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四聖樹

佛教四聖樹

佛教源於佛祖釋迦牟尼,佛祖的生平可以用四棵樹連線:降生於無憂樹下、得道於菩提樹下、涅槃於桫欏樹下、弟子首次結集於七葉樹下……,這便構成了生生不息生機昂然的聖樹文化。我們可以說:無憂樹就是自尊而出世的象徵,菩提樹就是向善而得道的象徵,桫欏樹就是守信而圓滿的象徵,七葉樹就是尚和而傳承的象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教四聖樹
  • 精神定格:《唯獨四句》
  • 來源:佛祖生平的四棵樹
  • 四樹包括無憂樹菩提樹、桫欏樹、七葉樹
佛教四聖樹
佛教源於佛祖釋迦牟尼,佛祖的生平可以用四棵樹連線:降生於無憂樹下、得道於菩提樹下、涅槃於桫欏樹下、弟子首次結集於七葉樹下……,這便構成了生生不息生機昂然的聖樹文化。我們可以說:無憂樹就是自尊而出世的象徵,菩提樹就是向善而得道的象徵,桫欏樹就是守信而圓滿的象徵,七葉樹就是尚和而傳承的象徵。
佛祖降生時,在無憂樹下說出了一句著名的話:“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道出了“自尊”。著名學者史憲文套用了佛祖句式,寫出了著名的《唯獨四句》,成為聖樹文化的精神定格:
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人前人後,唯善獨存;
雲南雲北,唯信獨樹;
事左事右,唯和獨根。
此詩句創作於2012年春節,是贈送給“聖樹梵城”公園董事長徐雲麗女士的,後應徐雲麗女士的請求,史憲文先生又將此詩改編成了歌詞,使聖樹文化更具有了時代感和生活相:“無憂花開了,她說,也許你並不需要多么強大,只要自尊就好;菩提葉綠了,她說,也許你並不需要多么偉大,只要向善就好;桫欏果熟了,她說,也許你並不需要多么廣大,只要自信就好;七葉樹高了,她說,也許你並不需要多么遠大,只要和氣就好。”
史憲文說:“無憂樹就是自尊樹,生來自尊自無憂;菩提樹就是向善樹,懷有善心菩提酬;桫欏樹就是守信樹,信滿桫欏永不朽;七葉樹就是尚和樹,合和美名七葉留。”這就是他後來寫的另一首詩:
生來自尊自無憂,
懷有善心菩提酬。
信滿桫欏永不朽,
合和美名七葉留。
根據史憲文這首詩的寓意,聖樹梵城公園將聖樹的旅遊功能設定為:生子守無憂,菩提助成就,送終植桫欏,祭祖七葉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