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童寨

位於鄭州市金水區興達路街道辦事處北7千米處。東至三壩,西至馬渡,南至黃莊,北至黃河。轄原南來童寨、北來童寨2個自然村,面積2.9182平方千米。主要由漢族構成。有來童路、防汛路通於此。特產有黃河鯉魚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來童寨
  • 面積:2.91 km
村名來歷,歷史文化,地方特產,

村名來歷

來童寨村名的形成,歷來說法不一,但總於黃河災害有關。
傳說一。在修築來童寨築寨時,有一個頭上扎紅頭繩小辮的四五歲男孩在工地上玩,駐寨的工人下工,小男孩就也走了,每天如此,等到寨牆完工,小男孩就不見了。因此,在給村子起名時想起了這個小男孩,就把村名叫作來童寨村了。
傳說二。元代黃河自花園口泛濫,災民聚集在古來城地域的高地定居,成村後取患難與共之意命村名“來同村”。清康熙年間為紀念潼姓河道官更村名為“來潼村”。同治年間村周築土寨牆防範匪患,村名變為“來潼寨”。2003年更名“來童寨”。後部分村民在黃河大堤南面另立新村,因地理位置稱“南來潼寨”,原村隨即稱為“北來童寨”。
傳說三。黃河災害頻繁,一遇到黃水泛濫,便把灘區的村莊沖的七零八落,古郲城原在現村北三公里處,早被黃水沖入河底,倖免遇難的人們無家可歸,就選擇地勢高的地方暫時安營紮寨,來自不同鄉鎮的人們越聚越多,大家互通有無,同舟共濟,曾起名“來同村”有患難與共的意思。在明朝嘉靖年編修的《鄭州志》中有“來同村屬中閆堡,拒城四十里。”的記載。當時該村有三十多個姓氏,是個典型的移民村,而到清康熙二十六年,朝廷派一位姓童的河道官員來此修堤,治理黃河水患,所辦事項順應民心,使黃河多年安瀾東流,民眾為了紀念這位五品河道官員,向上行文時將“同”字改成了“童”嘉慶十四年(1809年)官府在該村正式設立了“鄭上汛配管河州判一人,汛兵20餘人,修兵堡四座,管理堤防18里又160.9丈。在以後的年代裡,這裡曾設鄭中河防營,防河支局及工程處等機構。同治三年(1864年)村民合力在周邊修了一道周長八百米的土寨,設東西兩個寨門,寨門的樣式是模仿東京汴梁皇宮做的。東寨門上方有河道官員題寫的《淮海屏障》,西寨門上方有《燕雲帶麗》的石刻匾額。從此“來童寨”被正式定名。

歷史文化

據生於清乾隆49年的鄭州學者張調元考證,該村有兩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他在《京澳纂聞》一書中有一篇“郲城”的考證,說:“《春秋》隱十一年,公會鄭伯於時來。”《左傳》云:“公會鄭伯於郲,謀伐許也。”杜註:“時來,郲也,滎陽縣東有釐城。”按《水經注》云:“今滎陽縣東四十里有故釐(古音讀來)城。”今以地勢里數考之,即今鄭州北來童寨,在黃河大堤旁者也。
清朝道光二年(1821),清王朝在離河南省鄭州市黃河大堤27公里處緊鄰黃河大堤南側的位置,建立了專管治理黃河的衙門,在其四周築起了寨牆。寨內住戶民眾大部分是黃河衙門的工作人員及其家屬,當地住戶比較少,所以來童寨村的姓氏比較複雜。在衙門興盛期住戶人口越來越多,宅內住不下時就在黃河大堤南側居住,自然形成了南北寨之說(寨內居住叫北寨,寨外居住的叫南寨)。
來童寨村在鄭州北郊是一個比較大的村寨,緊鄰黃河大堤,清道光年間,東西長約450米,南北長約250米,東西各有一個大寨門。有小北門,沒有南門,因寨南是黃河大堤。在寨內東部建有上南廳衙門也稱四品黃堂,是專門管理黃河的機構。該衙門是園林建築,青磚、綠瓦,雕樑畫棟,頗為氣派。衙門大門非常雄偉壯觀。西部為居住區,東北部為物料場、養馬場等。寨內有南北兩條大街,房屋建築布局非常整齊。沿街兩邊有糧行、飯館、理髮店等商鋪,甚是熱鬧。寨內建有龍王廟、火神廟、關帝廟、大仙廟,村頭建有土地廟。打有四眼深井,打水時滴下一滴就能聽到叮噹響聲。以上建築物在日本侵華時被日軍飛機炸為廢墟不復存在。
在1905年繪製的鄭縣七區圖上,表明來童寨村屬宣平區9段。”解放前,轄區統一歸鄭縣管轄;1948年10月解放後屬鄭縣第三區祭城區;1958年屬祭城人民公社;1976年調整行政區劃,增設姚橋人民公社,屬郊區姚橋人民公社來童寨生產大隊;1985年8月公社改鄉,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屬姚橋鄉來童寨村民委員會;1987年郊區撤銷,姚橋鄉劃歸金水區,屬金水區姚橋鄉;2005年11月姚橋鄉撤銷,成立龍子湖街道,屬龍子湖街道管轄;2010年10月調整祭城路、龍子湖2個街道辦事處,設立興達路街道辦事處,屬興達路街道管轄;2015年拆遷,村落消失。來童寨村名沿用至今。
村莊雖然搬遷,但村中那顆生長了近千年,三人才能合圍的皂角樹和一口建於明代的琉璃井,及那段用大青磚壘砌的黃河大堤,卻仍然作為歷史的見證保留著,一段鄉愁,一段千年滄桑的實物見證,給來此遊覽的人們提供無限遐想。

地方特產

特產有黃河鯉魚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