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盂蘭盆經與佛教孝慈之道

佛說盂蘭盆經與佛教孝慈之道

《佛說盂蘭盆經》,是佛教的一部孝經,以發揮佛教孝慈思想為本經的宗旨。

基本介紹

  • 書名:佛說盂蘭盆經與佛教孝慈之道
  • 作者:釋昌蓮
  • ISBN:9787802540095
  • 類別:圖書> 宗教> 佛教
  • 頁數:225
  • 定價:19 元
  • 出版社: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05-01
  • 裝幀:平裝
  • 開本:大32開
  • 叢 書 名:寒山書院叢書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本書目錄,前言,

內容簡介

《佛說盂蘭盆經與佛教孝慈之道》是佛教中的一部孝經,主要以宣揚、闡發大乘佛教的孝慈之道為其核心內容。良以悉達太子“不紹王位、舍親去國”而出家修道,本為成等正覺以報父母之大恩大德故。但如來用心,不專為報答自己一人一生之父母,而欲報答“盡虛空、遍法界”之一切有情眾生皆得離苦得樂也。故開此盂蘭盆法會,以福自他二親。這便是如來宣說此經之本意,誠可謂“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也。
同樣,本經之當機大目犍連,最初發心“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故,出家修行,蒙佛指導,始得六通,為如來十大弟子中之“神通第一”者。見其亡母,墮餓鬼中,自救不能,便弛還白佛,請求救濟之方。佛示盂蘭盆供之法,以救其母倒懸之苦。尊者由“愛其親以及人之親”故,即為現前道俗弟子、及後世人等請佛留此盂蘭盆救濟法門。是故佛應當機啟請之由致,興起於大悲,欲為說本經。

作者簡介

釋昌蓮,別號曲槐,1977年生於甘肅甘谷。曾躬耕於秦隴,謀生於蘭州,做過買賣,當過工人、推銷員。出家後,寄居江南。曾求學於中國佛學院靈岩山分院,現任教於蘇州寒山寺寒山書院。所著《寒山書院詩詞選》已出版,發表佛學診文、散記門十篇。

本書目錄

前言
經前閒談
甲一 佛教以孝為本說
甲二 親職教育應以孝順父母為第一原則說
甲三 幾位孝順父母的代表
甲四 幾位偉大母親教育子女的典範
甲五 世出世間孝之異同說
甲六 孝的拓展與外延說
甲七 天台之“四聖六凡十法界”說
甲八 十界聖凡不離現前一念說
甲九 華嚴之“四法界”說
甲十 對本經“發起因緣序”的反思
別釋名題
甲一 釋經題
(乙一) 釋名
丙1 就事釋
(丁1) 釋“佛說”
(丁2) 釋“盂蘭盆”
(丁3) 釋“經”
丙2 觀心釋
丙3 經題之特點
(乙二) 辨體
丙1 就事辨體
(丁1) 住持三寶
(丁2) 勝義三寶
(丁3) 大乘別相三寶
(丁4) 一體三寶
丙2 觀心辨體
(乙三) 明宗
丙1 就事明宗
(丁1) 明世出世間孝之異同
(丁2) 明以慈成孝
丙2 觀心明宗
丙3 料簡“孝順”二字以配四句釋義
(乙四) 論用
丙1 就事論用
丙2 觀心論用
(乙五) 判教相
丙1 略述天台判教綱要
丙2 就事判教
丙3 觀心判教
甲二 明人題——“西晉三藏法師竺法護譯”
(乙一) 三種原譯本的傳譯時代
(乙二) 本經的歷代註疏
(乙三) 盂蘭盆會的源流
(乙四) 譯主生平與史話
經文與科判
甲一 《佛說盂蘭盆經》原文
甲二 蒲益大師科判
甲三 合經文與科判
正解經文
甲一 序分
(乙一) 通序
(乙二) 別序
甲二 正宗分
(乙一) 目連悲淚陳情
(乙二) 如來廣示法要
丙1 簡示——彈呵
丙2 正示——訓誡
(乙三) 當機獲益脫苦
甲三 流通分
(乙一) 當機申請
(乙二) 如來贊答
丙1 讚許
丙2 正答
(乙三) 四眾奉行
後記
·收起全部<<

前言

此《佛說盂蘭盆經》,是佛教中的一部孝經,主要以宣揚、闡發大乘佛教的孝慈之道為其核心內容。良以悉達太子“不紹王位、舍親去國”而出家修道,本為成等正覺以報父母之大恩大德故。但如來用心,不專為報答自己一人一生之父母,而欲報答“盡虛空、遍法界”之一切有情眾生皆得離苦得樂也。故開此盂蘭盆法會,以福自他二親。這便是如來宣說此經之本意,誠可謂“大孝釋迦尊,累劫報親恩”也。
同樣,本經之當機大目犍連,最初發心“欲度父母、報乳哺之恩”故,出家修行,蒙佛指導,始得六通,為如來十大弟子中之“神通第一”者。見其亡母,墮餓鬼中,自救不能,便弛還白佛,請求救濟之方。佛示盂蘭盆供之法,以救其母倒懸之苦。尊者由“愛其親以及人之親”故,即為現前道俗弟子、及後世人等請佛留此盂蘭盆救濟法門。是故佛應當機啟請之由致,興起於大悲,欲為說本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