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玠籍貫考辨,作者:余炳松。
余玠籍貫考辨作者:余炳松
關於余玠(1198年-1253年)的世系源流和出生籍貫問題,浙、贛、鄂三省有三種不同的說法。據清乾隆《浙江通志》引明弘治《開化縣誌》說,余玠先祖於宋高宗南遷時“渡江後,住開化縣之金水鄉”,也就是現在的芳林鄉溪西村芳塢自然村。清雍正《江西通志》及《長茅余氏宗譜》則說余玠是江西“分寧(修水)人,僑寓蘄州”,至今修水八賢祠供奉有餘玠神主牌位;而湖北蘄州的《余氏譜牒》和相關資料則說余玠“自稱”為“蘄春人”,是“由曲江而杭州,經分寧而廣濟”,由此“推斷出他的出生地當是州城的連城街上”,而後“輾轉投靠白兔山莊”,“因此,定蘄州廣濟為其籍貫,是不因余玠‘自己的’意願而改變的事實”。真是眾說紛紜,越說越玄乎。不同說法出現的客觀原因,當是因為宋元之際改朝換代,戰亂頻仍,余氏和其他百姓一樣,處於戰亂徙流之中,相互投奔,居無定所。而考察其直接原因,則是因為在宋神宗時余元諒的第四代孫、德惠長者余仁合的長子余忠臣“以趙公薦,僉判蘄州,遂居任所”,而且宗支瓜瓞綿延,子孫興旺發達。從血統上來講,忠臣公亦確實是余玠之八世叔祖,按遺傳基因而言,原本就是一脈相傳的。 再說余玠的伯高祖余公正亦於宋高宗紹興年間(1131年-1162年)在湖北黃州出任過多年的通判,官聲顯赫,難免有眷屬或子孫滯留那裡形成支派。南宋嘉定元年(1208年),兵荒馬亂,余玠離鄉背井舉家前往投親靠友,最後在余氏聚居的蘄州鄉下安家落戶。出山從戎後,南征北戰,官跡又多在那一帶,人緣和口碑都很不錯,死後的墳墓也離那裡不遠。這就給人一種錯覺,好像他和余忠臣本來就是土生土長、就地為官的蘄州人。後來當地余氏拼湊起來會修宗譜時,敘忠臣孝子、列長幼尊卑缺乏原始依據,又不甘心承認自己是低人一等的“小後”(修譜無譜頭、找不到祖宗的人),只得攀龍附鳳冒認宗親,硬是從關係不甚密切的旁宗側支或毫無瓜葛的附近余氏族譜上找出個“莫須有”的祖宗出來,一廂情願地往自己所謂的正統上歸納靠攏。死後多年的余玠也就在這種情況下身不由己地被拉進去與隔河千里的“八世祖余靖”譜為同宗的。既然余玠本人莫名其妙地在湖北“歸宗”入籍了,而作為他在浙江的真正列祖列宗也只好無可奈何地暫且靠邊站,騰出位置由身份更高的人來冒名頂替了。從那時以後,蘄州方面的余氏子孫就把一代名將余玠作為自己的老祖宗“名正言順”地供奉起來。 為正本清源,歸還余玠血統真貌,在下以二十三代宗孫的血緣情結與歷史責任感,憑藉還算硬朗的古稀之軀,花了十多年時間內查外調,先後自費走訪了浙江、江西、湖北、四川等省的相關地區和單位,查資料,聽傳說,順藤摸瓜,不厭其煩地尋找余玠生前死後的蛛絲馬跡,著重查閱了從清朝順治丁酉年(1657年)以來散處各地的青嶂《芳山余氏宗譜》,發現這些譜牒的所有世系裡都明白無誤地一致承認余玠是開化縣青嶂余氏始祖、翰林承旨余元諒的第十三世嫡系裔孫,出生地是離青嶂五里多路的芳山村,隸屬於下邳郡蘿蔓世家。先祖余大康早在唐天寶十四年(755年)就渡江南下進住睦州遂邑蘿蔓塘,後晉天福二年(937年)余元諒致仕後攜子余旺自遂安外坦社遷居開化青嶂,北宋天聖八年(1030年)余查(左金旁)落戶芳山,南宋慶元戊午年(1198年)余旦義的原配夫人鞏氏生下長子余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