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東堅果是生長於澳大利亞西部、南部區域的紅框東樹(desert red quandong)的食用堅果(產地樹名:Quandong,學名:Santalum acuminatum)。在原產地,鮮果皮為水果食用,堅果仁主要用來食用以及藥用。自2012年開始由文玩商引入國內後,為迎合國內文玩市場對“文化傳承”的訴求,歷經“腦紋菩提”、“佛紋菩提”、“佛陀菩提”等名稱後,最終定名為“佛螺菩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螺菩提-框東
- 外文名:quandong
- 學名:Santalum acuminatum
- 文玩名:佛螺菩提
歷史,澳洲框檔樹,實際用途,內部構造,分布情況,產量情況,炒作情況,
歷史
2012年引入國內後,文玩商販利用“信息不對稱”,對框檔堅果名稱、產地進行了嚴格保密,編造了產量稀少等信息,進行惡意炒作,謀求暴利。
2015年下半年,隨著貨源產地被越來越多的人掌握及引入國內,框檔手串的價格出現明顯下滑。
2016年3月,框檔堅果名稱、產地等信息在中文百科被詳細披露,被之前受蒙蔽的玩家及國內文玩愛好者廣為轉發。
之後,國內商販為維護自己的不當暴利,對中文百科進行篡改,篡改產地樹種名稱,攀附跟“印度白檀”的關係,篡改產量、分布和人工種植情況,篡改堅果尺寸數據,希望通過這些伎倆繼續製造炒作熱點,挽回信息披露後“框檔堅果”國內價格大幅下滑的趨勢。
澳洲框檔樹
澳洲框檔樹來自其產地樹名quandong的翻譯,學名是Santalum acuminatum,是一種半寄生的“檀香目檀香科”灌木。
quandong一詞是澳大利亞的特有辭彙,語源是澳洲土著語言Wiradjuri語guwandhang,在澳大利亞最常見的拼寫法是quandong,也有quandang和quondong的拼寫法。在中國文玩市場引入該堅果之前,quandong已存在明確的對應中文翻譯"筐東"或"框檔"。
澳洲框檔並非名貴木料“印度白檀“(印度白檀學名為:Symplocos paniculata,老山檀,檀香木等特指印度白檀,請參考中文百科“檀香木”),也並非國內常見的“澳洲檀香木”(澳洲檀香學名:Santalum spicatum,與框檔樹Santalum acuminatum是完全不同的樹種)。相反,由於框檔枝幹富含油分,曾被用來作為引火的材料(參考燃料(Fuel)一節)。
從1973年開始,澳大利亞CSIRO就開始研究框檔樹的人工種植技術,目前,澳洲框檔已經廣泛的人工種植,是澳大利亞西南部區域的常見經濟作物。
通常,澳洲框檔樹可以長到4到6米高,種植後3年左右結果,開2-3毫米的紅心白花或者綠花,有香氣,通常果實是紅色或黃色,也存在褐色種,在澳大利亞的春季收穫(相當於中國的秋季)。扒開果肉後,堅果尺寸一般在20毫米左右,澳大利亞政府資料表明堅果最大可達40毫米,堅果果殼厚可達3毫米左右。通常來說,每公斤堅果數量可達200顆到300顆左右或以上,主要用途是工業榨油或者零售食用。
實際用途
框檔鮮果是一種水果,果肉口味酸甜,歷史上,框檔果肉和堅果曾是澳大利亞土著居民的主要食物,用來製作一種叫bush tucker的土著食品。框檔果肉可以用來製作果醬或者曬乾後使用,樹根曾被土著用於藥物。果核內的種子含油量較高,可以用來榨油,也可提取製作護膚品或者護髮素。目前框檔被廣泛用來工業製造果醬、酸辣醬以及水果派等食品。
框檔果肉果醬:
框檔果肉菜餚:
含框檔果仁抽取物的護膚品:
廉價土著飾品(售價在十幾澳元):
內部構造
來自澳大利亞框檔人工種植技術資料:
分布情況
澳洲框檔廣泛分布在澳大利亞中央沙漠、南部地區(除袋鼠島)以及西部地區,在昆士蘭、新南威爾斯等地也有分布。
來自澳大利亞官方"澳洲植物分布"網站的框檔樹分布區域示意圖如下:
產量情況
澳洲框檔是一種寄生樹種,喜乾旱或半乾旱環境。從1973年開始,澳大利亞CSIRO(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開始研究人工種植技術,目前已存在廣泛種植。每株澳洲框檔樹最多年產25公斤左右的鮮果,其中堅果重量占40%,即每株樹年產10公斤左右堅果。澳大利亞沙漠城市愛麗絲泉的一個普通的種植500顆框檔樹的農場,即可年產3000到5000公斤框檔堅果。
炒作情況
框檔堅果天生正圓狀,堅果果殼較厚,存在類似於其他“菩提”文玩的盤玩價值。
為迎合中國文玩市場對於“文化傳承”的訴求,框檔堅果被發現者和炒作者引入國內後,用過“腦紋菩提”,“佛紋菩提”,“佛陀菩提”等名稱,最終定名為“佛螺菩提”,展開炒作,謀求暴利。
由於框檔堅果不存在類似於金剛菩提等其他文玩的紋路變化,所以國內商販的主要以堅果尺寸、是否存在刀疤(因工業製造機械加工的原因)等幾點展開炒作。
但總體來說,由於國內商家炒作初期的定價過高,動輒上千數千元,炒作並不成功,國內市場認同度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