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人間四月天:林徽因詩文選

你是人間四月天:林徽因詩文選

《你是人間四月天:林徽因詩文選》記錄了民國一代才女內心隱秘和複雜的情感心路歷程。詩歌婉轉、輕柔,散文平和中帶著大氣,是民國燦爛文學史中一道別有韻味的詩歌散文選集。

基本介紹

  • 外文名:You're the Heaven of the World in April
  • 書名:你是人間四月天:林徽因詩文選
  • 作者:林徽因
  •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8406686
  • 出版社:哈爾濱出版社
  • 頁數:224頁
  • 開本:3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你是人間四月天:林徽因詩文選》編輯推薦:讀林徽因,讀最後一位古典才女的傳奇。

作者簡介

林徽因(1904-1955),福建閩縣(今福州市)人,生於浙江杭州一官宦世家。著名建築學家和作家。她也現代中國第一位女建築學家,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她與梁思成以現代科學方法研究中國古典建築,在相關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時,她還是一位感情細膩而豐富的文學家,無論散文、詩歌、小說、譯文和書信,都展現了她傑出的才華。而《你是人間的四月天》就是這其中最為知名的代表作。
你是人間四月天:林徽因詩文選

媒體推薦

在眾多的讚譽中,頗值得回味的是張幼儀對林徽因的評價,當她知道徐志摩所愛何人時,曾說“徐志摩的女朋友是另一位思想更複雜、長相更漂亮、雙腳完全自由的女士”。
——張邦梅《小腳與西服》
她天生是詩人氣質、酷愛戲劇,也專學過舞台設計,卻是她的丈夫建築學和中國建築史名家梁思成的同行,表面上不過主要是後者的得力協作者,實際卻是他靈感的源泉。
——卞之琳

圖書目錄

詩歌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誰愛這不息的變幻”
那一晚

深夜裡聽到樂聲
情願
仍然
激昂
一首桃花
蓮燈
中夜鐘聲
山中一個夏夜
微光
秋天,這秋天
年關

吊瑋德
城樓上
深笑
風箏
別丟掉
記憶
靜院
無題
題剔空菩提葉
黃昏過泰山
晝夢
過楊柳
冥思
你來了
藤花前
紅葉里的信念
靜坐
時間
古城春景
前後
除夕看花
給秋天
人生
六點鐘在下午
一串瘋話
小詩(一)
小詩(二)
惡劣的心緒
寫給我的大姊
一天
對殘枝
憂鬱
哭三弟恆
我們的雄雞
散文
窗子以外
紀念志摩去世四周年
蛛絲和梅花
究竟怎么一回事
彼此

文摘

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一句愛的讚頌
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
在春的光艷中交舞著變。
你是四月早天裡的雲煙,
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
無意中閃,細雨點灑在花前。
那輕,那娉婷,你是,鮮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著,你是
天真,莊嚴,你是夜夜的月圓。
雪化後那片鵝黃,你像;新鮮
初放芽的綠,你是;柔嫩喜悅
水光浮動著你夢期待中白蓮。
你是一樹一樹的花開,是燕
在梁間呢喃,——你是愛,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間的四月天!
(原載1934年5月《學文》1卷1期)
梁思成曾告訴兒子梁從誡:“這首詩是寫給你的”,也有人認為這是寫給徐志摩的情詩,本書依從前者,將其視作一首親情詩。新月派詩人陳夢家在《新月詩選》的序言裡寫道:“我們歡喜‘醇正’與‘純粹’。我們愛無瑕疵的白玉,和不斷鍛鍊的純鋼”,本詩正是這樣的佳作。全詩風格清麗溫馨,詩人將對新生命的“愛”比作生機盎然的四月天,將無形化為有形,隨著詩情的流淌,雲煙、細雨、白蓮、燕子等清新的意象漸次出現,仿佛一幅隨意點染的山水畫,美不勝收。而鵝黃、嫩綠等明亮柔和的色彩的使用,更給人以溫馨感人的視覺享受。復沓的結構猶如一曲輕快的樂章,層層鋪張開去,詩情流轉,毫無滯澀,帶給人夢幻般的審美體驗。

序言

你是人間四月天
——林徽因詩文選
前言
林徽因(1904-1955),原名林徽音,為了避免與同時代的一位海派作家林微音名字相混,1934年發表的作品開始署名林徽因,筆名有徽音、徽因、尺棰、灰因等,西名Phyllis(菲麗斯)。
林徽因祖籍福建閩縣(今福州市),生於浙江杭州,十歲後始隨父母遷居天津、北京。父親林長民(1876-1925),字宗孟,號苣苳子、桂林一枝室主,畢業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回國後曾任北洋軍閥政府參議院、眾議院秘書長以及段祺瑞政府司法總長,是民國初年著名的政治家,其詩文、書法也為時人推重。1919年巴黎和會上中國外交失敗,林長民連夜撰文《外交警報敬告國民》,首先向國民披露這一訊息,直接導引了“五四”運動的爆發。
1920年,十六歲的林徽因隨父親遠赴歐洲,入英國St.Mary’sCollege學習,在一位女建築師房東的影響下,她立志獻身建築事業。因為父親的關係,林徽因結識了眾多文化名流,比如H.C.威爾斯、T.哈代、K.曼斯菲爾德、E.M.福斯特等,還有在劍橋留學的徐志摩。徐志摩對她展開了極其熱烈的求愛行動,不過林徽因經由父親婉拒了他的追求。後來,林徽因與梁啓超之子梁思成結為連理,並一同赴美,入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由於賓大的建築系不收女生,她只好就讀於美術系。
林徽因還是“京派”的代表作家,她不但在《大公報?文藝副刊》、《詩刊》等報刊上發表自己的創作,還提攜新進,對沈從文、蕭乾這些初出茅廬的作家給予幫助和鼓勵。她在北總布胡同的寓所更是成為一個遠近聞名的文藝沙龍,被人們親切地稱作“太太的客廳”。
1937年,隨著抗戰爆發,林徽因一家輾轉南下,於1938年初到達昆明,兩年後又搬到四川宜賓東邊的李莊,一住就是六年。這一時期她貧病交加,生活極為困窘,卻依然堅持寫作並進行建築學教學與研究,參與撰寫了《中國建築史》、《圖像中國建築史》等著作。1946年8月,林徽因一家回到北京,住進了清華大學教授宿舍,並開始主持清華營建系的系務工作。1955年4月1日,林徽因病逝於北京,結束了她短暫而美麗的一生。
林徽因是美的,這種美不僅僅是容貌的俊俏,也無需用男子的追捧和愛慕來彰顯,也許文潔若的評價最恰切地定義了她的美:按說經過八年抗日時期歲月的磨難,她的健康已受嚴重損害,但她那俊秀端麗的面容,姣好苗條的身材,尤其是那雙深邃明亮的大眼睛,依然充滿了美感。至今我還是認為,林徽因是我生平見過的最令人神往的東方美人。她的美在於神韻——天生麗質和超人的才智,與後天良好高深的教育相得益彰。(《才貌是可以雙全的——林徽因側影》)
除了美麗,今天人們談論林徽因最多的便是她與徐志摩的“愛情”,恐怕這只是人們美好的願望。實際上徐林之間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年僅十六歲的大家閨秀林徽因無法理解,也無法接受一個大她七八歲的有婦之夫的求愛,諸多研究資料也未能給出有力的證據。倒是林徽因與金岳霖之間才真正發生了一段戀情,它最終變成了一種聖潔的柏拉圖式的愛情,金與梁、林間仍保持了畢生的友誼,這種情誼與風度直至今日依然令人唏噓不已——“人間還能有更美的關係嗎?”(蕭乾)
其實,林徽因之所以成為林徽因,並不僅僅在於她美麗的容貌或者那些傳奇的戀愛故事,而是因為她卓然不群的才華。
她寫詩。她的詩清澈、單純,卻富於智性之美,飽含著深沉的哲思:“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蓮花,正中擎出一枝點亮的蠟,熒熒雖則單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驕傲的捧出輝煌……算做一次過客在宇宙里,認識這玲瓏的生從容的死,這飄忽的途程也就是個——也就是個美麗美麗的夢。”這些詩句一洗一般女詩人柔弱纖細的脂粉氣,美麗中藏著哀愁,虛無里卻又將希望點燃,顯示出詩人對生命的大智慧、大領悟。
她寫文。她的散文數量雖然很少,但筆調從容明快,文情並茂,對自然、人事體察入微,讀者時時可以從中發現作者深厚的學養與機智的議論,名篇《窗子以外》四十年代還被朱自清選入《西南聯大國文示範讀本》,傳誦一時。
她寫小說。她的小說總共只有六篇,但已足夠奠定其“京派”代表人物的地位,蕭乾甚至稱她是“京派的靈魂”,著名批評家李健吾對她的《九十九度中》讚嘆不已:“一個女性的細密而慰藉的情感,一切在這裡輕輕地彈起共鳴,卻又和粼粼的水紋一樣輕輕的滑開。……(林徽因)用最快利的明淨的鏡頭(理智),攝來了人生的一個斷片,而且縮在這樣短小的紙張(篇幅)上。”(《咀華集?九十九度中》)
她寫劇。雖然只有一部未完成的《梅真同他們》,卻足以使美學大家朱光潛在讀完第一幕就寫下“林徽因女士的輕描淡寫是悶熱天氣中的一劑清涼散”的贊語。
她也演劇。1924年印度大詩人泰戈爾來華,林徽因在慶祝詩翁六十四歲壽辰的晚會上用英語演出了他的詩劇《齊特拉》,擔綱主角齊特拉公主,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她還擅長繪畫和舞台設計,1935年她應曹禺之邀為話劇《財狂》設計布景,時人稱讚她的設計“和諧成了一首詩,有鏗鏘的韻調,有清濁的節奏”(伯克:《〈財狂〉評》)。
最後,她還是一位建築學家,被譽為中國現代建築學的先驅,自歐洲歸國後,她與梁思成一道創辦了東北大學建築系(這是中國大學第一個建築系),後又加入“中國營造學社”,在古建築研究領域成就斐然,建國後她還參加設計了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恐怕,“才女”兩個字遠遠無法概括如此多才多藝的林徽因。
“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這個美麗的詩的靈魂所留下的點滴文字,值得後人永遠去尋味、去沉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