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孛經》亦名《佛說孛經鈔》,敘述了佛陀在世時受外道誣陷的整個事件,佛陀並重要講述了過去世,佛陀行菩薩道時,號名為“孛”。詳述其出生、出家,發心修行,刻苦精進。以及入世護世,做國師時遭謗誣陷,放棄國師位,並在後來慈念眾生,還為國師,富國強國的完整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說孛經鈔
- 別稱:《佛說孛經》
- 亦名:孛經鈔
- 出處: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佛說孛經鈔,孛經的核心,交友,自壞、自危、自慢,知敬、知賢、識難、知愧,可嫉、可惡、可棄,其他相關,
佛說孛經鈔
亦名:孛經鈔
吳月支優婆塞支謙譯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太子名祇,有園田八十頃,去城不遠,其地平正,多眾果樹,處處有流泉浴池。其中潔淨,無有蚑蜂蚊虻蠅蚤。居士須達,身奉事佛,持五戒,不殺、不盜、不淫、不欺、不飲酒。見諦溝港,常好布施,賑救貧窮,人呼為給孤獨氏。須達欲為佛起精舍,周遍行地,唯祇園好,因從請買。太子祇言,能以黃金布地,令間無空者,便持相與。須達曰諾,聽隨價數。祇曰我戲言耳。訟之紛紛。國老諫曰,已許價決,不宜復悔。遂聽與之。須達默念,何藏金足。祇謂其悔,嫌貴自止。曰不貴也,自念當出何藏金耳。即時使人象負金出,隨集布地,須臾滿四十頃。祇感念,佛必有大道,故使斯人輕寶乃爾。祇曰,教齊是止,勿復出金,園地屬卿,我自欲以樹木獻佛。因相可適,便立精舍已。各上佛。佛與千二百五十沙門,俱止其中,是故名曰祇樹給孤獨園也。
其王名卑先匿,舉宮中及人民,皆共事佛,奉諸沙門衣食、床臥、疾藥所宜。世無佛時,諸異道皆興。譬如昏夜,炬燭為明。天下有佛,眾邪皆歇,喻若日出,火無復光。
國中本共事五百異道人,異道眾邪,是時皆廢。諸異道人,乃共嫉妒,謀欲毀佛,以望敬事。其女弟子,名孫陀利曰,師莫愁也,我能令人不復敬佛,事師如故。便從今始,欲日日妝梳衣服,往詣佛、諸沙門所,至一月後,可默殺我,埋祇樹間,佯行求索。眾人當言,數見此女,往來精舍。即詣王告,乞吏搜尋。啼哭出屍,道其淫亂,無戒行意。國人聞是,必當舍佛,來事諸師。諸師曰善。 女如其言,往來一月。師使四人,共殺埋之,分布求已,詣闕告言,生亡一女,眾人悉見日日往來諸沙門所,乞吏搜求。王即敕外部吏與共按行。諸師乃佯徘徊再三過,出屍與載,遍行啼哭,曰沙門之法,戒當清淨,反淫人婦。恐事發覺,殺而藏之,有何道哉。國人聞此,多有信者,唯得道人,知詐偽耳。佛於是乃敕諸沙門,且勿入城,七日之後,事情當露。至八日旦,佛使阿難,至巷說曰,妄語讒人,天令口臭,詐誣清白,死入地獄,痴虐自怨,長夜受苦。國人聞是語,皆相謂曰,沙門必清淨,故佛說此耳。王使人微密伺之,見異道家竊相勞賀,共賜四人。異道人法,知經多者得分多,一人頑暗,得分獨少。怒曰當反汝事,自共殺人而詐誣佛,反與我少。伺人得之,牽將上問。到以實對,即收謀者。
王與群臣,俱出詣佛,給孤獨氏,諸清信士,及國人民無數,皆行詣佛。到作禮畢,各一面坐。王叉手曰,間聞此謗,莫不惘然,唯佛至真,清淨無量,不識其故,何緣有此。佛告王曰,誹謗之生,皆由貪嫉,而此久矣,非適今也。王曰願欲聞之。
佛言,宿命無數世時,我為菩薩道,常行慈心,欲度脫萬姓。
便於山中自得四意。一慈眾生,如母愛子。二悲世間,欲令解脫。三解道意,心常歡喜。四為能護,一切不犯。復得四意,諸佛所譽。一制貪淫。二除恚怒。三去痴念。四得樂不喜,逢苦不憂。又絕五欲。目不貪色。耳不貪聲。鼻不貪香。舌不貪味。身不貪細滑。
能以智慧方便之道,順化天下。使行十善;孝順父母;敬事師長;諸疑惑者,令信道德;知死有生;作善獲福;為惡受殃;行道得道;見憂厄者,為解免之;疾病者,為施醫藥。用孛教者,死皆上天。其有郡國縣邑,水旱災異,孛至即平,毒害悉除。
時有大國,安樂饒人,王名藍達。所任四臣,專行邪諂、淫、盜、奸、欺,侵奪無厭。 民被其毒,王不覺知。孛愍傷之,往到城外,從道人沙陀,寄止七日,乃入城欲乞食。王於觀上,見孛年少,儀容端正,行步有異,心甚愛敬,即出問訊。王曰:願道人留意,我有精舍,近在城外,可於中止,當給所須。孛曰諾。王喜曰:意欲相屈明日已去日於宮食。孛曰善。王還向夫人說,孛非恆人,汝明日當見之。夫人心喜,床下有犬,犬名賓祇,聞之亦喜。
明旦孛來入宮,王與夫人,迎為作禮。與施金床,氍氀毾㲪。孛欲就坐,犬前舐足。王自起行澡水,敬意奉食。已而俱出到外精舍,孛為王說治國正法,王大歡喜。因請孛,令與四臣共治國事。四臣愚怯,不習戰陣,自知貪濁,常恐王聞。一臣曰人死神滅,不復更生。一臣曰貧富苦樂,皆天所為。一臣曰作善無福,為惡無殃。一臣自恃知占星宿。然皆佞諂,不為忠正。孛性聰明,高才勇健。仁義恭敬,信順寡言。言常含笑,不傷人意。清淨無欲,節色少事。其政不煩,預知災異。能役鬼神、卻起死人。愛民如子,教之以道,不得酗酒、遊獵畋漁、彈射鳥獸、殺盜淫欺、讒罵佞嫉、諍怒妖疑,皆化使善。其為政後,國界安寧,風雨時節,五穀豐熟。眾官承法,不復擾民。
孛體無為,獨貴奉佛。沙門四道,朝暮誦習。及其姊子,亦賢有志,常師仰孛。國好學者,多依附之。王無復憂,一以委孛。
四臣畏忌,不得縱橫,興嫉妒意,謀欲治孛。共合財寶,人一億所,伺王出時,以上夫人,而自陳曰,臣等至意,奉家所有及身妻子當為奴婢,欲白一事,願蒙聽省。夫人貪得,受其好寶,答謝四臣曰,便可說之。四臣對曰,王所幸孛,被服粗陋,似乞人耳!見任過重,不念國恩,日日道夫人惡。教王遠房室。竊念夫人,宜及少壯,當有立子。今若失時,則絕國嗣。願熟思惟,不除孛者,恐後有悔。夫人恚曰,王信此人,不知其惡,各且還歸,今自憂之,比令明日,不見孛也。
夫人遣四臣出,即以梔子黃面,亂頭卻臥。須臾王還,內妓白王,夫人不樂。王素重之,入問再三,夫人不應。王即怒曰,何人有罪,應誅戮者,汝欲使我取誰。那爾夫人垂泣曰,王會不用我言耳。王曰:便說之,不違汝也。夫人即曰,王旦適出,孛來謂我言,今王老耄,不能聽政,國中吏民,皆伏從我,以可圖之,共此樂也。今反為此乞兒所謀,我故愁耳。王聞是語,譬若人噎,既不能咽,亦不得吐。不用恐悔,用之恐亂。念孛助我,已十二年,常以忠正,憂國除患,遠近賴之,此國之寶,不可治也。王曰,若治孛者,後必大亂,為萬民故,且共忍之。夫人便自擲床下,舉聲哭曰,不治孛者,我當自刺,自投樓下,不能見也。王復曉曰,汝亦知法,此非小事,起共議之。夫人還坐。
王曰,道人不可刀杖加之,當以漸遣之,稍減其養。明日來者,勿復作禮,擎拳而已。與施木床,於殿下坐。炊惡廝米,盛以瓦器。如是慚愧,極自當去。王說此時,賓祇不悅。夫人明旦,即以王教具敕內廚。
孛來入宮,賓祇於床下,啀喍吠之。孛見狗吠,夫人擎拳,及所施設,即知有謀。自念我欲無害於人,人反害我。如是當避入深山耳。小怨成大,不可輕也。彼以陰謀,我宜慎之。凡人身羸,行正為強,今我自有食缽、水瓶、革屣、傘蓋,漉皮之囊,斯足用矣。孛食已,攝物慾去。王驚起曰,是何疾也。顧謂夫人,乃使我失聖人之意。即前牽孛,問欲何之。
孛答曰,為王治國十二年矣,未曾見賓祇啀喍如今日也。是必有謀,故欲去耳。王曰實有。今見孛意,覺微甚明,願自敕勵,當誅惡人,不須去也。
孛曰:
王前意厚,而今已薄。及我無過,宜以時去。
夫盛有衰,合會有離。善惡無常,禍福自追。
結友不固,不可與親。親而不節,久必褻瀆。
如取泉水,掘深則濁。近賢成智,習愚益惑。
數見生慢,疏則成怨。
善交接者,往來以時,親而有敬,久而益厚。
不善交者,假求不副,巧言利辭,苟合無信。
接我以禮,當以敬報,待我以慢,當即遠避。
有相親愛,回相憎者,愛時可附,憎不可近。
敬以親善,戒以遠惡。善惡無別,非安身之道。
人無過失,不可妄侵。惡人事己,不可納前。
人慾疏已,不可強親。恩愛已離,不可追思。
鳥宿枝折,知更求棲。去就有宜,何必守常。
朽枝不可攀,亂意不可犯。
人慾相惡,相見不歡。唱而不和,可知為薄。
人慾相善,緩急則赴,言以忠告,可知為厚。
善者不親,惡者不疏。先敬後慢,賢愚不別,不去何待。
夫人初拜,今但擎拳。若我不去,將見罵逐。
初施金座,今設木床。初盛寶器,今用瓦甂。
初飯粳糧,今惡廝米。我不去者,且飯委地。
知識相過,主人視之。一宿如金,再宿如銀,三宿如銅。
證現如此,不去何待。
王曰,國豐民寧,孛之力也,今棄去者,後將荒壞。
孛曰。天下有四自壞。樹繁花果,還折其枝。 虺蛇含毒,反賊其體。輔相不賢,害及國家。人為不善,死入地獄。是為四自壞。經曰
惡從心生 反以自賊 如鐵生垢 銷毀其形
王曰,國無良輔,實須恃孛,若欲相委,是必危殆。
孛曰。凡人有四自危,保任他家。為人證佐。媒嫁人妻。聽用邪言。是為四自危。經曰
愚人作行 為身招患 快心放意 後至重殃
王曰,我師友孛,常在不輕,當原不及,莫相捐去。
孛曰。友有四品,不可不知。
有友如花、有友如秤、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何謂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貴則附,貧賤則棄。是花友也。
何謂如秤。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是秤友也。
何謂如山。譬如金山,鳥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是山友也。
何謂如地。百穀財寶,一切仰之,施給養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王曰,今我自知,志思淺薄,聽用邪言,使孛去也。
孛曰。明者有四不用。邪偽之友,佞諂之臣,妖孽之妻,不孝之子。是為四不用。經曰
邪友壞人 佞臣亂朝 孽婦破家 惡子危親
王曰,相與愛厚,宜念舊好,不可孤棄也。
化惡從善 切磋以法 忠正誨勵 義合有道
王曰,四臣之惡。乃使孛恚。不復喜我。
孛曰。有八事知不相喜。相見色變。眄睞邪視。與語不應。說是言非。聞衰快之。聞盛不喜。毀人之善。成人之惡。是為八事。經曰
卒斗殺人 尚有可原 懷毒陰謀 是意難親
王曰,是我頑弊,不別明暗,惡人所誤,遂失聖意。
緩急別友 戰鬥見勇 論議知明 谷貴識仁
王曰,自我得孛,中外恬安,今日相舍,永無所恃。
孛曰。有八事可以恬安。得父財。有善業。所學成。友賢善。婦貞良。子孝慈。奴婢順。能遠惡。是為八事。經曰
生而有財 得友賢快 諸惡無犯 有福尤快
王曰,聖人之言,誠無不快。
孛曰。有八事快。與賢從事。得咨聖人。性體仁和。事業日新。忿能自禁。慮能防患。道法相親。友不相欺。是為八事。經曰
有佛興快 演經道快 眾聚和快 和則常安
王曰,孛常易諫,今何難留。
孛曰。有十不諫。慳貪。好色。朦籠。急暴。抵突。疲極。憍恣。喜斗。專愚。小人。是為十。經曰
法語專愚 如與聾談 難化之人 不可諫曉
王曰,如我憍恣,不能遠色,孛得無為,不復與我語乎。
孛曰。人不與語有十事。傲慢。懵鈍。憂怖。喜預。羞慚。吃韌。仇恨。凍餓。事務。禪思。是為十。經曰
能行說之可 不能勿空語 虛偽無誠信 明哲所不顧
王曰,惡婦美姿。巧於辭令。如有外淫。卒何用知。
孛曰。有十事可卒知。頭亂髻傾。色變流汗。高聲言笑。視瞻不端。受彼寶飾。窺看垣牆。坐不安所。數至鄰里。好出野遊。喜通淫女。是為十。經曰
婦女難信 利口惑人 是以高士 遠而不親
王曰,人情所近。親信婦人。不知其惡。
孛曰。人有十事不可親信。主君所厚。婦人所親。怙身強健。恃有財產。大水潰處。故屋危牆。蛟龍所居。辜較縣官。宿惡之人。毒害之蟲。是為十。經曰
謂酒不醉 謂醉不亂 君厚婦愛 皆難保信
王曰,如孛所語。愛習生惡。是可嫉也。
孛曰。可嫉有五。粗口傷人。讒賊喜斗。譙譊不媚。嫉妒咒詛。兩舌面欺。是為五。經曰
施勞於人 而欲蒙祐 殃及其軀 自構廣怨
王曰,何等施行,人所愛敬。
孛曰。愛敬有五。柔和能忍。謹而有信。敏如少口。言行相副。交久益厚。是為五。經曰
愛身者 慎護所守 志尚高遠 學正不昧
王曰,何者為人所慢。
孛曰。見慢有五。須長而慢。衣服不淨。空無志思。淫態無禮。調戲不節。是為五。經曰
攝意從正 如馬調御 無憍慢習 天人所敬
王曰,願孛留意,共還精舍。
遠避惡人 淫荒勿友 從事賢者 以成明德
王曰,孛在我樂。四方無事。今日去者。國中必嗟。
孛曰。有八事可以安樂。順事師長。率民以孝。謙虛上下。仁和其性。救危赴急。恕己愛人。薄賦節用。赦恨念舊。是為八。經曰
修諸德本 慮而後行 唯濟人命 終身安樂
王曰,吾常念孛。豈有忘時。
孛曰。智者有十二念。雞鳴,念悔過作福;早起,念拜親禮尊;臨事,念當備豫;所止,念避危害;言語,念當至誠;見過,念以忠告;貧者,念當哀給護;有財,念行布施;飲食,念以時節;分物,念以平均;御眾,念用恩賜;軍具,念時繕治。是為十二念。經曰
修治所務 慮其備豫 事業日新 終不失時
王曰,安得大賢。使留孛乎。
孛曰。大賢有十行。學聞高遠。不犯經戒。敬佛三寶。受善不忘。制欲怒痴。習四等心。好行恩德。不擾眾生。能化不義。善惡不亂。是為十行。經曰
明人難值 如不比有 其所生處 族親蒙慶
王曰,我過重矣。畜養惡人。使孛恚去。
奸虐饕餮 怨譖良人 己行不正 死墮惡道
王曰,曉孛不止,使我慚愧。
孛曰。人有十事可愧。君不曉政。臣子無禮。受恩不報。過不能改。兩夫一妻。未嫁懷妊。習不成就。人有兵仗不能戰鬥。慳人觀布施。奴婢不能使。是為十。經曰
世儻有人 能知慚愧 是易誘進 如策良馬
王曰,吾始今日。知有道者。為難屈也。
孛曰。有十二難。任使專愚難。怯弱御勇難。仇恨共會難。寡聞論議難。貧窮償債難。軍無師將難。事君終身難。學道不信難。惡望生天難。生值佛時難。得聞佛法難。受行成就難。是為十二。經曰
人命難得 值佛時難 法難得聞 能受行難
王曰,今與孛談。益我有智。孛曰,略說其要。人所當知四十五事。
才高智遠。宜守以善。富當行恩。治產宜慎。有財當廣方業。子幼勿付財。
相善與交。苟合莫信。財在縣官,當早憂出。賣買交易,以誠勿欺。
凡所投止,必先行視。所往當知貴賤。入國當親善人。客宜依豪。無與強諍。
故富可求復。素貧勿大望。寶物莫示人。匿事莫語婦。為君當敬賢。
厚勇取忠信。清者可治國。趣事能立功。教化之紀。孝順為本。
師徒之義。貴和以敬。師多弟子。當務義誨。
為醫當有效驗。術淺不宜施用。病瘦當隨醫教。
飲食取節便身,知識美食當共。博戲莫吝財命抵。所施假貸,當手自付。
證佐從正,勿枉無過。諫怒以順,避惡以忍。
人無貴賤,性和為好。道以守戒,清淨為上。
亦無恩愛。貪慾眾惡。憂患悉滅。故曰滅度。
王當自愛。我今欲退。
王曰,孛欲去者。寧復有異戒乎。
孛曰。譬如大水所盪突處,雖百歲後,不當於中立城郭也,其水必復順故而來。宿惡之人,雖欲行善,故不當信,本心未滅,或復為非,不可不戒。人所欲為,譬如穿地,鑿之不止,必得泉水。事皆有漸。智者見微。能濟其命。如人健泅,截流度也。
王曰,前後所說,我皆貫心。舉國士女,靡不歡喜。舊惡低伏,無敢言者。王曰,願聞其言。倘遭異人,何知其明。
孛曰。明者問對。種種別異。言無不善。師法本正。以此知之。明人之性。仁柔謹愨。溫雅智博。眾善所仰。無有疑也。觀其言行。心口相應。省其坐起。動靜不妄。察其出處。被服施為。可足知之。與明智談。宜得其意。得其意難。如把刃持毒,不可不慎也。王曰。欲事明者。不失其意。為之奈何。孛曰。敬而勿輕。聞受必行。明者識真。體道無求。知來今往古。一歸空無。人物為化。少壯有老。強健則衰。生者必死。富貴無常。是故安當念危。盛存無常。善者加愛。不善黜遠。雖有仇恨。不為施惡。柔如難犯。弱而難勝。明人如是。不可慢也。
王曰,盡心愛敬。以事明智。寧有福乎。
孛曰。智者法聖,以行其仁。樂開愚蒙,成人之智。治國,則以惠施為善。修道,則以導人為正。國家急難,則能分解。進退知時,無所怨尤。恩廣德大,不望其報。事之得福,終身無患。王其勿疑!治正之法,不可失道,勸民學善,益國最厚。
王曰,誰能留孛,我心愁慘,恍惚如狂。垂泣向孛,懺悔解過。
孛曰。如人不能泅,不當入深水。知報仇者,不當豫嬈。親厚中諍。後更相謝。雖知和解。善不如本無諍也。善不能賞。反聽讒言。我如飛鳥。止無常處。道貴清虛。不宜人間如野火行。傍樹為焦。激水破船。毒蟲害人。與智從事。不當擾也。草木殊性,鳥獸類分。白鶴自白,鸕鶿自黑。我與彼異。無欲於世。如田家翁,生習山藪,與之好衣,為無益也。天下有樹,其名反戾,主自種之,不得食實,他人竊取,果則為出。今王如是,善安國者,而見驅逐;佞偽敗正,反留食祿。賓客久留,主人厭之,我宜退矣。
王曰,人命至重,願垂憶念。今欲自力,事孛勝前。
孛曰。王雖言之,猶不得施,夫人意惡,我不宜留。天下家家皆有炊食。沙門所以持缽乞者,自樂除貪,全戒無為,遠罪咎也。
王曰,今孛既去,莫便斷絕,願時一來,使我不恨。
孛曰。如俱健者。猶復相見。且欲入山。以修其志。夫近而相念惡,不如遠而相念善。智者以譬喻自解。請說一事。譬喻如人以蜜塗刀。苟得舐之。以傷其舌。坐貪小甜。不知瘡痛。四臣如是。但美其口。心如利刀。王甚戒之。自今已後若有驚恐。常念孛者。眾畏必除。孛復曰,鴟鵂樂冢。群鼠糞居,百鳥栖樹。鶴處污池。物各有性。志欲不同。我好無為。如王樂國。器雖粗弊。不可便棄,各有所貯。愚賤不肖。亦不可棄。各有所用。王當識此。我猶知人言意所趣。如鳥集樹先從下枝。間關趣上。見賓祇吠。以知中外有謀。意欲厭故更受新也。
孛曰請退,即起出城。王與夫人,啼泣送之。人民大小,莫不號怨。王行且問,誰可信者。孛曰。我姊子賢善,可與咨議。時時共出,巡行國中。觀民謠俗,可知訊息。王曰受教。即與傍臣人民,為孛作禮,於是別去。
孛去之後,四臣縱橫於外,以佞辯為正。夫人於內,以妖蠱事王。王意迷惑。不復憂國。奢淫好樂。晝夜耽荒。眾官群寮。發調受取。無有道理。征卒市買。不復顧直。強者凌弱。轉相抄奪。互相殺傷。不畏法禁。良民之子。掠為奴婢。六親相失。迸竄苟活。災異相屬。王不能知。風雨不時。所種不收。國虛民窮。飢餓滿道。歌詠怨聲。感動鬼神。人民愁怖。亡去略盡。號泣而行莫不思孛。孛如鶬鷹。臨眾鳥上。壓伏奸人。慈育民物。如天帝釋。
孛姊子道人,後適他郡。見國荒亂,聚落毀壞,人民單索。還為王說,大臣不正,放縱劫盜,掠殺無辜,殘虐無道,人怨神怒,天屢降災,遠近皆知。而王不覺,今不早圖,且無復民。王乃驚曰,果如孛戒,我所任者,如狼在羊中。知民當散,如奔車逸馬。道人既告,何以教之。道人曰。孛去國亂,皆由奸臣。王宜更計,國尚可復。願一循行,目見耳聞,當知其實。
王即與道人私出。案行國界,見數十童女,年皆五六十。衣服弊壞,呼嗟而行。道人問曰,諸女年大,何以不嫁。答曰,當使王家窮困,如我快也。道人曰,汝言非也,王者位尊憂重,何能憂汝。女曰不然,王治不正,使國饑荒,夜則困於盜,晝則窮於吏,衣食不供,誰當嫁娶我也。
王復前行,見諸老母,衣不蓋形,身羸目瞑,啼哭而行。道人問曰,皆有何憂。答曰,當使國王窮盲,如我快也。道人曰,是言非也,老自目瞑,王有何過。諸母曰,我夜為盜所劫,晝為吏所奪。窮行採薪,觸犯毒螫,使我如此,非王惡耶。
王復前行,見一女人跪構牛乳,為牛所踏,躄地罵曰,當踏王婦,如我快也。道人問曰,牛自踏汝,王家何過。答曰,不然,王治不政,使國荒亂,盜賊不禁,令我善牛見奪。今為弊牛所踏,非王惡耶。道人言,汝自不能構牛。女曰,不然,若王家善,孛自當留,國不亂也。
王復前行,見鳥啄蛤蟆,蛤蟆罵曰,當使惡王見啄,如我快也。道人曰,汝自為鳥所啄,王當護汝耶。答曰,不望護也。王無恩潤,政治不平,祭祀廢絕,天旱水竭,故使我身鳥見啄耳。蛤蟆喚曰,知為政者,棄一惡人,以成一家。棄一惡家,以成一鄉。不知政者,民物失所,天下怨訟。
道人曰,百姓無罪。呼嗟感天。神使蛤蟆降語如此。王自具見,宜退惡人。改往修來,與民更始。如種善地,雨澤以時,何憂不熟。王曰。今當任誰,道人言宜急呼孛,孛仁聖知時,反國必安。王還即遣使者,入山請孛。言若孛不還。當向叩頭道。我自知怨負萬民,憂不能食,須待孛到。孛素慈仁,憂念十方,知我國荒,想必來也。使者受命,往到孛所,稽首白言。大王殷勤致敬無量,自知罪過深重。違失聖意,使國荒亂,百姓窮困。涕泣思孛,不能飲食,願垂愍念。復一相見也。
孛哀人民故,隨使者還。道見死獼猴,故剝取其皮,欲以坐。諸國人聞孛來,皆出界迎。孛到城外,止故精舍。王出相見,作禮問訊,畢一面坐。叉手謝孛言,空頑不及,害負天民。請自悔勵,幸遂原之。孛曰甚善。四臣過耳語。孛曰,卿等無過,何不公談。四臣恚曰,子為沙門。欲望天福,人皆稱善,不當殺獼猴,取其皮也。孛曰,卿等自迷惑,不別真偽耳。是輩好惡,天悉知之。苦樂有本,不可強力。為惡罪追,雖久不解。作善福隨,終不敗亡。禍福在己,愚謂之遠。以我剝皮,而殺獼猴。難此似是。卿曹默默。為奸不止相殺事耶。言命在天。謂善無益。為惡無殃,禍福之報,自然如響。回響隨聲。非從天墮。卿所作惡。豈不自識。雖欲誣之自然不聽。此非謗我。為自中耳。卿一人言。人死神滅。不復生者。是聖語耶。從意出乎。自欲為惡。反言作善無福。為惡無殃。夫天之明象。日月星辰。列現於上。誰為之者。四臣默然。
孛復曰。天地之間。一由罪福。人?>作善惡。如影隨形。死者棄身。不亡其行。譬如種穀。種敗於下。根生莖葉。實出於上。作惡不斷。譬如燈燭展轉然之。故炷雖消火續不滅。行有罪福。如人夜書火滅字存。魂神隨行。轉生不斷。卿曹意志。自以為高。如人殺親可無罪乎。
四臣答言。夫蔭其枝者不摘其葉。何況殺親而當無罪。孛曰。然卿難我是。吾取死皮。汝尚誣之。卿等所為。當復云何。卿一人言。人死神滅不復生。一人言。苦樂在天。一人言。作善無益。一人言自怙。知占星宿。外陽為善。內陰為奸。譬如偽金,其中純銅。貌飾善辭。心行讒賊。如狼在羊中。主不能覺。天下惡人。亦稱為道。被發臥地。道說經戒。專行諂欺。貪利慾得。愚人信伏。如雨淹塵。群妖相厭。如水流溢。不時入海。多所傷敗。惟有聖人。能濟天下。化惡授善。莫不蒙祐。若善無福。惡無殃者。古聖何故。造制經典。授王利劍。夫行有報。其法自然。善者受福。惡者受殃。天之所疾。禍無久遲。陰德雖隱。後無不彰。故國立王。王政法天。任賢使能。賞善伐奸。各隨其行。如回響聲。人死神去。隨行往生。如車輪轉。不得離地。信哉罪福。不可誣也。人行至誠。鬼神助之。惡雖不覺。終必受殃。故當戒慎。遠惡知慚。若皆為善。稟氣當同。不善者多。或有不平。或壽不壽。多病少病。醜陋端正。貧富貴賤。賢愚不均。至有盲聾喑啞跛蹇隆殘。百病皆由宿命行惡所致。其受百福。人所樂者。則是故世善行使然。積德忠正。故有日月星辰。有天有人。帝王豪富。是其明證也。何可言無。宜熟思之。勿謂不然。
孛說是時,王與臣民,無不解悅。
孛曰。古昔有王,名為狗獵。池中生甜魚,甘而少骨。王使一人監護,令日獻八魚,其監亦日竊食八枚。王覺魚減,更立八監,共守護之,八監又各日竊八魚,守之者多,魚為之盡。今王如是,所任不少,為亂益甚。譬如人摘生果,既亡其種,食之無味。王欲為治。不用賢人。既失其民。後又無福。治國不正,則使天下有諍奪之心。如人治產,不勤用心,則財日耗。國有勇武習戰陣者,不足其意則弱其國。為王不敬道德,不事高明,生則賢者不歸,死則神不生天。掠殺無辜,使天下怨訟,則天降災。身失令名。治國以法。為政得忠。敬長愛少。孝順奉善。現世安吉。死得上天。譬如牛行,其導直正,余牛皆從。貴賤有導。率下以正。遠人伏化。則致太平。為君當明探古達今。動靜知時。剛柔得理。惠下利民。布施平均。如是則世世豪貴。後可得泥洹之道。眾坐皆喜。稱善無量。王即避坐。稽首言。今孛所語。譬如疾風吹卻雲雨。幸本慈念。垂化如前。孛即起行。隨王入宮。四臣愚痴。於是見廢。孛復治國。恩潤滂流。風雨時節。五穀豐熟。人民歡喜。四方雲集。上下和樂。遂致太平。
佛言,是時孛者,今我身是也。姊子道人者,則阿難是。時王藍達者,今卑先匿是。時夫人者,則好首是。犬賓祇者,車匿是。時四大臣者,則今四道人殺好首者是。時語蛤蟆者,今羅漢漚陀耶是。我為菩薩,世世行善,勤苦積德,無央數劫,為萬民故。今自致得佛,所願皆得,諸值我時聞經者,宜各精進為善勿懈。佛說是已,有三億人,得踐道跡,皆受五戒,歡喜奉行。
佛說孛經。
孛經的核心
交友
孛曰: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稱。有友如山。有友如地。何謂如花。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貴附。貧賤則棄。是花友也。何謂如稱。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是稱友也。何謂如山。譬如金山。鳥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是山友也。何謂如地。百穀財寶。一切仰之。施給養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
孛曰:王前意厚。而今已薄。及我無過。宜以時去。夫盛有衰。合會有離。善惡無常。禍福自追。結友不固。不可與親。親而不節。久必泄瀆。如取泉水。掘深則濁。近賢成智。習愚益惑。數見生慢。疏則成怨。善友接者。往來以時。親如有敬。久而益厚。不善友者。假求不副。巧言利辭。苟合無信。接我以禮。當以敬報。待我以慢。當即遠避。有相親愛。回相憎者。愛時可附。憎不可近。敬以親善。戒以遠惡。善惡無別。非安之道。人無過失。不可妄侵。惡人事已。不可納前。人慾疏已。不可強親。恩愛已離。不可追思。鳥宿枝折。知更求棲。去就有宜。何必守常。朽枝不可攀。亂意不可犯。人慾相惡。相見不歡。唱而不和。可知為薄。人慾相善。緩急相赴。言以忠告。可知為厚。善者不親。惡者不疏。先敬後慢。賢愚不別。不去何須。夫人初拜。今但擎卷。若我不去。將見罵逐。初施金座。今設木牀。初盛寶器。今用瓦甌。初飯粳糧。今惡廝米。我不去者。且飯委地。知識相遇。主人視之。一宿如金。再宿如銀。三宿如銅。證現如此。
自壞、自危、自慢
----天下有四自壞。樹繁花果。還折其枝。虺蛇含毒。反賊其軀。輔相不賢害及國家。人為不善。死入地獄。是為四自壞。經曰: 惡從心生 反以自賊 如鐵生垢 消毀其形。 ----凡人有四自危。保任他家。為人證佐。媒嫁人妻。聽用邪言。是為四自危。經曰:愚人作行 為身招患 快心放意 後致重殃。 ----孛曰。見慢有五。鬢長而慢。衣服不淨。空無志思。婬態無禮。調戲不節。是為五。經曰:攝意從正 如馬調御 無憍慢習 天人所敬。
知敬、知賢、識難、知愧
五愛敬----愛敬有五。柔和能忍。謹而有信。敏而少口。言行相副。交久益厚。是為五。經曰:知愛身者 慎護所守 志尚高遠 學正不昧。 十大賢行----。孛曰:大賢有十行。學聞高遠。不犯經戒。敬佛三寶。受善不忘。制欲怒痴。習四等心。好行恩德。不擾眾生。能化不義。善惡不亂。是為十行。經曰:明人難值 而不比有 其所生處 族親蒙慶 十二難----。孛曰。有十二難。任使專愚難。怯弱御勇難。仇恨共會難。寡聞論議難。貧窮負債難。軍無師將難。事君終身難。學道不信難。惡望生天難。生值佛時難。得聞佛法難。受行成就難。是為十二。經曰:人命難得 值佛時難 法難得聞 聞能行難。 十可愧---孛曰。有十可愧。君不曉政。臣子無禮。受恩不報。過不能改。兩夫一妻。未嫁懷妊。習不成就。人有兵仗不能戰鬪。慳人觀布施。奴婢不能使。是為十。經曰:世儻有人 能知慚愧 是易誘進 如策良馬。
可嫉、可惡、可棄
四不用----孛曰:明者有四不用。邪偽之友。佞諂之臣。妖[薛/女]之妻。不孝之子。是為四不用。經曰 邪友壞人 佞臣亂朝 [薛/女]婦破家 惡子危親。 五可嫉---孛曰。可嫉有五。麤口傷人。讒賊喜鬪。焦嘵不媚。嫉妒呪詛。兩舌面欺。是為五。經曰:施勞於人 而欲蒙佑 殃及其軀 自遘廣怨。 十不諫---孛曰。有十不諫:慳貪。好色。朦籠。急暴。抵突。疲極。憍恣。喜鬪。專愚。小人。是為十。經曰 法語專愚 如與聾談 難化之人 不可諫曉。 十不可親信----孛曰。人有十事不可親信。主君所厚。婦人所親。怙身強健。恃有財產。大水漬處。故屋危牆。蛟龍所居。辜較縣官。宿惡之人。毒害之蟲。是為十。經曰:謂酒不醉 謂醉不亂 君厚婦愛 皆難保信。 十五大惡----孛曰:大惡有十五。好殺。劫盜。婬泆。詐欺。諂諛。虛飾。佞讒。誣善。貪濁。放恣。酗醟。妒賢。毀道。害聖。不計殃罪。是為十五。經曰:奸虐饕餮 怨譖良人 行已不正 死墮惡道。
其他相關
孛即去,近明師,作沙門。於山中自得四意止:
一、慈眾生,如母愛子。
二、悲世間,欲令解脫。
三、解道意,心常歡喜。
四、為能護,一切不犯。
復得四意,諸佛所譽:
一、制貪 。
二、除恚怒。
三、去痴念。
四、得樂不喜,逢苦不憂。
又絕五欲:
目不貪色。
耳不貪聲。
鼻不貪香。
舌不貪味。
身不貪細滑。
能以智慧方便之道,順化天下:
使行十善。
孝順父母。
敬事師長。
諸疑惑者,令信道德。
知死有生。
作善獲福。
為惡受殃。
行道得道。
見憂厄者,為解免之。
疾病者,為施醫藥。
服孛教者,死皆生天。其有郡國,水旱災異,孛至即平,毒害悉除。
時有大國,安樂饒人,王名藍達。所任四臣,專行邪諂、 、盜、奸、欺,侵奪無厭。
民被其毒,王不覺知。
孛愍傷之,往到城外,從道人沙陀,寄止七日,乃入城乞食。
王於觀上,見孛年少,儀容端正,行步有異,心甚愛敬,即出問訊。
王曰:願道人留住,我有精舍,近在城外,可以中止,當給所須。
孛曰:諾。
王喜曰:意欲相屈,明日已去,日日於宮食。
孛曰:善。
王還向夫人說:孛非恆人,汝明日當見之。
夫人心喜,床下有犬,犬名賓只,聞之亦喜。
明旦,孛來入宮,王與夫人,迎為作禮。與施金床,氍毹(翕毛)(登毛)。孛欲就坐,
犬前舐足。王自起行澡水,敬意奉食。已而俱出到外精舍,孛為王說治國正法,王大歡喜
,因請孛留,令與四臣共治國事。
四臣愚怯,不習戰陣,自知貪濁,常恐王聞。
一臣曰:人死神滅,不復更生。
一臣曰:貧富苦樂,皆天所為。
一臣曰:作善無福,為惡無殃。
一臣自恃,知占星宿。
然皆佞諂,不為忠正。
孛性聰明,高才勇健。仁義恭敬,信順寡言。言常含笑,不傷人意。清淨無欲,節色、
少事、其政不煩。預知災異。能役使鬼神、卻起死人。愛民如子,教之以道:不得酗(
酉永)、遊獵畋漁、彈射鳥獸、殺盜 欺、讒罵佞嫉、諍怒妖疑,皆化使善。其為政後
,國界安寧,風雨時節,五穀豐收。眾官承法,不復擾民。
孛體無為,獨貴奉佛。沙門四道,朝暮誦習。及其姊子,亦賢有志,常師仰孛。國好學者
,多依附之。王無復憂,一以委孛。
四臣畏忌,不得縱橫,興嫉妒意,謀欲治孛。
共合財寶,人一億數,伺王出時,以上夫人而自陳曰:臣等至意,奉家所有,及身妻子,
當為奴婢,欲白其事,願蒙聽省。
夫人貪得,受其好寶,答謝四臣曰:便可說之。
四臣對曰:王所幸孛,被服粗陋,似乞人耳!見任過重,不念國恩,日道夫人惡。教王遠
房室。竊念夫人,宜其少壯,當有立子。今若失時,當絕國嗣。願熟思惟,不
除孛者,當後有悔。
夫人恚曰:王信此人,不知其惡,各且還歸,今自憂之,比令明日,使不見孛也!
夫人遺四臣出,即以梔子黃面,亂頭卻臥。
須臾王還,內妓白王,夫人不樂。王素重之,入問再三,夫人不應。
王即怒曰:何人有罪,應誅戮者,汝欲使我罪誰耶?
夫人垂泣曰:王會不用我言耳。
王曰:便說,不違汝也。
夫人即曰:王旦適出,孛來謂我,「今王老耄,不能聽政,國中吏民,皆伏從我,可以圖
之,共此樂也!」今反為此乞人所謀,我故愁耳!
王聞是語,譬若人噎,既不能咽,亦不得吐。不用恐悔,用之恐亂。念孛助我,已十二年
,常以忠正,憂國除患。遠近賴之,此國之寶,不可治也。
王曰:今治孛者,後必大亂,為萬民故,且共忍之。
夫人自擲床下,舉聲哭曰:不治孛者,我當自刺,自投樓下,不能見也。
王復曉曰:汝亦知法,此非小事,起共議之。
夫人還坐。
王曰:道人不可刀杖加之,當以漸遣,稍減其餐。明日來者,勿復作禮,擎卷而已。與施
木床,於殿下坐。炊惡廝米,盛以瓦器。如是慚 ,極自當去。
王說此時,賓只不悅。
夫人明旦,即以王教具敕內廚。
孛來入宮,賓只於床下(口崖) 吠之。
孛見狗吠,夫人擎卷,其所施設,即知有謀。自念:我欲無害於人,人反害我。如是,當
避入深山耳!小怨成大,不可輕也!彼以陰謀,我宜慎之。凡人身羸行正為強,今我自有
孛食已,攝物慾去。
王驚起曰:是何疾也!顧謂夫人,乃使我失聖人之意。即前牽,問欲何之?
孛答曰:為王治國十二年矣,未曾見賓只(口崖) 如今也。是必有謀,故欲去耳!
王曰:實有。今見孛意,覺微甚明,願自(來力)勵,當誅惡人,不須去也。
孛曰:王前意厚,而今已薄,及我無過,宜以時去。
夫盛有衰,合會有離,善惡無常,禍福自追。
結友不固,不可與親,親而不節,久必泄瀆。
如取泉水,掘深則濁。近賢成智,習愚益惑。數見生慢,疏則成怨。
善交接者,往來以時。親而有敬,久而益厚。
不善友者,假求不副。巧言利辭,苟合無信。
接我以禮,當以敬報;待我以慢,當以遠避。
有親相愛,回相憎者,愛時可附,憎不可近。
敬以親善,戒以遠惡。善惡無別,非安之道。
人無過失,不可妄侵。惡人事已,不可納前。
人慾疏己,不可強親;恩愛已離,不可追思。
鳥宿枝折,知更求棲。去就有宜,何必守常。
朽枝不可攀,亂意不可犯;人慾相惡,相見不歡。
唱而不和,可知為薄;人慾相善,緩急相赴,言以忠告,可知為厚。
善者不親,惡者不疏。先敬後慢,賢愚不別,不去何待?
夫人初拜,今但擎卷。若我不去,將見罵逐。
初施金座,今設木床;初盛寶器,今用瓦甌;
初飯粳(米良),今惡廝米。我不去者,且飯委地。
知識相遇,主人視之。一宿如金,再宿如銀,三宿如銅。
證現如此,不去何待?
王曰:國豐民寧,孛之力也,今棄去者,後將荒廢。
孛曰:天下有四自壞-樹繁花果,還折其枝;
虺蛇含毒,反賊其軀;
輔相不賢,害及國家;
人為不善,死入地獄。是為四自壞。
經曰:惡從心生,反以自賊。如鐵生垢,消毀其形。
王曰:國無良輔,實須恃孛,若欲相委,是必危殆。
孛曰:凡人有四自危-保任他家;
為人證佐;
媒嫁人妻;
聽用邪言。是為四自危。
經曰:愚人作行,為身招患;快心放意,後至重殃。
王曰:我師友孛,常在不輕,當原不及,莫相捐棄。
孛曰:友有四品,不可不知-有友如花、有友如稱、有友如山、有友如地。
何謂如花?
好時插頭,萎時捐之。見富貴附,貧賤則棄。是花友也!
何謂如稱?
物重頭低,物輕則仰。有與則敬,無與則慢。是稱友也!
何謂如山?
譬如金山,鳥獸集之,毛羽蒙光。貴能榮人,富樂同歡,是山友也!
何謂如地?
百穀財寶,一切仰之,施給仰護,恩厚不薄,是地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