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生計的生態人類學研究

侗族生計的生態人類學研究

《侗族生計的生態人類學研究》是2017年5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羅康隆、吳寒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侗族生計的生態人類學研究
  • 作者:羅康隆、吳寒嬋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7年5月
  • 頁數:302 頁
  • 定價:7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96908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侗族以自己獨特的文化,在數百上千年與所處生境的應對中,構建起了人類農業的另類文明——“稻魚鴨”的生計體系。這類農業文明體系不僅對侗族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大的現實價值,對我國南方的生態安全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從自然環境的角度看,是一個山地澤生生態系統的縮版;從產業項目看,是農、牧、漁結合的立體複合產業;從生產節律看,稻、魚、鴨相剋又相生的“中庸”範例;從聚落布局來看,農田與森林兼容,魚塘與稻田連通,人們對聚落資源加以調控,使其比例協調,生長有序。這裡,儼然是一首生物與文化多樣性並存的田園詩,展現出韻律迴旋的謀生藝術。

圖書目錄

緒論 人文環境變遷對民族經濟發展的影響
第一章 侗族傳統生計的技術體系
第一節 山地澤生生態系統的文化構築
第二節 傳統生計經驗的積累與傳統糯稻的保存
第三節 侗族梯田經營與氣候風險的化解
第四節 黃崗糯稻品種的特化與生態環境的適應
第五節 侗族社會的“魚”及其文化
第六節 黃崗侗族生計資源配置與生態環境的保護
第二章 侗族傳統生計方式的制度體系
第一節 侗族空間聚落與資源的有序配置
第二節 侗款對侗族傳統生計方式的保障
第三節 侗族傳統生計的制度保障研究:稻作梯田建構為例
第四節 侗族“栽岩”的神聖性與社區“資源邊界”的穩定
第五節 侗族四季律法與生計秩序安排
第六節 侗族社區的時空規序與資源配置
第三章 侗族傳統生計的生態價值
第一節 侗族傳統生計方式與生態安全
第二節 侗族傳統生計與水資源的儲養和利用
第三節 侗族文化與生物多樣性維護
第四節 侗族傳統生計方式與生存保障
第五節 侗族生態智慧對區域生態安全的維護
第六節 中國各民族農業遺產的特殊價值
第四章 侗族生計的文化變遷
第一節 侗族的“土著”與“外來”之辨
第二節 沅江流域的自然與人文背景
第三節 侗族的文化轉型與生態改性
第四節 侗族地區的生態改性與文化再適應
第五節 明清以來統一稅制的推行對百越族群傳統耕作方式的影響
第六節 現代侗族文化適應能力分析
第七節 侗族現代化道路的抉擇
參考文獻
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