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的併購協同理論認為,併購重組會給上市公司帶來生機和希望。我國證券市場民企收購上市公司控制權的一些案例卻顯示出相反的情形——併購者利用其控制性地位獲取巨額的控制權私人收益直至掏空上市公司,併購的異化由此形成。
本書分上下兩篇,上篇是模型篇,下篇是案例篇。結合股權分置、監管不力、會計規則不完善等制度背景,上篇運用自行創建的預期控制權私人淨收益函式對“一錘子”併購重組和民企“造系”現象進行相應的模型推導,指出併購異化非理性背後的理性。下篇選取10個代表性案例,在描述併購重組背景、過程與後果的基礎上,測算特定民企收購上市公司控制權後所獲得的各種可能的控制權私人收益,證實上篇模型分析的基本結論。這種相互映襯的布局謀篇,目的是增強模型的趣味性和案例的思想性,啟動讀者理性思維和感性思維的相互碰撞,引起社會各界對併購異化現象的關注,加速其系統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