠見到的鼓槌,則比較隨意,大多是一根稍彎曲的竹篦,經削刻打磨而成;這種“鼓槌”的上部常常用布條纏繞,以便擊打有力,且免於損傷鼓面。鼓槌的粗細和長短沒有統一規格,視依姆欽的大小而制。《欽定滿洲祭神祭天典禮》所載依姆欽鼓槌長38.4cm(清制1尺2寸),外裹獺皮。鼓槌也是薩滿的重要舞具和呼風喚雨的法器,鼓為馬時,槌即象徵馬鞭;鼓為船時,槌即象徵船槳。
鼓繩
是連線抓環與鼓圈的紐帶,它使演奏者能夠抓住神鼓。鼓繩的材料,一般用皮條製成;亦有用麻繩或線繩的。據考,早期也有用十字形的鐵架或木架支撐鼓框。筆者曾在布達佩斯的人類學博物館見過這種早期的西伯利亞薩滿鼓。 支架上拴結著一些小鈴鐺、小鐵環、小鐵箭等。鼓繩的數量並無定數,最少的有4根(如《牡丹江風土記》所記),多者也有12根。
依姆欽的具體尺寸與用料,尚無定例,往往因地域和氏族的不同而有一定的變化。總的來看,在規格上日漸趨小、變巧;在用料上由獸皮逐漸轉為家畜皮。
依姆欽的具體尺寸與用料,尚無定例,往往因地域和氏族的不同而有一定的變化。總的來看,在規格上日漸趨小、變巧;在用料上由獸皮逐漸轉為家畜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