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石灣區志

佛山市石灣區志是佛山市的日誌,2002年,廣東省政府下文,對全省第二屆新方誌編修工作進行了部署。新設立的禪城區負責編修《佛山市石灣區志(1984~2002)》和《佛山市城區志(1984~2002)》。2003年12月,禪城區成立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2004年3月,調任陳曉平為地方志辦公室主任,著手籌備啟動地方志編纂的各項工作。5月,調入梁健鷹(2005年1月任地方志辦公室副主任)和聘用柯森、簡先茂2名編輯人員,加強志書編纂工作的組織實施力量。5月底,召開全區修志工作動員大會,同時下發兩部志書的編寫篇目,明確各單位所要負責的內容。會後,參與修志的區屬單位和各鎮、街成立修志機構和落實修志人員。7月,舉辦全區修志人員(共67個單位169人,不含市直單位)培訓班,修志工作在全區全面展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佛山市石灣區志
  • 外文名:SAN shek wan district, foshan city
  • 時間:2002年
  • 實質:廣東省政府下文
簡介,詳情,

簡介

2005年6月,隨著各單位志稿的陸續上交,區方誌辦再聘請陸秉仁、李振安、劉新生等3人與原有的4人組成志書編輯部,開始對《佛山市石灣區志(1984~2002)》和《佛山市城區志(1984~2002)》初稿的編纂。另外,我辦還請了潘國榮、萬漢彬、姚英晃分別對志書的經濟、勞動和社會保障、科技等篇章作了重點的審閱。2007年後,根據工作需要,雷俊、張群群、陳碧麗也先後加入編輯部,從事志書的版面編排、內容修改和校對等工作。
2008年初,《佛山市石灣區志(1984~2002)》進入總纂,區方誌辦聘任徐恆堂負責總纂。同年,簡先茂、李振安、陸秉仁、劉新生、柯森等先後結束編輯工作,離開編輯部。2010年7月,《佛山市石灣區志(1984~2002)》完成初稿,送市方誌辦評議。9月中旬,市方誌辦召開《佛山市石灣區志(1984~2002)》(稿)評議會,組織10多名專家學者對志書進行評議。根據評議意見,區方誌辦在充分研究和核查的基礎上,用3個月時間,對提出意見的志稿進行了修改、調整、補充和完善。12月,經過評議修改後的《佛山市石灣區志(1984~2002)》(稿),交禪城區志書審查領導小組審查。2011年1月底通過區級初審,2011年2月底,送市地方志辦公室複審。4月下旬,市方誌辦召開《佛山市石灣區志(1984~2002)》(稿)複審會,通過志書的複審。2012年1月17日通過佛山市地方志書審查驗收領導小組終審。全志共分24篇,90章,419節,彩色照片161張,黑白照片90張,145萬字。

詳情

為了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新方誌的特點,突出經濟建設在新時期的重要作用,我們在編修《佛山市石灣區志(1984~2002)》時,除了設工業、農業、商業貿易等篇目記述石灣的經濟建設情況外,還設了經濟綜述一篇;在鎮、街篇中,選擇了專業鎮、國家星火技術密集區作為專題,附錄在相關鎮、街分志後面。為了突出石灣陶瓷工業的特點,顯示陶瓷工業在石灣經濟中舉足輕重的作用,將石灣陶瓷在工業篇中單獨設章。在評審時,有的評審人員提出刪去藝術人物選介和民俗時限上溯內容,我們經過慎重考慮和研究,認為民俗有其延續性,有其歷史根源。確保資料完整性,提高志書的存史價值,是志書編寫的首要條件。志書中的藝術人物選介,是突出石灣文化的重要體現,也是志書以事系人的延續。這兩項內容,我們認為應該保留,故未作刪除。
另外,由於市、區管理體制上的原因,職能屬市管理的行業或部門,如城建、規劃、公用事業(公共運輸、供水、供電、供氣)、環保、郵政、通信、金融、證券、保險、氣象、水文等,因沒有詳細資訊,無法詳細記述(個別行業沒有記述)。
《佛山市石灣區志(1984~2002)》的編纂,自始至終是在中共禪城區委、區政府領導下進行的。在編修過程中,得到市方誌辦的指導和兄弟區修志同行提供的經驗和幫助,得到區屬各修志單位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和關心,駱毓林、楊耀桐等提供了珍貴的照片。在《佛山市石灣區志(1984~2002)》出版之際,一併致以由衷的謝意。
編纂《佛山市石灣區志(1984~2002)》是一項嶄新的文化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情況複雜,任務艱巨。由於個別內容的資料遺失較多,蒐集和考證資料難度大,編纂人員雖盡了努力,但因人力和水平有限,疏漏錯誤和不當之處在所難免,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