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院中新栽柏樹子呈李十五棲筠

《使院中新栽柏樹子呈李十五棲筠》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此詩稱頌柏樹枝葉青蔥,紮根沙漠,不畏霜露,堅韌不拔,質樸平凡的美德,隱喻詩人百折不撓、建功於沙漠的人生追求目標。全詩詠物明志,寫得形象、貼切、全面、生動,顯示了高超的藝術水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使院中新栽柏樹子呈李十五棲筠》
  • 創作年代盛唐
  • 作品出處:《全唐詩》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岑參
  • 題材詠物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使院中新栽柏樹子呈李十五棲筠
愛爾青青色,移根此地來。
不曾台上種⑵,留向磧中栽⑶。
脆葉欺門柳,狂花笑院梅。
不須愁歲晚,霜露豈能摧。

注釋譯文

作品注釋

⑴李十五棲筠:李棲筠,安西節度府判官。
⑵台:指御史台。漢代御史府中多植柏樹,後因稱御史台為柏台或柏府。
⑶磧:沙漠。

作品譯文

因為喜愛你那青蔥的秀色,所以把你移種到這個地方來。
不曾被植種於御史台中,只能栽於這沙漠之中。
柏樹傲視那葉片脆弱易折的門前柳樹,嘲笑那花朵濫放媚俗的院內梅花。
不用發愁歲月已近冬日,那些寒霜冷露哪裡能令柏樹摧損呢?

作品鑑賞

這首詩作於公元755年(天寶十四載)。這是一首典型的詠物詩,呈給友人,是用以互相勉勵之意。
開篇二句敘述移栽柏樹的原因,言辭極為樸實、淡雅,頗有古韻。“愛爾青青色,移根此地來”,以如此恬靜、閒適的筆觸引領全文,令人如處炎炎夏日,避身於柏樹濃陰之下,一股清涼之氣溢滿全身,令人心馳神往。
頷聯二句是詩人對這株柏樹命運的嘆惜:“不曾台上種,留向磧中栽。”很明顯這是詩人引以自喻,即自己不能被任用於朝堂,只好兀兀效力於邊塞。其實,柏樹無論栽於何處,那“青青”秀色是不變的,也正如詩人不論身處廟堂之高還是居身於邊塞之遠,都能時時以報國為己任,其高風亮節如翠柏常青,千載而後濃陰仍能蔭庇後人。
“脆葉欺門柳,狂花笑院梅”二句運用了擬人和倒裝的修辭手法,十分生動傳神地表達了詩人對那些竊居高位,卻不思加強自身修養、為國為民,只是一味地飾言媚上、互相傾軋、爭權奪勢的無恥之徒的蔑視與嘲笑。
最後,“不須愁歲晚,霜露豈能摧”,誇讚柏樹有四季常青的優良品質,足以傲視嚴寒。同時也是詩人自明心志,表達了任何挫折困難都無從磨滅自己一心為國的志向。
全詩清新、秀雅,頗有建安風骨之氣象。先寫移栽的原因,飽含著對柏樹青蔥本色的讚賞;承此而嘆惜柏樹的命運,又蘊涵對其不棄沙漠之地,仍然茁壯成長的欽佩之情,轉而貶斥楊柳與梅花的無聊、纖弱,更襯出柏樹的不同凡響;最後高揚柏樹的歲寒本色。全詩的意境也同這柏樹之品質的升華一樣登上更高的台階。

作者簡介

岑參(715~770),唐代詩人。荊州江陵(今屬湖北)人。出身於官僚家庭,但父親早死,家道衰落。他自幼從兄受書,遍讀經史。二十歲至長安,求仕不成,奔走京洛,北遊河朔。三十歲舉進士,授兵曹參軍。天寶(742~756)年間,兩度出塞,居邊塞六年,頗有雄心壯志。安史亂後回朝,由杜甫等推薦任右補闕,轉起居舍人等職,官至嘉州刺史,世稱岑嘉州。後罷官,客死成都旅舍。與高適並稱“高岑”,同為盛唐邊塞詩派的代表。其詩題材廣泛。有《岑嘉州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