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水文地質手冊(第三冊)--地下水資源評價

供水水文地質手冊(第三冊)--地下水資源評價

《供水水文地質手冊(第三冊)--地下水資源評價》是1983年地質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ISBN:9787116006331
  • 頁數:695
  • 定價:16.40
  • 出版社:地質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83-03
  • 裝幀:精裝
內容介紹,作品目錄,

內容介紹

內容提要
《供水水文地質手冊》是機械工業勘測單位,結合我國供水水文地質勘測工作的特
點,根據歷年積累的資料和技術經驗編寫而成的。
全書共分三冊:第一冊為《常用數據資料》、第二冊為《水文地質計算》、 第三冊為
《地下水資源評價》。
第三冊匯集了勘測工作中進行地下水資源評價時應建立的概念、各種水文地質條
件和不同類型地區的評價方法及其原理、套用條件和部分示例。包括地下水資源分類
及評價原則、地下水開採資源評價方法、地下水資源評價的電網模擬法、地下水資源
評價的數值解法(有限差分法、有限單元法)、地下水資源的開發與保護等有關內容。
本手冊可作為供水水文地質勘測人員的工具書,也可供基建單位、廠礦企業有關
人員和大專院校有關專業師生參考。

作品目錄

目錄
第一章 地下水資源的概念及評價原則
第一節 地下水資源評價的現狀
一、地下水資源分類存在的問題
二、幾個常用公式的分析
(一)達西斷面流量公式
(二)普洛特尼科夫公式
(三)布西涅斯克公式
(四)阿里托夫斯基幹擾係數公式
(五)傍河取水計算公式
三、地下水資源評價的主要經驗
第二節 地下水資源的概念
一、補給量、儲存量和消耗量
(一)補給量的概念
(二)儲存量的概念
(三)消耗量的概念
二、補給量、儲存量、允許開採量之間的相互關係
(一)補給量與允許開採量的關係
(二)補給量與儲存量的關係
三、允許開採量的組成和擴大開採的途徑
第三節 地下水資源評價原則
一、地表水和地下水是水資源的兩個方面,它們是互相轉化的
二、充分利用儲存量的調節作用,以豐補歉
三、開採方案必須因水文地質條件和不同供水
目的而異
四、要區分淺層地下水與深層地下水的不同特點
五、要充分重視開採後補給和消耗發生的變化
第四節 補給量和儲存量的確定
一、補給量的確定
(一)用雨量資料推求補給量
(二)用水動力學法計算補給量
(三)用水文分析法計算補給量
二、儲存量的確定
(一)潛水含水層的儲存量計算
(二)承壓含水層的儲存量計算
第二章 地下水開採資源評價方法
第一節 地下水開採資源評價的常用方法
一、
(一)補償疏乾法
(二)資源平衡法
(三)開採強度法
(四)漏斗均衡法
(五)相關分析法
(六)水量均衡法
(七)平均布井法
(八)系統理論法
二、
(一)開採抽水法
(二)試驗推斷法
(三)降落漏鬥法
(四)大井計算法
(五)多因素分析法
(六)允許開採模數法
三、地下水文分析法
(一)地下徑流模數法
(二)流量過程線切割法
(三)頻率分析法
(四)岩溶截流總和法
(五)泉水動態分析法
(六)泉群補償疏乾法
(七)泉水水量均衡法
(八)泉水消耗係數法
四、水文地質比擬法
(一)降深比擬法
(二)下降係數比擬法
(三)降雨滲入係數比擬法
(四)開採模數比擬法
(五)泉群最小流量比擬法
第二節 地下水資源評價的電網模擬法
一、電網模擬的基本原理
(一)電阻網模型法
(二)電阻-電容模擬法(又稱電阻-電容網路模擬機)
(三)電阻-電阻網模擬法(又稱電阻-電阻網路模擬機)
二、電阻網模型試驗的組成和實驗方法
(一)電阻網模型的裝置和測量儀器
(二)電阻網模型試驗的布置
(三)電阻網模型試驗所需基本資料
(四)電阻網模型試驗的方法和資料整理
三、電阻-電容網路模擬機組成和實驗方法
(一)電阻-電容網路模擬機的組成
(二)電阻-電容網路模擬布置
(三)電阻-電容網路模擬所需資料
(四)電阻-電容網路模擬機的試驗方法
四、電阻-電阻網路模擬機的組成和實驗方法
(一)電阻-電阻網路模擬機的組成
(二)電阻電阻網路模擬試驗的布置
(三)電阻-電阻網路模擬機試驗所需資料
(四)電阻-電阻網路模擬機的試驗方法
(五)資料整理
五、實例套用
(一)青海引勝溝地區地下水資源評價的電阻網模型試驗
(二)下倉地區地下水資源評價的電阻-電容網路模擬試驗
(三)均質無界含水層單孔抽水模擬試驗
第三節 地下水資源評價的數值解法
一、有限差分法
(一)有限差分法基礎
(二)有限差分法的幾種解法
(三)有限差分的線性代數方程組解法
(四)水文地質參數確定方法
(五)地下水的水位預報及資源評價
(六)有限差分法對勘探和數據資料的要求
(七)計算示例及源程式
二、有限單元法
(一)地下水非穩定流的數學模型
(二)區域剖分與h(x,y,t)的分片插值
(三)滲流區域節點方程的建立
(四)關於常微分方程組化為線性代數方程組
(五)地下水位預報
(六)反求參數
(七)求開採量及有關評價問題
(八)對水文地質數據、資料及勘探工作的要求
(九)示例
(十)源程式
第三章 地下水資源的開發與保護
第一節 地下水區域性持續下降和過大下降的防止
一、地下水區域性下降的危害及產生的原因
(一)地下水區域性持續下降的危害
(二)地下水區域性持續和過大下降的原因
二、地下水位區域性持續和過大下降的預防
(一)統籌兼顧,全面規劃
(二)改建水源地,增大補給量
(三)調整開採量,合理利用地下水
第二節 地下水源的污染及水質惡化的防護措施
一、污染來源與污染途徑
(一)污染物及來源
(二)造成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及其途徑
二、形成地下水污染的地質條件
三、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四、開採過程中的水質惡化
(一)不同成分水的混合
(二)含水層的水動力條件改變對地下水質的影響
(三)包氣帶金屬礦物氧化產物的進入
(四)引水工程本身對水質的影響
(五)其它
五、開採利用過程中水質惡化的估算
(一)考慮上層水被疏乾時水質惡化的估算
(二)考慮上層水有持續補給時的估算
六、地下水源污染防治的環境水文地質工作
(一)基本情況調查
(二)環境水文地質調查研究與勘探
(三)樣品採集及水樣的化驗項目
(四)開展地下水動態觀測
(五)編寫調查報告
七、地下水源的保護
(一)治理工業“三廢”是防止地下水污染的根本途徑
(二)城市建設必須充分考慮水文地質條件
(三)建立地下水監測站
(四)加強對地下水資源的保護與管理
(五)用人工回灌方法治理地下水污染
(六)防止不同成分水的混合
(七)掌握水鹽平衡的方向,造成有利於水質淡化的水動力與水化學條件
(八)污染水垂直滲透的堵引
第三節 地下水資源的開採與地面沉降(地面塌陷)的關係及其防治
一、地面塌陷的形成與防治
(一)塌陷產生的原因
(二)塌陷分布的基本規律
(三)減少塌陷的途徑
(四)預測塌陷的方法
(五)塌陷的處理
二、地面沉降與開採量的關係
(一)控制地面沉降的方法
(二)增加地下水補給量,灌采結合,控制地面沉降
(三)合理開採控制地下水水位
(四)開採深層地下水
三、地面下沉量的計算
第四節 地下水的人工補給
一、人工補給地下水的目的及條件
(一)人工補給地下水的目的
(二)進行人工補給地下水時應注意的基本條件
二、人工補給地下水水源的水質要求
(一)管井回灌水源的水質標準
(二)不同水質對回灌試驗的效能
三、人工補給地下水的類型
(一)地面滲水補給
(二)誘導補給
(三)地下灌注滲水補給
四、管井回灌的回灌量
(一)單井回灌量的分析
(二)壓力回灌有三種不同的進水方式
五、人工補給的回揚問題
(一)含水層岩性對回灌量變化的影響
(二)幾種不同回灌與回揚方式的對比
(三)回揚水的水質分析
(四)回揚次數和回揚時間的確定
(五)回揚的方法
六、管井回灌中出現的問題及處理方法
(一)回灌井的堵塞
(二)回灌井水質變壞
(三)回灌井出砂
七、人工補給地下水的作用與經濟效果
(一)增加地下水的淡水補給源
(二)穩定地下水位,控制地面沉降
(三)改變地下水溫度,為工廠提供冷、熱源
(四)改變地下水的水質
(五)防止或減少海水入侵含水層,污染地下水
(六)保持地熱水、天然氣和石油地層的壓力,增加有效生產能力
八、管井回灌的動態觀測及資料整理
附錄 數學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