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簡介
在學生端,作業盒子的方式是解決提交作業,客觀題直接填答案,主觀題則通過拍照上傳,減輕書包負擔又徹底杜絕 “忘帶作業本” 現象;
在老師端,作業盒子首先改善的是老師的作業體驗:移動辦公,把老師從辦公室和辦公時間中解放出來;減輕批改量,選擇題自動批改;海量題庫資源,降低挑選題目成本;師生通訊,隨時隨地的溝通交流。
老師端主要功能
海量題庫
團隊始終認為題庫建設是重點。到9月底,公有題庫會達到400萬道題的容量,覆蓋初高中主要九門學科。此外,作業盒子還會設計一些工具讓老師自己上傳題庫,在公有題庫之外建立起私有庫,滿足不同學校老師的需求。
智慧型統計
學生提交的作業,選擇題(單選題、復選題)不需要批改直接便能看到同學們提交的作業結果;而且,還能夠看到每道選擇題選擇每位學生的具體姓名,老師備課、授課更具針對性。同時,每位學生當次作業的作業結果老師也能夠看到,一目了然。
學情分析
一定時間數據積累後,老師能夠查看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每個知識點作業正確率、近30天作業正確率、每位學生的作業分析。基於學生的作業數據,作業盒子能夠準確地描繪出學生的知識圖譜和能力模型,作業數據同時也能作為題庫的反向數據,幫助老師進行翻轉課堂教學、
個性化教學。
學生端主要功能
智慧型統計
對學生來說,作業還是在練習冊上完成,只是交作業的場景改變了:打開作業盒子客戶端,客觀題直接輸入答案,主觀題拍照上傳,不到5分鐘就能提交完成。學生提交作業後,客觀題由系統自動判分,主觀題由老師手動批改給分,老師還可以對每道題進行點評。
學情分析
學生自己也能通過APP上的分析數據(每個知識點作業正確率、近30天作業正確率、每位學生的作業分析)及時掌握自己對於知識點的掌握情況。作業盒子希望以這樣的方式對學習的效率進行提升,讓學生做較少的題目能夠取得更高的分數。
發展歷程
2014.7.22 作業盒子成立,獲得聯想之星100萬美元天使投資
2015.7.10 獲得好未來、劉強東、章澤天、聯想之星1000萬美元A輪融資
2016.10.10 B輪融資近億元,德聯資本領投,聯想之星跟投,投後估值1億美金
2017.4.20 速算盒子更名為“作業盒子國小”,正式進入國小語文、英語領域
2017.7.1覆蓋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400多座城市,50000所學校
2017.7.22 作業盒子成立3年,師生用戶超過2000萬
2017.9.20 獲得B+輪融兩億元人民幣融資,貝塔斯曼領投,新世界、
百度風投、好未來跟投
2018.2 獲得C輪1億美金融資,雲鋒基金領投,好未來等機構跟投。
2018.6 覆蓋全國70000所學校,師生用戶超過3000萬
2019.07,作業盒子宣布正式更名為小盒科技。
管理團隊
CEO劉夜:對外經貿大學畢業,16年
網際網路產品技術經驗,因脈科技創始人,高山滑雪愛好者
COO王克:前英特爾本土OEM行業銷售負責人,前百度戰略合作部總經理
CMO賈曉明:前科利華銷售副總裁,前英特爾教育中國區負責人
獲得榮譽
獲清科集團“中國CHINA最具投資價值APP50強”
China Bang Awards“年度最佳人氣獎”
2019年10月21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作業盒子排名第264位。
2019年11月15日,胡潤研究院發布《世茂海峽·2019三季度胡潤大中華區獨角獸指數》,作業盒子以70億人民幣估值上榜。
新聞事件
2019年7月18日,作業盒子召開“新盒”品牌升級暨戰略發布會,宣布完成由阿里巴巴領投的1.5億美元D輪融資。同時,作業盒子將正式更名為“小盒科技”。
2019年11月18日,人民日報報導:“小盒科技不僅受到老師、學生的歡迎,也得到教育部門的認可。2018年9月,他們作為技術支持單位參加了教育部啟動的人工智慧助推教師隊伍行動;5月,他們受邀參加了教育部與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等共同主辦的國際人工智慧與教育大會,所展示的小盒課堂給中外嘉賓留下了深刻印象。”
備案審核
2019年1月,有網文稱“作業盒子已經率先完成了在
中央電化教育館的審核備案工作,獲國家教育資源體系首批資質認證。”
2019年1月10日,中央電教館工作人員證實,上述訊息為不實訊息,企業還處於自查階段。
2019年7月3日,
廣東省教育廳公布首批中國小校園學習類APP白名單,共有52款APP通過審查。首批列入白名單的校園學習類APP包括作業盒子學生等。
2019年12月16日,教育部旗下教育移動網際網路套用備案管理網站公布了首批通過了備案核驗的教育App名單。小盒科技旗下8款套用全部通過審核,進入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