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大唐三藏法師義淨奉制譯。
原文,翻譯,
原文
如是我聞。一時薄伽梵。在王舍城羯闌鐸迦池竹林園中。與大苾芻眾千二百五十人俱。並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百千人天大眾。一心恭敬圍繞而住。爾時世尊為說自證微妙之法。所謂國中後善。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淨鮮白梵行之相。爾時摩揭陀主影勝大王。往竹林中禮世尊足。右繞三匝在一面坐。時影勝王白佛言。世尊。云何有情先所造業。久已滅壞。臨命終時皆悉現前。又復諸法體悉空無。所造業報而不散失。唯願世尊。哀愍為我分別解說
爾時世尊。告影勝王曰。大王當知。譬如男子於眠夢中。見與人間端正美女。共為稠密。既睡覺已。憶彼夢中所見美女。大王於意云何。於眠夢中人間美女。是實有不。王言。非有。世尊告曰。大王於意云何。此之男子。於彼夢中所見美女。心生憶念戀慕不捨。可說此人是大博識明智者不。王言。不爾。此是愚人非明智者。何以故。由彼夢中人間美女。畢竟體空。不可得故。豈能與彼而行稠密。令此男子情懷愛戀生憶念耶。
佛言。大王。如是愚痴無識凡人。眼見色時心生喜樂。便起執著。起執著已隨生顧戀。生顧戀已情懷染愛。起染愛故隨貪嗔痴。發身語意造作諸業。然此諸業作已滅壞。此滅壞時曾不依止東方而住。亦不依止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至命終時意識將滅。所作之業皆悉現前。譬如男子從睡覺已。憶彼夢中所見美女影像皆現如是。大王。前識滅已後識生時。或生人中。或生天上。或墮傍生餓鬼地獄。大王。後識生時無間生起。彼同類心相續流轉。分明領受所感異熟。大王。曾無有法。能從此世轉至後世。然有死生業果可得。大王當知。前識滅時名之為死。後識支起號之為生。大王。前識滅時無有去處。後識支起無所從來。所以者何。本性空故。大王。前識前識性空。死死性空。業業性空。後識後識性空。生生性空。而彼業果曾不散失。大王。如是應知。一切有情皆由愚惑不知非有。妄起顧戀輪迴生死。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說伽他曰
諸法唯假名 但依名字立
離於能詮語 所詮不可得
皆以別別名 詮彼種種法
於名法非有 是諸法自性
由名名性空 於名名不有
諸法名本無 妄以名詮名
諸法皆虛妄 但從分別生
此分別亦空 於空妄分別
我說諸世間 以眼見於色
皆由邪計想 是名為俗諦
我說一切法 皆是藉緣生
是名近勝義 智者當觀察
眼不見於色 意亦不知法
是名勝義諦 愚者不能知
爾時世尊說此法已。摩揭陀主影勝大王。深心頂受。時諸苾芻。及大菩薩人天等眾。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翻譯
這樣我聽佛說:
在一段時間裡,佛陀在王舍城羯闌鐸迦池竹林園中,在那裡還有大比丘一千二百五十人,以及大菩薩摩訶薩,和無量的人天大眾,他們一心恭敬的圍繞在佛陀的周圍。爾時,世尊在說自證微妙之法,也就是國中後善,說法文義巧妙,純一圓滿清淨鮮白梵行之相。
這時摩揭陀主影勝大王,往竹林中禮世尊足,右繞三匝在一面坐下。然後影勝王向佛言:“世尊,為何有情眾生生前先所造的業,因為時間久遠已經滅壞,在臨命終時卻會都一一現前。再者諸法都是空性,無自性,為何但所造下的業報卻沒有散失?唯願世尊,哀愍為我分別解說。”
這時,世尊告訴影勝王說:“大王應當知道,比如一個男子在睡覺做夢的時候。在夢中見到一絕美女子,而與之行周公之禮。然後睡醒了,回憶夢中親密過的美女。那么,大王認為,在夢中見到的絕美女子,是實有的嗎?”影勝王說: “不是”世尊接著說:“那么,大王以為,這個男子,因為在夢中夢到美女,然後心裡生起貪戀,念念不捨。可以說這個男子是有大博識而明智的人嗎?” 影勝王言:“不能。這個男子是愚人不是明智的人。為什麼呢,因為在夢中見到的美女,畢竟是體空,不可得。怎么可能與男子行親密之事,然後令這個男子心中愛戀,念念不忘。”
佛說:“大王。這些愚痴無識的凡人,眼中見到色(色蘊)就心中升起喜樂,然後又起執著。起了執著之後,就隨著生命顧戀,既已顧憐就會心情懷有染著和愛。因為起了染愛就會隨著貪嗔痴,通過身體,語言,意識思維;來造作諸業。(“業”相當於“行為”,業有多種分法,這裡說一種即為善,惡,無記。)然而這些業做完就完,不會留住。這些業的流轉壞滅不會再東方,乃至南西北方四維上下留住。(就像你能記著,你大前天晚上,吃了啥飯嗎,常人做過就忘了)。到命終的時候人的意識將要消失,這一生所做的業(行為,事情)就都像看電影一樣在眼前顯現。就像男子睡醒了,懷念夢中親密過的美女影像都顯現出來一樣。
大王,人臨死時,最後一念意識滅後,緊接著便會續生下一念意識,生於天、人、鬼、畜、獄五道中。大王,就如同生前前念滅已又生後念,後念升起時,中間沒有停頓間歇。死後的意識相續而生時,便會領受他生前行為的因種所成熟的果報。雖然沒有什麼東西從今生搬到後世,後世的生命並非今生的生命,但今生後世之間,有因果相續的緊密聯繫。大王應當知道,前念已滅名之為死,後念續起名之為生。大王,你且試觀當下念頭的生滅,前念滅了找不著它的去處,後念續起覓不見它的來處,為什麼呢?因為這生死相續之輪迴過程,本性是空。(“空”的含義是無自性,而非斷滅無物,即輪迴中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東西實受生死。生死之間前念後念也是如此,從這裡你應覺悟那空的本性。)
大王,前識前識性空(前念滅了找不著它的去處)。死死性空。業業性空。後識後識性空(後念續起覓不見它的來處,)。生生性空{本性是空}。然而那些業果卻不曾散失。(根據中觀,緣起法則,佛陀所說,緣起性空。性空不離緣起,緣起不離性空。)
大王,如此應當知道。一切有情眾生皆由愚惑不知空性。而妄起貪戀,從而在六道中輪迴生死,不得解脫。
此時世尊想重宣此義。就說偈曰:
諸法唯假名 但依名字立
離於能詮語 所詮不可得
皆以別別名 詮彼種種法
於名法非有 是諸法自性
由名名性空 於名名不有
諸法名本無 妄以名詮名
諸法皆虛妄 但從分別生
此分別亦空 於空妄分別
我說諸世間 以眼見於色
皆由邪計想 是名為俗諦
我說一切法 皆是藉緣生
是名近勝義 智者當觀察
眼不見於色 意亦不知法
是名勝義諦 愚者不能知
爾時世尊說此法已。摩揭陀主影勝大王。深心頂受。時諸苾芻。及大菩薩人天等眾。皆大歡喜。信受奉行佛說大乘流轉諸有經。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弟子法涵翻譯,有不當處,請有緣人發心修改,謝謝,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