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與儒家禮儀論集》是2020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金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教與儒家禮儀論集
- 作者:夏金華
- 出版時間:2020年5月1日
- 出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
- ISBN:9787552030389
《佛教與儒家禮儀論集》是2020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金華。
《佛教與儒家禮儀論集》是2020年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夏金華。內容簡介禮儀,是人類精神文明長期發展與演變的產物。它既是人們日常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也是村落、族群、團體、國家之間往來的規則與約定。佛教與儒...
《佛家禮儀》是2004年9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培鋒。內容簡介 《佛家禮儀》作者張培鋒編寫的一部書,是佛教弟子信仰生活的重要體現,是他們表達宗教情感的重要手段。佛家禮儀可以分為修持禮節和儀式兩大方面:禮節是佛教信眾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守的各種規矩,包括行、住、坐、臥、食、睡等各個方面,有著與...
所以,自從玄學誕生以後,儒學儘管在政治制度層面仍然保持著它的統治地位,而在思想修養層面的功能,卻已為玄學或道家(以及道教)所取代。東晉南北朝以後,以至於隋唐時期,佛教思想的影響又超過了玄學,在士大夫的思想修養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從魏晉南北朝至隋唐五代末的約七百年間,儒學只有那些體現為政治制度...
漢朝以後,儒學在魏晉時期演變成玄學。唐代政權基本上以儒家思想為主導,但是也滲透了佛教和道教。宋代時發展為理學,尊周敦頤、程顥、程頤為始祖,朱熹為集大成者。後取得官方地位。所說的儒家思想,絕大部分來自宋朝(960 AD-1279 AD)的文獻。元明清時期,科舉考試都以朱熹的理學內容為考試題目。直到五四運動才取消了...
"佛門寺院持續不斷的茶事活動,對提高茗飲技法,規範茗飲禮儀等都廣有幫助。在南宋宗開禧年間,經常舉行上千人大型茶宴,並把四秒鐘的飲茶規範納入了《百丈清規》,近代有的學者認為《百丈清規》是佛教茶儀與儒家茶道相結合的標誌。 三、"禪茶一味"的意境要真正理解禪茶一味,全靠自己去體會。這種體會可以通過茶事...
及至佛教傳入中國,中國人便用自己的尺度“禮”來衡量能否接受外來的文化,經過長期的觀察與適應,與儒家文化相接合,從而形成了中國特有的佛教禮儀。佛教員古老的禮儀是所謂的布薩—一僧團成員的祈願合。起初在月圓日和新月日舉行,以後變得日益多樣化。聖像和聖物是佛教祭祀的主要對象。佛教和天主教不同,天主教始於...
主要內容:儒學史前史、原始儒學、漢唐儒學、宋明儒學、現當代新儒學、儒家人物思想、儒家經典、儒家哲學、儒家倫理學、儒家社會政治理論等方面的研究論著。儒學與諸子學、儒學與玄學、儒學與道教、儒學與佛教、儒學與回教、儒學與各兄弟民族宗教文化乃至儒學與西學、儒學與現代西方人文社科學說的研究論著,同樣是本叢書所...
“佛家”指屬於佛教者,或與佛教相關的。與儒家、道家構成中國傳統文化三大精神支柱(即“三教”)。亦稱“釋家”。此外,亦可指諸佛之淨土。如:《觀無量壽經》:“當坐道場,生諸佛家。”有時,“佛家”也作僧侶之自稱。術語簡介 謂屬於佛教者,或與佛教相關的。如“佛教思想”,亦可稱為“佛家思想”。《朱...
唐武宗會昌五年(845),用道士之言,實行大規模的破佛。未幾,又復天下佛寺。此後,三教論諍被稱為三教論談,成為朝廷禮儀之一,漸趨融合,如馬遠、陳清波、孫位等,畫孔、老、釋迦三聖像一幀,以表示其融合。宋代 儒學勃興,排斥佛教之風大盛。孫復的《儒辱》、歐陽修的《本論》、石守道的《怪道》、胡寅的...
佛教是在與中國傳統迥異的印度社會中成長起來的宗教,它的教義思想蘊含著獨特的印度文化傳統特點,自然與代表中華民族文化的儒家思想有著很大的不同。所以,當佛教自東漢時傳入中國以後,必然與儒家學說發生爭執。雙方爭論的核心是忠與孝的問題,特別是孝道。在中國歷史上,儒佛之間的爭論,歷時很久,一直綿延近2000年,...
沙門不敬王者論,佛教的一個術語,是中國東晉淨土宗初祖慧遠大師的重要佛教哲學論文。背景介紹 佛教自東朝傳入中國之初,其教義、戒律就與傳統儒家倫理髮生了衝突,因為佛教教義主張眾生平等,對君王皆不行跪拜禮。佛教中的僧侶剃髮、入空門等教規也遭到了儒學的攻擊,指責這些教規違背孝道,悖逆封建綱常。佛教與王權、...
今本《弘明集》共14卷,約14萬字,收錄了自東漢至南朝齊、梁時代五百年間教內外人士護法禦侮、弘道明教及其與之相關的論文、書信、詔令、奏表、檄魔等各類文論共185篇,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此一時期佛教的基本教義、傳播狀況以及佛教與儒家、道教等本土思潮的相互關係。《弘明集》涉及佛教教義與中國傳統儒家倫理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