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鎏金銅立像是北魏時期的文物,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鎏金銅立像
- 館藏地點:上海博物館
- 所屬年代:北魏
- 類別:雕塑
佛鎏金銅立像是北魏時期的文物,現收藏於上海博物館。
鎏金銅佛立像,北魏延興五年(公元475年),通高35.2厘米,1967年滿城縣孟村出土。通體鎏金。高肉髻,面相豐圓,著袒肩式袈裟,左手下垂,右手施無畏印。蒲有貼體,跣足立於蓮座上,有舟形火焰背光。背光後面陰刻坐佛像,並刻有火焰...
儘管如此,現存唐代金銅佛造像,仍不乏造型精美、身肢婀娜的實例。1973和1984年,陝西臨潼紙李和邢家村,先後出土兩批鎏金銅佛像,總數達579件,其中唐造像占相當比重。這批佛像以身肢扭曲的觀音菩薩立像為大宗,通行蓮枝與四足方座相...
旃檀佛立像是製作於明代的一個佛像,銅鎏金,高210厘米。螺發高髻,正中飾髻珠,方面大耳,頰頤豐滿,二目微合,神態安詳。來歷 相傳旃檀佛是世界上最早製作的佛像,佛成道以後思報母恩,遂升忉利天為母說法,數月未還,優填王(...
此展品為北宋銅器,佛像肉髻,圓臉,長眉細目,背光邊緣起棱。現收藏於溫州博物館。基本信息 數據:通高6.5厘米 收藏:溫州博物館 文物介紹 1965年白象塔出土。佛像肉髻,圓臉,長眉細目、短鼻,微露笑靨。短頸,頸有肉線。身著通...
雲南大理國十二世紀鎏金銅觀音菩薩立像,估價40萬至60萬美元(編號188)。大理國即現今雲南一帶,乃宋朝西南邊境之國家,和宋朝關係密切,受中原佛教所影響。此立像來自一個美國中西部家族之珍藏,觀音菩薩右手結安慰印 (梵語 vitarkamudra...
銅鎏金十一面觀音立像,清乾隆,高20.2厘米。文物簡介 觀音立像共五層,頂層佛面,紅色;次層為憤怒面,黑色;下三層各為三面,本面白、紅、綠三色。觀音修眉細目,清雅靜穆,雙耳垂璫,八臂,胸前二手合十,左右六手分持弓箭、蓮花...
中國南北朝時期鑄造的小型單體鎏金銅佛像。主要供奉於佛寺或宮中,包括佛、弟子、菩薩、天王、力士、諸天等形象,間或也指鍍金錘像。南北朝時期,佛教在中國有了深入而廣泛的傳播,不同地區、各種類型的金銅佛造像,與時代的變遷一道,愈...
初祖”,統領廣大佛家弟子。大迦葉圓寂後,阿難尊者繼承迦葉率領徒眾宏揚佛法,被後世尊成為“二祖”。在寺院中,阿難與迦葉總是侍立在佛祖的兩邊,成為佛祖的協持。藏品現狀 銅鎏金阿難立像為年輕英俊的佛弟子形象。現藏於青州博物館。
唐鎏金銅菩薩立像是唐朝的文物,現收藏於平涼市博物館。文物信息 通高8.0cm。文物特徵 頭戴寶冠,臉型略長,眉清目秀,頭後有一桃尖形背光,上坐一小化佛。上身袒露,下著裙,右臂彎曲上舉過肩,左臂下垂,持一淨瓶。雙肩披帛...
清銅鎏金佛立像 清銅鎏金佛立像是清代時期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