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體系完整、綜合全面介紹中國小人工智慧相關內容的書籍。本書涉及人工智慧的歷史與發展,中國小人工智慧戰略定位、課程體系建設、計算思維,編程、機器人、知識工程、搜尋算法、機器學習、深度學習、人工智慧+X、人工智慧對教育賦能、人工智慧道德倫理與法律以及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展望等相關內容。本書可以作為中國小教師教授人工智慧課程的輔助書籍,也適合對中國小人工智慧教育感興趣的廣大讀者閱讀使用,還可以作為廣大讀者系統了解人工智慧相關知識的參考用書。
作者簡介
龔超 工學博士,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人工智慧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特約研究員,中國人工智慧學會中國小工作委員會專家組成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人工智慧、最佳化算法,聚焦人工智慧在金融投資、企業數位化轉型等領域套用。參與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及部委課題研究,在國內外期刊上總計發表文章60餘篇。曾就職於500強央企、知名管理諮詢公司,為多家大型企業集團提供戰略規劃、合併重組等諮詢與培訓服務。
圖書目錄
第1章 時代已至 002
1.1 新一代人工智慧崛起 002
1.1.1 一盤圍棋引發的關注 002
1.1.2 人工智慧助力工業革命 004
1.1.3 人工智慧促進社會發展 009
1.2 人工智慧急需人才培養 013
1.3 中國小人工智慧教育的可行性與重要性 017
1.3.1 重要性 017
1.3.2 可行性 019
第2章 戰略定位 023
2.1 發展目標 025
2.1.1 人工智慧發展成為國家的重要戰略部署 025
2.1.2 培養聚集人工智慧人才是國家重點任務 025
2.1.3 中國小人工智慧教育政策頻出,重要性凸顯 026
2.2 教學現狀 027
2.2.1 頂層設計相對缺失,標準指引仍然空白 027
2.2.2 課程體系還未健全,教材水平參差不齊 028
2.2.3 校內學習課時不足,校外培訓“新瓶裝舊酒” 030
2.2.4 知識技能疊代較快,師資水平需要提升 031
2.3 保障舉措 032
2.3.1 加強頂層設計,明確課程標準 032
2.3.2 評比優秀教材,遴選典型案例 033
2.3.3 共建交叉學科,創新培養模式 033
2.3.4 提倡終身學習,強化師資培訓 033
2.3.5 資源合理布局,謹防數字鴻溝 034
2.3.6 鼓勵多方力量,共建生態體系 034
第3章 顧往識今 036
3.1 人工智慧的定義 036
3.1.1 重新審視定義 036
3.1.2 典型的定義 037
3.2 何謂“智慧型” 040
3.2.1 人工智慧的腦視角 041
3.2.2 圖靈測試與“人工蠢能” 043
3.2.3 智慧型的測量 046
3.2.4 強/弱人工智慧 049
3.2.5 奇點 051
3.3 三派鼎力,分釋智慧型 051
3.3.1 符號主義 051
3.3.2 連線主義 053
3.3.3 行為主義 055
3.4 正視起落,寵辱不驚 058
3.4.1 “人工智慧”初問世 058
3.4.2 三起兩落 060
3.4.3 寒冬下的反思 062
法
第4章 課程體系 066
4.1 中國小人工智慧課程體系探索 066
4.2 中國小人工智慧課程體系建設思路 069
4.3 國小人工智慧課程體系建設 072
4.4 國中人工智慧課程體系建設 073
4.5 高中人工智慧課程體系建設 074
第5章 計算思維 079
5.1 計算思維概述 079
5.1.1 計算思維的內涵 079
5.1.2 計算思維與編程 081
5.2 計算思維的重視與培養 082
5.2.1 計算思維培養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082
5.2.2 計算思維的培養思路 084
5.3 不插電的計算思維訓練 085
5.3.1 不插電的含義 085
5.3.2 生活中的計算思維 087
5.3.3 不插電教學實例 088
器
第6章 編程教育 092
6.1 以SCRATCH為代表的可視化程式語言 093
6.1.1 可視化程式語言的低門檻、薄壁壘 095
6.1.2 可視化編程對於青少年教育的促進 095
6.1.3 可視化編程的局限性 096
6.2 以PYTHON為代表的代碼式程式語言 097
6.2.1 Python的教育定位 097
6.2.2 Python的優點 098
6.3 以TENSORFLOW和PYTORCH為代表的人工智慧框架 103
6.3.1 種類繁多的人工智慧框架語言 103
6.3.2 廣受熱捧的TensorFlow的PyTorch 104
6.4 程式語言的更迭 106
6.5 中國小編程熱下的反思 107
第7章 智慧型機器 109
7.1 機器人 110
7.1.1 作品中的智慧型機器 110
7.1.2 生活中的智慧型機器 112
7.2 中國小機器人教育 114
7.2.1 機器人教育的獨特性 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