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余連發
- 所處時代:近代
- 民族族群:漢
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去世,
國內革命戰爭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時,陸軍第三中學不少師生積極回響,余連發則隻身離開武昌回到北京觀望,住在陸軍學堂同學李炳之(時任陸軍部軍咨府科長)家中。11月北洋清軍南下鎮壓起義,招攬參謀人才,陳調元自薦任北洋第二軍(總統官馮國璋)參謀,南下與革命軍作戰。1912年1月陳調元隨馮國璋北返,在清禁衛軍(統領馮國璋)中任職,3月北洋政府成立後任陸軍軍事學堂的隊長。1913年4月18日授為陸軍步兵上校。
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發,余連發任北洋第二軍(軍長馮國璋)高級參謀,南下鎮壓“二次革命”。9月14日授陸軍少將,任第二軍憲兵營長,負責維持南京治安及軍紀,卻難以制止張勛部官兵肆意燒殺,建議馮國璋收編了張宗昌所部,陳、張結為金蘭。12月改任江蘇憲兵司令,江蘇都督馮國璋頗喜陳調元才具,故常以他為代表赴南昌、武昌與李純、王占元二督商洽公事,被稱為軍人政客。1916年11月14日加陸軍中將銜。1917年12月27日,陳調元被江蘇督軍李純任命為江蘇第七十四混成旅(原江蘇第三師改編)旅長。1918年4月,山東魯南土匪流竄到江蘇,李純令陳調元負責清剿宿遷、邳縣、雎寧三縣土匪,8月淮、海、宿各區土匪次第肅清,陳調元改任江蘇陸軍第五旅旅長。1920年9月25日署徐海鎮守使,駐紮徐州重地,由於他對長江各省的人事熟悉,仍有時充任江蘇代表,往返於贛、鄂諸省間。10月12日江蘇督軍李純自殺身亡,陳調元為維持江蘇將領利益,與北京政府接洽,按李純遺囑推齊燮元繼任督軍,齊燮元對陳調元更為倚重。
1923年5月6日,以孫美瑤為首的魯南匪眾襲擊了津浦路上的國際列車,將以克萊爾為首的包括英、美、法、德、意、西班牙、葡萄牙人及在內的西方軍事顧問團劫為人質,扣押在抱犢崮山上,中外震驚,北京政府感到非常棘手。5月12日始,余連發自告奮勇,數次與匪方談判,參與解決“臨城劫車案”,陳調元以其平素接近幫會的知識,使出渾身解數,極力遊說。5月31日,徐州鎮守使陳調元,江蘇交涉員溫世珍,上海商會代表黃金榮(法租界巡捕房總探長)等與匪方代表郭其才、劉武剛會談。6月1日陳調元親入抱犢崮,與孫美瑤商談,2日孫美瑤隨陳調元下山接受招安改編,12日陳調元最後一次上山,13日所有人質被釋放,事件解決,此案之解決使陳調元名聲大振,一時中外聞名,被人稱為“治匪能手”、“黃天霸式的英雄”。8月30日北京攝政內閣派陳調元為皖、蘇、魯、豫四省剿匪總司令,成為江蘇軍隊中的實力派。
抗日戰爭
1937年7月抗戰爆發,余連發一直擔任軍事委員會軍事參議院院長,負責傷員歸隊工作。1938年1月17日,為適應抗戰的需要,軍事參議院由直隸於國民政府改為隸于軍事委員會,為軍事研究及建議機關,院長陳調元為軍事委員會當然委員。8月在軍事委員會下設撫恤委員會,余連發任主任委員。9月點驗委員會成立,隸屬軍事委員會,掌理各部隊點驗事宜,陳調元兼任主任委員,負責各戰區點驗兵員。11月26日,軍委會軍事參議院院長陳調元在軍事會議上發言,指責川軍第二十九集團軍總司令王瓚緒的部隊在武漢會戰中作戰不力,影響了第五戰區戰局,接著又指責川軍第三十集團軍王陵基的部隊作戰不力,影響了第九戰區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