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單體造像藝術

佛教單體造像藝術,有狹、廣二義。狹義相對石窟寺院造像而言,指古代地面寺院或民間供養的通常可以移動的佛教石刻造像,包括圓雕造像、背屏式造像、造像碑、造像塔等形式。廣義指以個體形式流傳下來的各種質地佛教造像,包括石刻、夾紵、泥塑、木雕、金屬鑄造等種類,金銅造像和石刻造像是兩種主要遺存。在中國,肇始於漢末三國,東晉十六國獲得初步發展,南北朝到隋大發展,唐代更加繁榮,宋元明清在衰落中延續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教單體造像藝術
  • 釋義:古代地面寺院或民間供養的通常可以移動的佛教石刻造像
金銅造像,石刻造像,

金銅造像

青銅鎏金是中國最早出現並流行的佛教造像種類,《三國志》卷四十九與《洛陽伽藍記》卷一分別記述了漢末、西晉金銅造像。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藏後趙建武四年(338)像則是現存紀年最早的金銅佛像。有大中型和小型兩種,前者主要陳設於寺廟,後者多在家中供養,現存的絕大多數屬於後者。
兩晉南北朝隋唐是金銅佛像的主要發展時期,又分為三個階段。西晉至南北朝早期為第一階段,出土和傳世的作品主要見於河北、陝西、甘肅等北方地區,南方尚未發現早於南朝初期的作品。金銅佛像是這一階段最重要的造像種類,主要有結跏趺坐禪定佛像、結跏趺坐施無畏印佛像、彌勒菩薩立像,其中以結跏趺坐禪定佛像數量居多,三種造像都可以在犍陀羅雕刻中找到祖形。如傳出土石家莊的焰肩禪定佛像尚保留著濃厚的異域特徵,與阿富汗迦畢試盛行一時的焰肩佛像應有淵源。日本東京永青文庫藏宋元嘉十四年(437)韓謙造像,則呈現出南朝秀麗圓潤的風貌。北魏中晚期至隋為第二階段,作品主要分布在河北中南部以及鄰近的山東北部和山西,陝西、寧夏與河南也有少量分布,造像完全民族化。
興起了釋迦多寶佛並坐像、新造型的結跏趺坐施無畏印釋迦佛像、蓮花手觀世音菩薩像,三種造像與法華經思想密切關聯,並受到平城(今山西大同)佛教美術影響。北魏晚期及以降,觀世音菩薩立像盛行,反映了人們企圖解除現實苦難的心愿。唐為第三階段,關中是發展的中心地區,軀體形態表現取得重要成就,尤其是菩薩像採用三屈法造型,體態豐盈秀美,婀娜多姿。

石刻造像

石質雕刻為南北朝隋唐主流的佛教造型形式。南北朝前期出現,南北朝後期至隋高度發展,初唐前段出現間歇,初唐後段至盛唐前段再次繁榮,爾後漸趨衰落。在佛像造型上,北魏早中期與南朝宋齊時期,一般著通肩袈裟或右肩半披袈裟,由於較多保留河西走廊或西域的傳統,立體感較顯著。北魏晚期與東西魏以及南朝梁代,多著褒衣博帶雙領下垂式袈裟,軀體多被厚重的袈裟覆蓋,但梁代的菩薩像與力士像出現重視軀體形態表現的傾向。北齊、北周與隋,中原東部兼受印度笈多以及南朝藝術影響,軀體形態表現逐漸重要,中原西部地區人物造型多呈現塊狀,發展相對緩慢。
初唐後段與盛唐前段,佛像在南北朝與隋的基礎上,再次受到印度因素衝擊,體質特徵表現被放在首要位置,佛像立體感顯著,菩薩像普遍採用三屈法雕刻,達到中國佛教造型藝術的頂峰。下述四批出土品大體反映了中國佛教單體石刻造像的發展情況。第一批出土於四川成都萬佛寺遺址,清末以來出土百餘尊,其中紀年造像十數尊。多屬南朝梁代遺物,亦有南朝宋代遺物,北周和唐各占小部分,包含背屏式造像、圓雕造像和造像碑三種。多用當地出產的泛紅色沙石雕刻,氣氛熱烈,藝術風貌獨特。
尤其是梁代造像,刀法圓熟,軀體形態清楚,對中原北方造像有重大影響。萬佛寺造像碑中還保存了最早的經變雕刻以及頗富南朝特色的佛傳故事圖像。第二批1996年出土于山東青州隆興寺遺址,約200尊,多為北魏末期至隋代遺物。集中反映了青州風格的面貌,背屏式造像與圓雕造像是兩種基本形式。北魏末至北齊初流行一佛二菩薩(或二弟子)三尊背屏式造像,背光多由弦紋帶、纏枝蓮花、火焰紋、飛天組成,通常主尊台座兩側各雕一龍,且每龍銜一束蓮花,二脅侍菩薩(或二弟子)各自立在蓮花中的蓮蓬上,有的造像還在背屏頂部中央刻一龍口銜蓮花。
龍、蓮花以及背光圖樣構成青州風格的顯著特徵。北齊至隋主要流行圓雕造像,部分作品明顯受印度笈多藝術影響,袈裟輕薄透體,著力於軀體形態的表現。多用當地出產的青石雕刻,質感細膩光潔,佛菩薩像往往表情愉悅。第三批1953、1954年出土於河北曲陽修德寺遺址,總數近千,其中紀年佛像超過300尊,是中國出土數量最大、紀年佛像最多的一批佛教單體造像。
從北魏晚期延續到盛唐,東魏後期至隋作品居多。用曲陽出產的白石雕刻,質地精純,晶瑩如玉,造像呈現出光潔圓潤的特殊藝術效果。曲陽白石佛像在東魏後期影響到河北中南部與山東西北部,形成一個造像系統。半跏思維菩薩像與雙身像發達是其重要特徵,觀世音菩薩像超過半數又反映了該系統的庶民色彩。
第四批1957、1959年出土于山西沁縣南涅水遺址,共400餘尊,絕大多數為造像塔,是中國出土數量最多並成系列的一批造像塔。時代從北魏末延續到北齊末,多作近梯形四稜台狀,較大者底邊長約70厘米、高約85厘米,較小者底邊長約25厘米、高約25厘米,原按大小向上多層疊累而成,全部合60座左右。多層組合式方塔曾於5世紀末6世紀初出現在隴東、關中,隴東可能是其發源地。南涅水造像塔用細膩的黃褐色沙石作材料,人物雕刻比較具體,但沙石易風化,部分物象已變得模糊。北宋以後,佛教單體造像發展日趨民俗化,與禪宗關聯的羅漢造像取得突出成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