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錦柱,男,48歲,瑤族,中共黨員,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林業局水口瞭望台瞭望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錦柱
- 國籍:中國
- 民族:瑤族
- 出生地: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
- 主要成就:全國勞動模範稱號
- 性別:男
-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榮譽,事跡,堅守,
榮譽
先後被國家林業局評為優秀鄉村護林員;被中華全國總工會授予五一勞動獎章;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勞動模範稱號。2012年當選中共十八大代表。
2019年5月,榮獲關注森林活動20周年突出貢獻個人。
事跡
站在海拔1400多米的湖南省江華瑤族自治縣尖子嶺森林瞭望台上,每隔一小時,用高倍望遠鏡環顧浩瀚的林海,觀察50萬畝林區內是否有異常用火——這,就是高山瞭望員余錦柱每天的工作。
29年前的一個晚上,當了一輩子瞭望員、已經年邁眼花的父親,把瞭望台交到了余錦柱的手上。那一年,他年僅18歲。
大瑤山里,人跡罕至,芭茅叢生,毒蛇出沒無常。為全面掌握管護區的情況,余錦柱利用雨天不易發生山火的日子,先後翻過70多道山樑,穿過3000多條峽谷。
尖子嶺與粵北接壤,常有雷電裹挾著暴雨呼嘯而來。29年中,余錦柱已經記不清多少次遭受雷電的襲擊,自己曾4次被雷電擊倒,只有瞭望台外牆上那觸目皆是的凹坑,記錄著他一次次與死神擦身而過的驚險。
一到森林防火戒嚴期,余錦柱就必須24小時堅守瞭望台,往往一守就是好幾個月不能下山,生活用品和飲用水,全靠妻子十天半個月送一次。為此,余錦柱常常“洗不起澡”,就連喝水,也只能像喝酒似的,小口小口地抿。
由於工作的特殊性,29個年頭裡,余錦柱有21個春節是在瞭望台度過的。余錦柱結合自己的觀察實踐和父親過去的言傳身教,摸索出了識別煙火性質的“二十四字訣”:觀兩面,察濃淡,分季節,析晴雨,測遠近,觀動靜,別粗細,區緩急。運用這一口訣,29年來,他準確報告火警284次,為國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000餘萬元,創造了管護區內無一次森林火災的成績。
“眼睛望得多遠,事業的天地就有多寬,肩上的責任就有多大!”尖子嶺60多平方公里莽莽林海,傾注了余錦柱的心血,更演繹著他對事業的真誠和執著的追求。
堅守
1978年,年僅19歲的余錦柱從父親余德明——一個堅守深山近30年、創造了23年火警報告無差錯紀錄的全國林業勞模手中接過了“林海哨兵”的光榮職責,開始在海拔1400多米的尖子嶺瞭望台工作,一乾就是34年。
尖子嶺瞭望台位於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瑤族自治縣萌渚嶺群山之巔,距離最近的村鎮也有10多公里的路程。
這裡,水貴於油。生活用水要到近10公里以外的山溝背,日常飲用水都不能完全保障,洗澡更是一種奢望。
這裡,雷電常常光臨。震耳的雷聲、耀眼的閃電圍著瞭望台打轉,房子曾被擊毀一角,余錦柱也曾4次被雷電擊倒,與死神有過多次親密接觸。
這裡,毒蛇出沒。有好幾次,毒蛇竄到余錦柱的床上,與他“人蛇共眠”。曾有十多次,余錦柱被毒蛇咬傷,幸好懂得蛇傷治療,才得以度過劫難。
這裡,交通不便。10多公里的“羊腸”山路,生產生活物資只能靠手提肩扛,通訊也只能靠對講機聯絡,曾有6次對講機出了問題,在發生火警時,余錦柱在陡峭不平的山路上跑步前往10多公里外的水口鎮報火警,每每被摔得遍體鱗傷。
一架高倍望遠鏡,一對水桶,一口吊鍋,一台小型發電機和一台收音機,是余錦柱在尖子嶺瞭望台的全部家當。34年裡,余錦柱沒能看到兩個孩子的出生,沒能替老父親送終,卻準確報告火警近300次,為國家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000多萬元,創造了管護區內無一次森林火災的成績。(焦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