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迦牟尼生於母親的右肋,剛出生就能獨立邁出七步。從容地觀察各方。他踏過的足印,立即幻化出美麗的蓮花。繼而,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做獅子吼道:“天上地下唯我獨尊!”——這就是廣為人知的佛教典故“七步蓮花”。人們對釋迦牟尼的認識往往來自類似典故,人們尊崇、敬仰甚至膜拜他,卻未必認識那個真實的佛陀。 釋迦牟尼的人生歷程,也正是佛教在古印度的發生與發展歷程。本書是“佛教往事實錄”系列圖書的第一部,以佛陀為敘事核心,從文獻學、社會學的角度,對早期佛教的發生與發展歷程做了全新的挖掘和探討。作者從釋迦牟尼的降生起筆,介紹了這個來自古印度迦毗羅衛國,肩負宗族振興使命的王子的身世、成長、苦行、漫遊及證悟成道的人生歷程,並全面考察了釋迦牟尼49年的傳法歷程及早期佛教的特點與發展狀況。 書中所引材料翔實,引經據典,無論是從跨度還是深度,都頗見功力。本書以傳記體的敘事風格行文,舉重若輕,文風從容幹練,是一部既有學術價值又能輕鬆閱讀的好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陀紀事:告訴你一位真實的釋迦牟尼
-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 頁數:225頁
- 開本:16
- 品牌:北京吉版圖書有限責任公司
- 作者:朱岩
- 出版日期:2007年5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807206682, 7807206683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那不是佛陀,他是人們用最上等的材質、最精緻的工藝塑出來的神偶;他默默地接受著世人的禮拜、祈禱,甚至各種無理的要求。面對冰冷的塑像神偶,還有誰在追隨他的足跡,聆聽他的教誨?置身維繫的佛事活動,還有誰能感知他的音容,實踐他的智慧?《佛陀紀事》將為你講敘一位真實的釋迦牟尼。
作者簡介
朱岩:男,浙江海鹽人,1963年生。1987年畢業於天津工藝美術學院商業美術系。現受聘於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講授心理歷史學、佛教東漸史等課程。
1980年代末開始系統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對儒、釋、道及先秦諸子的學說均有涉獵。1994年開始定向研究佛學,小有所成,多次應邀講解大、小乘經典。近年開始鑽研原始佛教,並致力於專著的寫作。所著《告訴你一位真實的佛陀》2006年由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
1980年代末開始系統研究中國傳統文化,對儒、釋、道及先秦諸子的學說均有涉獵。1994年開始定向研究佛學,小有所成,多次應邀講解大、小乘經典。近年開始鑽研原始佛教,並致力於專著的寫作。所著《告訴你一位真實的佛陀》2006年由台灣大地出版社出版。
媒體推薦
《佛陀紀事》把佛陀作為人類歷史中的一個活生生的人物展現在我們面前,佛學修養和歷史知識的結合,使本書中的佛陀獲得了一個比印度本土更為廣闊的舞台,在這裡,東西方文化的同異得到有趣的對比,無論是曾經對佛陀略有所知者,還是剛剛對中印文化產生興趣者,都會感到一絲驚喜。作者的旁徵博引令此書妙趣橫生,看起來“佛教往事實錄”系列圖書確實值得一讀。
——王志遠(佛學學者、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
關於釋迦牟尼,我們聽到太多的神話或者廢話,以至於對理解這位偉大的覺者失去了信心!朱岩先生的《佛陀紀事》結束了這種情況,使我們對釋迦牟尼感受到了人的親切和可以理解,為此令人欣喜!
——李亞平(歷史學者、《帝國政界往事》作者)
釋迦牟尼的偉大舉世無雙……我們更容易用幻想誇大他,但是,這種誇大反而掩蓋了釋迦牟尼的真正偉大。實際上,釋迦牟尼探索宇宙真如的過程中,也有苦難甚至是絕大的困難,也有偏差和猶豫,而他突破了這一切,獲得了最後的正果,這才是釋迦牟尼的真正偉大之處,這才是我們最應該知道的。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朱岩先生的《佛陀紀事》不失為一部可圈可點的佳作,非常值得看!
——朱建軍(心理學博士、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系主任)
雁無遺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繁華落盡,乃見真淳。尋覓了悟之性,必知佛陀為誰!
——梅毅(赫連勃勃大王,知名歷史作家)
——王志遠(佛學學者、中國宗教學會副會長)
關於釋迦牟尼,我們聽到太多的神話或者廢話,以至於對理解這位偉大的覺者失去了信心!朱岩先生的《佛陀紀事》結束了這種情況,使我們對釋迦牟尼感受到了人的親切和可以理解,為此令人欣喜!
——李亞平(歷史學者、《帝國政界往事》作者)
釋迦牟尼的偉大舉世無雙……我們更容易用幻想誇大他,但是,這種誇大反而掩蓋了釋迦牟尼的真正偉大。實際上,釋迦牟尼探索宇宙真如的過程中,也有苦難甚至是絕大的困難,也有偏差和猶豫,而他突破了這一切,獲得了最後的正果,這才是釋迦牟尼的真正偉大之處,這才是我們最應該知道的。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朱岩先生的《佛陀紀事》不失為一部可圈可點的佳作,非常值得看!
——朱建軍(心理學博士、北京林業大學心理學系主任)
雁無遺蹤之意,水無留影之心。繁華落盡,乃見真淳。尋覓了悟之性,必知佛陀為誰!
——梅毅(赫連勃勃大王,知名歷史作家)
圖書目錄
引子
壹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
殘酷的現實與優美的神話
互不相識的聖人們
土著人的王子
白色帝國的崩潰
貳 披枷戴鎖的王子
他與眾不同
苦悶難以釋懷
上下求索
風雲激盪的年代
叄 苦行與漫遊
古老的習俗
家族的聖人們
難行路上的苦行僧
菩提樹下的孤獨行者
肆 人們叫他釋迦牟尼
此道逆潮流
過去時有佛出世
沙門行者的典範
佛法無視神通
不同的佛教
比丘的精舍
伍 導師麾下的僧團
家鄉的弟子們
僧團的戒律
辯論是一種智慧
導師的魅力
談玄說妙不是道
陸 埋在地下的記憶
孔雀家族走向輝煌
毀滅之神阿育王
征服不再有戰爭
懺悔的力量
刻在石柱上的法敕
“法鼓”震撼歐亞大陸
一個時代的結束
柒 遠離神界的涅槃
質疑佛經
有關生死的討論
自己是最後的島嶼
涅槃的真相
尾聲
參考書目
壹 神秘國度中的誕生
殘酷的現實與優美的神話
互不相識的聖人們
土著人的王子
白色帝國的崩潰
貳 披枷戴鎖的王子
他與眾不同
苦悶難以釋懷
上下求索
風雲激盪的年代
叄 苦行與漫遊
古老的習俗
家族的聖人們
難行路上的苦行僧
菩提樹下的孤獨行者
肆 人們叫他釋迦牟尼
此道逆潮流
過去時有佛出世
沙門行者的典範
佛法無視神通
不同的佛教
比丘的精舍
伍 導師麾下的僧團
家鄉的弟子們
僧團的戒律
辯論是一種智慧
導師的魅力
談玄說妙不是道
陸 埋在地下的記憶
孔雀家族走向輝煌
毀滅之神阿育王
征服不再有戰爭
懺悔的力量
刻在石柱上的法敕
“法鼓”震撼歐亞大陸
一個時代的結束
柒 遠離神界的涅槃
質疑佛經
有關生死的討論
自己是最後的島嶼
涅槃的真相
尾聲
參考書目
文摘
由於整個南亞次大陸特殊的地理位置,古印度人一直認為,這裡是一個完整而獨立的世界。北面的雪山是世界的屋脊,高亘而不可逾越。三面環海,讓人覺得已到了世界的邊緣。雖然這塊土地在歷史上很少被統一,但古印度人很早就有一個偉大的願望,盼望有朝一日能出現統一這個世界的轉輪聖王,這種理想在印度早期的史詩中,經常出現。這些半神半人的偉大君主的形象一直根深蒂固地留在世代印度人的記憶里!因此,幾個世紀以來,任何一位有實力的國王,都在夢想著這個稱號。後來,佛教也在其學說中宣傳轉輪聖王的思想。
所不同的是,佛教所宣稱的轉輪聖王不是依靠武力實現對世界的征服,而是強調以“正法”(佛法)實現對國家的治理。佛教讚揚在轉輪聖王領導下的太平盛世,《長阿含·世紀經》曾如此描述:“地平如掌,無有溝塹坑坎;百草常生,無有冬夏;自然粳米,不種自生;男女止宿樹下,壽命千歲。”這顯然是一種理想化加神化的境界,欠缺合理性。比如“地平如掌,無有溝塹坑坎”,按照常識理解,這樣的大地上既不會有河流,也不會有湖泊。那么“自然粳米,不種自生”就成為真正的神話。“止宿樹下”的生活,顯然與印度自然環境所導致的原始習慣相關。但就其描述本身來講,佛教同樣希望建立一個平靜、祥和、物質極大豐富的理想世界。在後期大乘經典中,更有諸多不同“佛國土”之說,如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一個自然環境極其優雅、物質極端豐富的理想世界。
既然大象可以做夢,小螞蟻自然也可以。淨飯王就是這些“小螞蟻”中的一隻。據佛經記載,他對悉達多王子的希望,就是他能夠成為真正的轉輪聖王。佛經中那些大師們對王子前途預測的記載,正是“螞蟻”夢中變“大象”心理的真實寫照!看來,這種夢境,不光淨飯王需要,那些後世神化佛陀的弟子們也同樣需要。可能是因為他們太想把這位導師,由人變成神的緣故吧。淨飯王就是在他理想“夢境”的引導下,開始精心安排兒子的學業。他到處尋找德高望重的教師,對王子進行嚴格地教導。
王子開始接受婆羅門的正統教育。他首先學習了傳統經典《吠陀本集》,其中包括《梨俱吠陀》、《婆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闥婆吠陀》四部,也稱作四吠陀。這是早期婆羅門思想的主要學說,《梨俱吠陀》、《婆摩吠陀》是一些讚美“神”的詩歌和祭祀歌曲,共1600多首;《夜柔吠陀》記載的是各種祭祀儀式的儀軌,其中有祭亡靈、祭火、祭新月、祭滿月等儀式;《阿闥婆吠陀》收錄的都是咒語與巫術。此後,他又開始學習婆羅門《梵書》及後期經典《奧義書》。《梵書》是對祭祀的思辨性內容,而《奧義書》原意為師生近坐,由老師向學生秘密傳授有關梵的思想。因為吠陀思想都是天神的啟示,具有很深的秘意,所以必須秘傳秘授。很顯然,這種秘密思想與釋迦牟尼後來傳播的佛教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知道,“秘密思想”始終被他排斥在教法之外。其教法中,更沒有秘傳神授的內容。因為在他看來,真理在每個人面前都是平等的,是可以言表的,甚至是可以拿出來辯論的!但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到,“秘密思想”在1000多年後,被引入佛教系統中,最終形成一個勢力龐大的教派。這是後話,我們暫且不論。
此外,釋迦牟尼還學習了聲明、符印明、內明、醫方明、工巧明等,這“五明”是指5種學問。聲明是指文字、音韻學、修辭學等,相當於今天的語言、語法。當然,這是指梵文語言學的範疇,婆羅門教僅限於使用梵文。因為他們深信,那是神的語言。符印明指的是符咒、手印之類的學問,屬於“秘密教”的範疇。內明指婆羅門教關於梵我的知識,是一種通過禪定等手段,啟發內智的學問。醫方明是指醫學、藥理學方面的知識。工巧明即工藝製作技術與技巧,包括美學等方面的知識。
據記載,王子天資極高,不管接觸哪種學問,都會很快掌握,並超過他的老師!少年時的他,已通曉“六十四種書”。據說,他還練就了一身好武功,在歷次比武中,總是得勝。傳說他曾在一次比武大會上,徒手制服過一頭狂躁的大象。
如果經中的汜載可信的話,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可稱得上是文武雙全了!此時,他還年輕,推算起來不過十四五歲。如果再經歷10年左右的歷練,做一個好的國王應該不在話下。但為什麼他還是選擇了預言中另外一條路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研究。那些大師們如出一轍的預測結果,好像暗示了王子如若不出家,一定能成為轉輪聖王。這種“不是……就一定是……”的公式性的暗示,2000多年來一直誤導著人們。好像將成佛或成轉輪聖王這兩種結果,放在了本來並不均衡的“天平”上。如果出家成佛,就必定是以放棄轉輪聖王作為代價,這一點恐怕連釋迦牟尼自己都不會相信!
晚年的時候,當得知拘薩羅國王毗琉璃將要進攻迦毗羅衛國的訊息後,年近80歲的釋迦牟尼,來到半路坐等。在琉璃王大軍捲起的滾滾塵土中,釋迦牟尼深情地說道:“親族之蔭,勝餘人也!”意思是:親族就像大樹的蔭涼一樣,可以遮蔽炎熱的太陽,勝過所有其他的人。言外之意,如果釋迦族被滅亡,他就失去了親族的保護,這種保護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琉璃王和他的父王兩代都曾皈依到佛陀的門下,成為佛陀的俗家弟子。在這種情況下,佛陀親自來到半路阻止,雖然這種非暴力的阻止對於一支全副武裝的軍隊來說,簡直微不足道,但琉璃王自然不能硬來,多少要給佛陀留點面子,於是宣布暫時退兵。此時的釋迦牟尼,是在以個人的威望,挽救他的國家。但是滅族之災最終還是發生了!據記載,在那一段亡國滅種的日子裡,釋迦牟尼曾頭痛多日。這件事情本身,倒使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感的釋迦牟尼,和他對於國家、民族無法割捨的真愛!
釋迦牟尼出家,成為一位德高望重的“國際”型導師,在受到當時敵對各方首腦一致尊重的情況下,四處奔走,反對戰爭、宣傳和平,尚且不能阻止相互間的戰爭,甚至連自己的親族都無法保護,如果坐在本國的王位上,或許就更沒有辦法!所以,當時的國際政治環境,也是促成他出家的重要原因之一。他成道後曾不止一次地對弟子們談到“國土維危”、“國土危脆”等,以告誡他們“萬法無常”的道理。這句話本身,就已經否定了轉輪聖王的神話。
滿腹的學識,加上強壯的身體,並不能使釋迦牟尼感到滿足。因為他所關心的,是人生的大問題。現成的知識,沒能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強烈的求知慾,使他更加喜歡獨自靜靜地思索。與同齡人之間的巨大反差,引起父王的注意。他總是能從年少王子的臉上,看到一絲淡淡的憂傷。他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孩子,不喜歡欲樂而喜歡沉思。他真的很怕王子因為對世間痛苦的體驗過早、過多,而去思考這個年齡的孩子所不該思考的問題!可王子恰恰走的就是這條路,他不僅思考了很多,而且思考得非常深入。
那個時代的印度人,似乎對人生問題都很敏感。無論婆羅門,還是當時流行的沙門行者們,似乎都對這一命題表現出異常的興趣。有的人甚至耗盡一生的時間,通過各種苦行,來完成對這一問題的思索,以求得最終的解脫。淨飯王絕不想讓他的兒子,過早地走上這條路。他還想藉助這位王子,完成他的偉大“理想”。因此,他決定用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填滿王子的生活,讓他沉溺於歡樂享受中,把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全都拋棄掉!(P45-49)
所不同的是,佛教所宣稱的轉輪聖王不是依靠武力實現對世界的征服,而是強調以“正法”(佛法)實現對國家的治理。佛教讚揚在轉輪聖王領導下的太平盛世,《長阿含·世紀經》曾如此描述:“地平如掌,無有溝塹坑坎;百草常生,無有冬夏;自然粳米,不種自生;男女止宿樹下,壽命千歲。”這顯然是一種理想化加神化的境界,欠缺合理性。比如“地平如掌,無有溝塹坑坎”,按照常識理解,這樣的大地上既不會有河流,也不會有湖泊。那么“自然粳米,不種自生”就成為真正的神話。“止宿樹下”的生活,顯然與印度自然環境所導致的原始習慣相關。但就其描述本身來講,佛教同樣希望建立一個平靜、祥和、物質極大豐富的理想世界。在後期大乘經典中,更有諸多不同“佛國土”之說,如西方極樂世界,就是一個自然環境極其優雅、物質極端豐富的理想世界。
既然大象可以做夢,小螞蟻自然也可以。淨飯王就是這些“小螞蟻”中的一隻。據佛經記載,他對悉達多王子的希望,就是他能夠成為真正的轉輪聖王。佛經中那些大師們對王子前途預測的記載,正是“螞蟻”夢中變“大象”心理的真實寫照!看來,這種夢境,不光淨飯王需要,那些後世神化佛陀的弟子們也同樣需要。可能是因為他們太想把這位導師,由人變成神的緣故吧。淨飯王就是在他理想“夢境”的引導下,開始精心安排兒子的學業。他到處尋找德高望重的教師,對王子進行嚴格地教導。
王子開始接受婆羅門的正統教育。他首先學習了傳統經典《吠陀本集》,其中包括《梨俱吠陀》、《婆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闥婆吠陀》四部,也稱作四吠陀。這是早期婆羅門思想的主要學說,《梨俱吠陀》、《婆摩吠陀》是一些讚美“神”的詩歌和祭祀歌曲,共1600多首;《夜柔吠陀》記載的是各種祭祀儀式的儀軌,其中有祭亡靈、祭火、祭新月、祭滿月等儀式;《阿闥婆吠陀》收錄的都是咒語與巫術。此後,他又開始學習婆羅門《梵書》及後期經典《奧義書》。《梵書》是對祭祀的思辨性內容,而《奧義書》原意為師生近坐,由老師向學生秘密傳授有關梵的思想。因為吠陀思想都是天神的啟示,具有很深的秘意,所以必須秘傳秘授。很顯然,這種秘密思想與釋迦牟尼後來傳播的佛教有很大的不同。我們知道,“秘密思想”始終被他排斥在教法之外。其教法中,更沒有秘傳神授的內容。因為在他看來,真理在每個人面前都是平等的,是可以言表的,甚至是可以拿出來辯論的!但我們也不得不注意到,“秘密思想”在1000多年後,被引入佛教系統中,最終形成一個勢力龐大的教派。這是後話,我們暫且不論。
此外,釋迦牟尼還學習了聲明、符印明、內明、醫方明、工巧明等,這“五明”是指5種學問。聲明是指文字、音韻學、修辭學等,相當於今天的語言、語法。當然,這是指梵文語言學的範疇,婆羅門教僅限於使用梵文。因為他們深信,那是神的語言。符印明指的是符咒、手印之類的學問,屬於“秘密教”的範疇。內明指婆羅門教關於梵我的知識,是一種通過禪定等手段,啟發內智的學問。醫方明是指醫學、藥理學方面的知識。工巧明即工藝製作技術與技巧,包括美學等方面的知識。
據記載,王子天資極高,不管接觸哪種學問,都會很快掌握,並超過他的老師!少年時的他,已通曉“六十四種書”。據說,他還練就了一身好武功,在歷次比武中,總是得勝。傳說他曾在一次比武大會上,徒手制服過一頭狂躁的大象。
如果經中的汜載可信的話,到目前為止,他已經可稱得上是文武雙全了!此時,他還年輕,推算起來不過十四五歲。如果再經歷10年左右的歷練,做一個好的國王應該不在話下。但為什麼他還是選擇了預言中另外一條路呢?這個問題值得我們研究。那些大師們如出一轍的預測結果,好像暗示了王子如若不出家,一定能成為轉輪聖王。這種“不是……就一定是……”的公式性的暗示,2000多年來一直誤導著人們。好像將成佛或成轉輪聖王這兩種結果,放在了本來並不均衡的“天平”上。如果出家成佛,就必定是以放棄轉輪聖王作為代價,這一點恐怕連釋迦牟尼自己都不會相信!
晚年的時候,當得知拘薩羅國王毗琉璃將要進攻迦毗羅衛國的訊息後,年近80歲的釋迦牟尼,來到半路坐等。在琉璃王大軍捲起的滾滾塵土中,釋迦牟尼深情地說道:“親族之蔭,勝餘人也!”意思是:親族就像大樹的蔭涼一樣,可以遮蔽炎熱的太陽,勝過所有其他的人。言外之意,如果釋迦族被滅亡,他就失去了親族的保護,這種保護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琉璃王和他的父王兩代都曾皈依到佛陀的門下,成為佛陀的俗家弟子。在這種情況下,佛陀親自來到半路阻止,雖然這種非暴力的阻止對於一支全副武裝的軍隊來說,簡直微不足道,但琉璃王自然不能硬來,多少要給佛陀留點面子,於是宣布暫時退兵。此時的釋迦牟尼,是在以個人的威望,挽救他的國家。但是滅族之災最終還是發生了!據記載,在那一段亡國滅種的日子裡,釋迦牟尼曾頭痛多日。這件事情本身,倒使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一位有血、有肉、有情感的釋迦牟尼,和他對於國家、民族無法割捨的真愛!
釋迦牟尼出家,成為一位德高望重的“國際”型導師,在受到當時敵對各方首腦一致尊重的情況下,四處奔走,反對戰爭、宣傳和平,尚且不能阻止相互間的戰爭,甚至連自己的親族都無法保護,如果坐在本國的王位上,或許就更沒有辦法!所以,當時的國際政治環境,也是促成他出家的重要原因之一。他成道後曾不止一次地對弟子們談到“國土維危”、“國土危脆”等,以告誡他們“萬法無常”的道理。這句話本身,就已經否定了轉輪聖王的神話。
滿腹的學識,加上強壯的身體,並不能使釋迦牟尼感到滿足。因為他所關心的,是人生的大問題。現成的知識,沒能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強烈的求知慾,使他更加喜歡獨自靜靜地思索。與同齡人之間的巨大反差,引起父王的注意。他總是能從年少王子的臉上,看到一絲淡淡的憂傷。他不明白,為什麼這個孩子,不喜歡欲樂而喜歡沉思。他真的很怕王子因為對世間痛苦的體驗過早、過多,而去思考這個年齡的孩子所不該思考的問題!可王子恰恰走的就是這條路,他不僅思考了很多,而且思考得非常深入。
那個時代的印度人,似乎對人生問題都很敏感。無論婆羅門,還是當時流行的沙門行者們,似乎都對這一命題表現出異常的興趣。有的人甚至耗盡一生的時間,通過各種苦行,來完成對這一問題的思索,以求得最終的解脫。淨飯王絕不想讓他的兒子,過早地走上這條路。他還想藉助這位王子,完成他的偉大“理想”。因此,他決定用世間一切美好的事物,填滿王子的生活,讓他沉溺於歡樂享受中,把那些“亂七八糟”的想法全都拋棄掉!(P45-49)
後記
釋迦牟尼滅度後,他所創立的僧團,遵循他的教導維持了100多年和睦相處的狀態。100多年後,這個團體由於對導師教法的歧見,開始分裂為上座、大眾兩個對立的部派,稱根本二部。
隨後的100多年裡,分裂進一步加劇,先後分成18部(或說20部),稱技末部派。
公元前3世紀,佛教開始向南亞和中亞兩個方向傳播。
公元前後,大乘佛教的最初團體“菩薩眾”出現。
公元前後,佛教傳入中國。
公元1世紀,大約在佛陀滅度500年左右,大乘中觀學派興起。大乘佛教學者龍樹、提婆及其弟子們,將中觀學說推向顛峰。因為內部對中觀的理論有不同的解釋,後來分為自續派和應成派。
公元2世紀,佛教由中國傳入越南。
公元4世紀,佛教由中國傳到朝鮮。
公元4世紀-5世紀,佛教由斯里蘭卡傳入緬甸。
公元5世紀,佛教傳入印尼的蘇門達臘、爪哇、巴厘等地。
公元5世紀-6世紀,佛教傳入扶南(今高棉)。
公元5世紀,大約佛陀滅度900年左右,大乘瑜伽行派興起。其學者無著和世親及其弟子們創立了唯識學派,並將其大乘瑜伽行派的哲學理論發揚光大。
公元6世紀,佛教由中國經朝鮮傳到日本。
公元7世紀以後,大約佛陀滅度1000年後,秘密教(佛教密宗學派)開始流行,到8世紀以後,與印度教相接近,顯教中觀派和瑜伽行派逐漸融合起來,成為密教堅實的理論基礎。
公元7世紀-8世紀,佛教分別由印度和中國漢地傳入西藏。
公元9世紀以後,大約佛陀滅度1200年後,密教開始廣泛盛興,形成金剛乘、俱生乘和時輪乘。
公元11世紀起,大約佛陀滅度1400年後,伊斯蘭教隨同阿拉伯人的侵略進入東印度各地。
公元12世紀,佛教由斯里蘭卡傳入泰國。
公元13世紀初,由於伊斯蘭教的大規模擴張,佛教在印度徹底消亡。
公元19世紀末期,佛教在印度沉寂了700多年後,又從斯里蘭卡傳回印度,佛教開始在印度小範圍內復興。
公元19世紀-20世紀,佛教傳入歐洲、北美。
隨後的100多年裡,分裂進一步加劇,先後分成18部(或說20部),稱技末部派。
公元前3世紀,佛教開始向南亞和中亞兩個方向傳播。
公元前後,大乘佛教的最初團體“菩薩眾”出現。
公元前後,佛教傳入中國。
公元1世紀,大約在佛陀滅度500年左右,大乘中觀學派興起。大乘佛教學者龍樹、提婆及其弟子們,將中觀學說推向顛峰。因為內部對中觀的理論有不同的解釋,後來分為自續派和應成派。
公元2世紀,佛教由中國傳入越南。
公元4世紀,佛教由中國傳到朝鮮。
公元4世紀-5世紀,佛教由斯里蘭卡傳入緬甸。
公元5世紀,佛教傳入印尼的蘇門達臘、爪哇、巴厘等地。
公元5世紀-6世紀,佛教傳入扶南(今高棉)。
公元5世紀,大約佛陀滅度900年左右,大乘瑜伽行派興起。其學者無著和世親及其弟子們創立了唯識學派,並將其大乘瑜伽行派的哲學理論發揚光大。
公元6世紀,佛教由中國經朝鮮傳到日本。
公元7世紀以後,大約佛陀滅度1000年後,秘密教(佛教密宗學派)開始流行,到8世紀以後,與印度教相接近,顯教中觀派和瑜伽行派逐漸融合起來,成為密教堅實的理論基礎。
公元7世紀-8世紀,佛教分別由印度和中國漢地傳入西藏。
公元9世紀以後,大約佛陀滅度1200年後,密教開始廣泛盛興,形成金剛乘、俱生乘和時輪乘。
公元11世紀起,大約佛陀滅度1400年後,伊斯蘭教隨同阿拉伯人的侵略進入東印度各地。
公元12世紀,佛教由斯里蘭卡傳入泰國。
公元13世紀初,由於伊斯蘭教的大規模擴張,佛教在印度徹底消亡。
公元19世紀末期,佛教在印度沉寂了700多年後,又從斯里蘭卡傳回印度,佛教開始在印度小範圍內復興。
公元19世紀-20世紀,佛教傳入歐洲、北美。
序言
公元前565年的某一天,古老的喜馬拉雅山南麓,美麗的印度河之濱,森林覆蓋著的廣袤土地上,一個叫做迦毗羅衛的小國,迎來了它新生的王子。
29年後這位王子仿效當時流行的出家生活,離開家進入森林尋求真理。
經歷了6年拜師、苦修及禪定的生活後,他宣稱自己已經證道,並承襲歷代古佛的道統,成為徹悟萬法的佛陀。
此後49年的時間裡,他不遺餘力地宣講他的教法,直到80歲時在森林中安詳離去。歷史似乎在此時此地永遠地關閉了鏡頭。
2500多年後的佛教寺院裡,佛陀釋迦牟尼的形象,被人們用最上等的材質、最精緻的工藝塑造出來,那安詳靜默的背後,卻透射出冷冰凍的孤獨感。因為那位有血有肉的人間佛陀,已經遠離我們。在我們面前的,卻是高高在上的“神靈”。他默默地接受著世人的禮拜、祈禱,甚至各種無理要求。他已經麻木了,完全變成了偶像。然而,凝視他那半睜半閉的眼睛,誰又能追憶當年佛陀那雙睿智的明眸呢?他已離我們遠去,就像定格在2500多年前的那個永恆的鏡頭。
可嘆!現在的我們,要想追隨他的足跡,聆聽他的教誨,已不僅僅是讀幾部佛經就能夠做到的了!
29年後這位王子仿效當時流行的出家生活,離開家進入森林尋求真理。
經歷了6年拜師、苦修及禪定的生活後,他宣稱自己已經證道,並承襲歷代古佛的道統,成為徹悟萬法的佛陀。
此後49年的時間裡,他不遺餘力地宣講他的教法,直到80歲時在森林中安詳離去。歷史似乎在此時此地永遠地關閉了鏡頭。
2500多年後的佛教寺院裡,佛陀釋迦牟尼的形象,被人們用最上等的材質、最精緻的工藝塑造出來,那安詳靜默的背後,卻透射出冷冰凍的孤獨感。因為那位有血有肉的人間佛陀,已經遠離我們。在我們面前的,卻是高高在上的“神靈”。他默默地接受著世人的禮拜、祈禱,甚至各種無理要求。他已經麻木了,完全變成了偶像。然而,凝視他那半睜半閉的眼睛,誰又能追憶當年佛陀那雙睿智的明眸呢?他已離我們遠去,就像定格在2500多年前的那個永恆的鏡頭。
可嘆!現在的我們,要想追隨他的足跡,聆聽他的教誨,已不僅僅是讀幾部佛經就能夠做到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