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游新亭應令

《侍游新亭應令》當是蕭綱陪同皇太子蕭統游新亭應令所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侍游新亭應令》
  • 作者:蕭綱
  • 創作年代:南朝梁
  • 文學體裁:五言古風
作品全文,注釋,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神襟愍行邁,歧路愴徘徊。
遙瞻十里陌, 傍望九城台①。
鳳管流虛谷,龍騎藉②春荄。
曉光浮野映, 朝煙承日回。
沙文浪中積, 春陰江上來。
柳葉帶風轉,桃花含雨開。
聖情蘊珠綺, 札命表英才。
顧憐碔砆質,何以儷瓊瑰。

注釋

①九成台:成,一作“城”,誤。
②藉:踐踏;荄(該)草根“藉春荄”即踏青之意。

作品賞析

此詩題標為“應令”,當是作者陪同皇太子蕭統游新亭時奉命作。
起頭一聯“神襟愍行邁。 歧路愴徘徊”,睹點所游之處新亭。新亭亦稱“勞勞亭”,建於三國時,故址在南京市東南。蕭綱此行是陪皇太子遊春而非送別,所言心憂遠行,意悲歧路云云,純系牽合題面的“游新亭”而已。然而,起篇出此銜悲含怨之語,實與全詩旨趣不協,未免為文造情。末尾四句是應酬之辭,所謂“蘊珠綺”、“瓊瑰”是讚美皇太子文思之美。“碔砆”,一種似玉的石頭,乃作者自謙之比。這幾句奉承皇太子饒富文采,而自己雖是奉命作詩,然才資不逮,好似一塊石頭自難與瓊玉相媲美。此詩是“應令”之作,作者在末了要謙恭客套敷衍一番。今觀此詩並不為佳。.
此詩寫得較出色處,在中間大段自然風光描寫,它是全篇主要內容。這裡不僅“頗有秀句”,且巧繪清景。
“遙瞻十里陌”以下四句是圍繞“侍游”來寫。前兩句寫登亭眺望,正面看去,春野廣袤,十里長陌,縱橫綿遠;側面京華遙遙在望,重台疊閣,宮闕巍峨。後兩句寫游宴之樂,笙管齊鳴,音樂流轉於春山虛谷;騎從隊隊,馬蹄踐踏著片片青草。這幾句筆調開闊,詞美韻轉,顯示出一種高華富麗的氣派。
接下來描繪春天美妙多變的景觀,詩人選擇各種不同的角度,採用不同的筆法描寫曉光、朝煙、沙文、春陰、桃柳等一系列的自然景物,構成一幅幅相互蟬聯的生動畫面。
“曉光”、“朝煙”兩句是依拂曉到日出的時間進程來展示曠野晨景。東方欲曉,曙色微透,曉光初映原野。首句的“浮”字用得極佳。曉光之“浮”野,乃因原野朝霧瀰漫,掩帶出下句的“朝煙”。此外,“浮”字更巧妙地表現了微熹的晨光與迷濛的霧色交映融合時的縹緲漾動之狀,展示晨郊煙光泱漭,野色蒼茫的境界。俄而霧扉頓開,朝煙繚繞中一輪紅日冉冉升起。這兩句一寫曉光浮野,運筆虛涵渾融,色調朦朧;一寫朝煙承日,給人以一派天宇遼闊,霞日絢麗之感。由這兩幅暗、明色調不同的畫面轉換表現出日出前後的壯麗景象。此後,詩人把鏡頭移向最能表現早晴轉陰氣候變化的春江上。
“沙文浪中積”。沙文之積於岸灘,是由於江潮起落漲退所致,故言“浪中積”。詩人不正面描寫浪姿波形,卻巧妙地通過灘上的道道沙痕見出,這句著重繪形(沙文),下句突出繪色(春陰)。“春陰江上來”,言江面上天色陡然變暗,陰涼潮濕的氣息迎面而來。這句的“陰”字生動的描繪了天低雲暗,春潮帶雨的氣象,又與上文“朝煙承日”的明麗形成強烈的對照,使人身臨其境地感受到春日氣候乍晴還陰,瞬息萬變。
“柳葉”、“桃花”兩句寫春雨中的景物。披風沐雨的桃柳,是春天最富有詩意的自然物。“柳葉帶風轉,桃花含雨開”,嬌艷嫵媚,春意盎然。蕭綱寫春天風雨中的桃柳。妙在描形繪態。言柳葉之“帶風”,桃花之“含雨”,柳絲臨風裊娜之姿,桃花沾雨盛艷之狀宛若目前。雖純用白描筆法,同樣給人柳暗花明、春色濃郁之感。
以上六句,由拂曉寫到日出,由早晴轉陰寫到春風春雨,依時間推移及天氣的變化線素組織起豐富多彩的景致,不同畫面間轉接自然精巧。詩中繪景狀物,文辭清美,屬對工致。雖用對偶句式,讀來仍覺氣韻流暢。
前人評蕭綱詩曰“簡文纖細不必言,而雕繪處亦人所不及”(《泓野詩》)。蕭綱詩確有纖細、雕繪的特點,這未必就是其優點。然而,他有不少詩的寫景很能表現出觀察的精細與敏銳。往往能做到描狀纖麗細膩而不失靡弱瑣雜,雕繪精緻處亦不見繁重鑿刻之累,筆觸工巧精麗間有清秀疏朗之致,是為其優長。本篇寫景亦可見出這一點。

作者簡介

梁簡文帝蕭綱(503年―551年),字世纘,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蕭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蕭統同母弟,母貴嬪丁令光,南北朝時期梁朝皇帝、文學家。
由於長兄蕭統早死,蕭綱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大寶二年(551年)為侯景所害。蕭綱因其創作風格,形成"宮體"詩的流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