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崖畫

佤族崖畫

佤族崖畫主要分布在雲南省滄源縣糯良山、班考大山與拱弄山之間的勐董河流域的河谷地帶。是我國發現較早的古代崖壁畫藝術遺存之一。1962年以來,已先後在滄源縣中北部的勐來、丁來、滿砍、和平、芒陽、勐省等地發現了11個崖畫點。這些崖畫大都畫於離地面數米高的一片片垂直的崖壁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佤族崖畫
  • 第一崖畫點:範圍最大、圖形最多
  • 第二崖畫點:圖形特別,慶祝凱旋
  • 畫的來由:滄源崖畫分布在佤族聚居區
滄源崖畫的內容主要有人物像、動物像、村落圖、狩獵圖、祭祀圖、舞蹈圖等。每個畫面都有一個中心內容,真實地描繪了一幅原始生活的百態圖,古樸、形象、生動。反映了佤族先民的智慧和豐富的想像力。
滄源崖畫採用平塗法,手法簡練,生動傳神。人體多用三角形表示,面部不畫五官,但四肢卻畫的姿態多變,動感強烈。通過雙臂和雙足的種種不同姿態,可以看出人物的活動內容。動物也是如此,雖然五官不清,但通過角、尾、足和耳部的特徵,也可以辨認出其種屬。
滄源崖畫圖像多呈赭色。作畫的顏料可能是用赤鐵礦、蟲膠和動物血調製而成的。根據專家們的初步研究分析,這些崖畫可能是新石器時代的作品,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歷史。當地佤族民眾一直把它當作神物加以崇拜。
雲南目前最早的崖畫
至今為止,雲南共發現了50多處崖畫點,幾乎遍及全省,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崖畫群落,其崖畫之多居全國之首。這個群落中,著名的有漾濞崖畫、元江它克崖畫、丘北崖畫、永德崖畫、中甸麗江崖畫、彌勒崖畫、麻栗坡大栗府崖畫、路南崖畫等等。這些崖畫各具特點,富麗丰采。在這些崖畫中,最早的崖畫是滄源崖畫
滄源崖畫位於滄源佤族自治縣的勐來、勐省兩鄉鎮的勐董河流域,是我國目前為止所發現的最古老的崖畫之一。從1965年起,人們已在這裡陸續發現了14個崖畫點,分布於滄源縣的勐來鄉、丁來鄉、滿坎鄉、和平鄉和耿馬縣的芒光鄉等地東西長約20公里的範圍內,一般均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崖上。
滄源崖畫的來由
滄源崖畫分布在佤族聚居區,被當地佤族視為神聖之地。崖畫上的人物圖像,被佤族人們奉為“仙人”。千百年來,每逢旱季或年節,佤族和當地居住的其他民族都要到岩畫地點舉行莊嚴的祭祀活動,點燃香燭,擺上象徵吉祥的祭品,祈求風調雨順的好年景。
“滄源崖畫”到底由誰而作?現在已無法考證,但種種跡象及研究表明,“滄源崖畫”確係當地佤族先民所作。在滄源佤山,就有許許多多民間傳說,講述著古老崖畫的故事:
有一種說法,崖畫是一支在3000年前遷移到此的佤族隊伍所繪,他們沿勐董河而上,到達勐省壩,在石佛洞中生活下來。為了給後來者留下路標,他們在沿途的石崖上描繪了各種生活場景,告訴人們他們在勐省壩的生活,希望後來者能循此找到他們,但始終沒有等到。因而,崖畫是佤族先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標誌和誓言,也是他們3000年的期待。
而據佤族老人講述,在佤族民間保存著一幅內容與滄源崖畫毫無差別的布畫。傳說中是一個叫艾惹的男孩在一座石崖中得到,這幅畫教人類種植、飼養、建築、各種技能等,如何過上穩定、幸福的生活。後來有人把畫上的圖案用牛血畫在石崖上,這就是今天人們看到的“滄源崖畫”。1966年,那幅布畫還保存在勐來鄉明良大寨頭人家裡,可惜在“文革”期間失去了蹤跡。
歷史文化的再現
繪畫的原料是用赤鐵礦粉和動物血,加上含膠質的植物液體調合而成。在灰色的石灰岩崖壁上赭紅色的圖畫,當地佤族人稱為“梁典姆”,意為岩石上的畫。圖案中可辨認出1099個圖形,其中人物813個,動物109個,房屋26座,道路15條,各種表意符號37個,還有樹木、舟船、太陽、雲朵、山巒、大地、手印等圖案,多為狩獵和採集場面,也有舞蹈、戰爭等內容,真實生動地再現了先民們勞動、文化、社會生活的各種場面,構圖簡練,古樸自然,粗獷奔放。從圖像的線條推測,先民作畫時,大的部分用手指作畫、細的則用樹枝、竹片描繪。
人物圖形的描繪,均守正百律,以單色勒和單線加平塗,省卻五官等細部剪影式手法繪製,通過變化多端的四肢表現人物所從事各種活動。其中部分有頭飾、尾飾,所繪人物使用的工具多為竹、木、石、角製品。動物則強調角、尾、耳等特徵,牛的雙角、象的長鼻、豬的肥肚、虎豹之類的長尾,都有形象的表現。從崖畫的圖像看,幾乎概括了原始氏族社會從舊石器時代向新時期時代過渡後,從漁、獵、採集經濟發展到馴化動物和培植植物的社會生活畫面。
每個畫面都有一個中心內容,真實地描繪了一幅原始生活的百態圖,古樸、形象、生動。反映了佤族先民的智慧和豐富的想像力。
圖形個體小的只有5厘米,大的可達30厘米。各地點圖像距地面2至10米左右,畫面大的高3米,長27米,畫幅小者為數個零散圖形組成,大者圖形數以百計。大的崖畫點可分為若干畫區和畫面。滄源崖畫的總面積約400多平方米。
我國迄今發現年代較早的原始崖畫
據考證,這些崖畫是3000年前,新石器晚期,當地先民們的作品,是雲南省至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崖畫,也是我國迄今發現年代較早的原始崖畫。具有較高的藝術、歷史價值,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日三變,早紅午淡,晚變紫”
滄源崖畫會隨日照時間、天氣陰晴、乾濕冷暖等因素不斷地變幻色彩,當地佤族和傣族人說它是“一日三變,早紅午淡,晚變紫。”
第一崖畫點:
範圍最大、圖形最多,“獵首”“獵牛” ,攝人心魄。
第一崖畫點位於滄源縣城北約20公里處的勐來鄉民良下寨,這裡崖畫分布範圍最大,圖形最多。沿勐董河谷北上,兩旁莽莽群山,幽林覆蓋,一灣秀水環山飛奔。順蜿蜒而上的山路,來到沿山的台地上,撥開古蔓荒藤,透過雨痕苔跡,隱藏在綠色海洋中的斷崖,呈現在人們面前。面對峭壁上時隱時現的猩紅色的圖形,一股攝人心魄的力量,深深地震撼著人們的心靈。
這面崖壁,表面較為平整,上部有岩廈,崖面上繪有人物和動物。總的來看,畫人物、動物均不繪出細部,僅繪其輪廓,並強調某一富有特徵的器官,牛突出了牛角,猴子突出了下巴;鹿有明顯分叉的角……人物的五官並不畫出來,只有頭、頸、軀幹和四肢,軀幹一律呈倒三角形。有的人一看便知是男性,因為突出了生殖器;有的婦女則突出乳房或大肚子。
在第一崖畫點,表現最多的內容是狩獵。頑皮的猴群在一條“V”形的藤條上上竄下跳,有的人手持牛角號,有的人拉弓射箭,有的人執棍棒與野獸搏打。在崎嶇不平的山路曲線上,有3隻長尾動物在行走,兩位獵手埋伏在兩側,呈側臥,引弓待發。這裡還有反映原始自娛性質的舞蹈,在一條代表地面的橫線上,站著6個人,3人一組,組間有一定距離,6人一律左臂高舉,右臂下垂,身體傾向右方,雙腿分開,動作十分整齊。此外,這裡還有反映原始宗教內容的“獵首舞”和“獵牛舞”。
第二崖畫點:
內容有趣、圖形特別,慶祝凱旋、人物特別。
沿勐董河谷北上可達丁來鄉,這裡是第二號崖畫點。其中一幅村落圖很有趣味,它畫了一個長圓形代表村寨的範圍,裡面有14座乾欄式的房屋,村外還有一座。村寨外畫了幾根線,大概是表示彎彎曲曲的道路,路上有眾多的人,或驅趕豬羊等動物,或肩扛東西,從四面八方雲集村寨。寨內有人舂米,可能要舉行一次宴會。寨外有一所小房子,高居樹上,起看守和瞭望的作用。有人分析,這可能是一次戰爭後,人們帶著戰利品凱旋而歸。其中有兩個人物特別醒目,一個人遍體渦旋狀的圖案,未著衣褲,表現了其紋身;旁邊那個人的胸部還紋有幾何圖形。
景區自然風光秀麗,森林蔥蘢,植被茂密,岩壁林立,溪流潺潺,民風民情古樸濃郁。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吸引了眾多海內外遊客,是極具觀賞性與娛樂性旅遊景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