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鑫。漢族。武漢市江夏區人。2002年被評為“武漢市知名中醫”現為武漢市中醫藥學會理事,武漢地區風濕累專業委員會委員,武漢老年大學教室兼職老師,江夏區中醫醫院名譽院長。善用中醫切脈施治,靈活治療各種疑難雜症,肝膽脾胃,風濕腰頸椎,泌尿結石,皮膚病,以及各類婦科炎症。在當地享譽一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余永鑫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武漢
人物簡介,辨證治療,
百科名片
姓名: | 余永鑫 | 出生日: | 1950.07 |
現籍: | 武漢市江夏區 | 代表作: | 杏林論集醫事錄 |
單位: | 江夏區中醫醫院 | 職業: | 醫生 老師 院長 |
科室: | 疑難雜症專科 | QQ: | 451915748 |
人物簡介
余永鑫,1950年7月出生於江夏區南八鄉湖泗。自幼父母雙亡淪為孤兒,12歲那年便輟學了。為了謀生,他隨一名走鄉郎中當學徒。1973年鹹寧地區衛生學校來江夏招生,余永鑫憑著自己的努力和組織推薦,考核錄取為鹹寧衛生學校中醫專業一名工農兵學員,1975年畢業分到區衛生局任醫政科幹事,1980年後分別調入江夏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醫院從事臨床工作,期間擔任過科主任、副院長、工會主席等職。1994年被破格晉升為副主任醫師。1991年榮獲武漢市人民政府授予“第八屆勞動模範”稱號;2000年又被評為“享受市政府專家津貼”專家;2002年被評為“武漢市知名中醫”;20003年被市人事局、衛生局確定為“武漢市名老中醫專家傳承導師” ;2004年後分別被評為“區管專業拔尖人才”、“江夏區十大名醫”、江夏區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工作者及衛生系統先進學習標兵;2006年被武漢市衛生局授予“武漢地區人民滿意的好醫生”等多項殊榮,享受專家級待遇。在全國、省、市級醫學刊物發表了有科學價值論文二十餘篇,參入主編《老年衛生保健》一書,部分論文獲二、三等獎。現為武漢市中醫藥學會理事,武漢地區風濕累專業委員會委員,武漢老年大學教授兼職老師,江夏區中醫醫院名譽院長。杏林楷模在跨入人生的第63個年頭,余永鑫院長已在衛生這塊聖潔的殿堂辛勤奮鬥了50個春秋。這位區中醫院副院長的履歷表上,清楚地記載一串串驕人的業績。他視患者如親人,不論是大人小孩,幹部民眾、生人熟人,他都認真對待親切有加,他常說:“有了良好的醫德,還需要有精湛的醫術,才能徹底解除患者的痛苦”。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他還潛心鑽研我國博大精深的傳統中醫精華和當代西醫科學技術對於《內經》、《傷寒論》、《醫林改錯》、《本草綱目》並結合臨床實踐,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突破。對於風濕病的中醫治療與研究有獨到之處,先後在中央、省、市級專業刊物發表學術論人及其它文章16篇,以下的目錄令人刮目:《血寧湯治療血症34例臨床觀察》、《92例痹症的中醫治療》、《歸脾湯加減在婦科病中的臨床運用》、《氣血理論初探》、《偏頭痛辨治與體會》、《中藥治療急性睪丸炎49例小結》、《健脾益氣治療小兒急性腎炎80例》、《益氣化瘀湯治療梅核氣50例》、《淺談治痹與用藥體會》以列入國家級科研成果。
臨床資料
辨證治療
風濕骨病類
一、風寒濕痹:
1、凡疼痛以腰脊部或以膝關節下為主,或者活動受限,舌脈無熱者。(包括拍片證實腰椎肥大、腰椎裂等)偏於風寒濕三氣痹著於筋骨,時久肝腎兩虧者,基本採用獨活寄生湯減。
獨活 12ɡ | 防風 12ɡ | 寄生 12ɡ | 秦艽 12ɡ |
當歸 15ɡ | 白芍 15ɡ | 桂枝 12ɡ | 杜仲 12ɡ |
狗脊 12ɡ | 枸杞 12ɡ | 牛夕 12ɡ | 甘草 10ɡ |
2、 肢體關節疼痛以遊走不定為主,或兼有表征,苔白、脈多數浮著等偏於風勝的,以祛風為主,兼有祛風除濕為輔。基本上以烏頭湯化裁。基本方(自擬方)如下
防風 15ɡ | 獨活 12ɡ | 尋骨風 15ɡ | 海風藤 12ɡ |
當歸 15ɡ | 白芍 15ɡ | 川芎 9ɡ | 雲苓 15ɡ |
秦艽 12ɡ | 烏梢蛇 12ɡ | 赤芍 12ɡ | 桂枝 12ɡ |
3、肢體關節以劇烈疼痛為主,痛處不移,自覺關節發涼,得熱痛減,遇寒加重,苔白,脈弦緊或沉遲者等偏於寒勝者,以溫經散寒止痛為主,兼以祛風除濕為輔。基本上以烏頭湯化裁。
川烏 10ɡ | 草烏 10ɡ | 黃芪 15ɡ | 甘草 10ɡ |
桂枝 12ɡ | 當歸 15ɡ | 靈仙 12ɡ | 防風 12ɡ |
枸杞 12ɡ | 雞血藤 20ɡ | 海風藤 15ɡ | 乳香 10ɡ |
沒藥 10ɡ | 秦艽 12ɡ |
4、肢體關節疼痛者,肌膚麻木不仁、手足笨重,尤以下肢為甚,或兼有浮腫、倦怠等證,苔白膩,脈緩者等偏於濕勝的,治以祛風利濕為主,兼以散寒為輔。基本方(自擬方)如下
薏米 30ɡ | 木瓜 15ɡ | 黃芪 15ɡ | 蒼朮 15ɡ |
白朮 15ɡ | 土苓 30ɡ | 防風 12ɡ | 枸杞 15ɡ |
桂枝 12ɡ | 靈仙 12ɡ | 當歸 12ɡ | 前仁 15ɡ |
5、肢體關節酸痛偏於身體的某一側或伴有易出汗、惡風等營衛具虛的症候,治以調和營衛,固表止汗為主,基本以黃芪桂枝五物湯和玉屏風散加減。基本方如下
黃芪 15ɡ | 桂枝 10ɡ | 白芍 15ɡ | 白朮 15ɡ |
防風 12ɡ | 甘草 10ɡ | 生薑 3片 | 大棗 3枚 |
木瓜 15ɡ | 秦艽 10ɡ | 當歸 12ɡ | 桑枝 15ɡ |
二、風濕熱痹:
1、肢體關節疼痛、痹處有灼熱感,或明顯的兼見紅腫、得冷則舒、關節活動受限,多伴有口渴、煩悶不安;或發熱等全身症狀,苔黃,脈滑數的風濕熱痹,治以清熱利濕為主,佐以疏風通絡為輔,方用白虎加桂枝湯加減。基本方如下
石膏 30ɡ | 知母 12ɡ | 甘草 12ɡ | 桑枝 30ɡ |
白芍 30ɡ | 土茯苓 30ɡ | 忍冬藤 30ɡ | 桂枝 9ɡ |
靈仙 12ɡ | 枸杞 10ɡ | 蒼朮 12ɡ | 防風 12ɡ |
海風藤 15ɡ |
2、熱痹兼見腳膝紅腫而見小便短赤,苔黃膩,脈濡數著等濕熱下注的,可用二妙散加減。(自擬方)如下
黃柏 12ɡ | 蒼朮 12ɡ | 土苓 20ɡ | 蓽草 12ɡ |
防杞 12ɡ | 牛夕 12ɡ | 木瓜 15ɡ | 薏米 30ɡ |
桑枝 20ɡ | 蠶沙 12ɡ | 佩蘭 12ɡ | 車前子 15ɡ |
三、個人體會:
臨床觀察,單純從舌、脈、疼痛的部分分辨風寒濕痹和風濕熱痹是不夠全面的,必須結合全身症狀來辯證,我們以側重於女性及老年身上,因女性以血為本,其月經、胎育、產後、哺乳都是以血為用,顯然機體易處於血分相對於不足,氣分有餘的狀態,如果治療本證時,不側重於養血,氣更有餘;老年人往往是處於“形體皆極”、“筋骨解懈”的身體狀態。說明肝腎逐漸衰退,精血不能供養經脈,導致筋脈伸屈不利。因此根據上述婦女及老年生理病理特點,在治療上偏重於養血滋陰,養血為主,通絡為次。效果不顯著時,我們配合針灸、火罐、推拿、熱敷等綜合治療措施,使氣血流暢,要比單純的藥物治療效果好。以上針對於風濕、類風濕、關節炎、腰椎骨病,資料純屬個人見解,緊提供參考。請在醫生指導下服藥。 四、主要參考資料:1、《黃帝內經素問譯釋》南京中醫學院內經教研組主編1981年10月第二版。2、《內科學》上海中醫學院主編1979年11月出版。3、《內科學》上海中醫學院主編1979年12月出版。4、《中醫婦科學》成都中醫學院婦科教研組編1969年12月出版。5、《實用內科學》上海第一醫學院主編1977年10月出版。6、《診斷學基礎》山東醫學院主編。
淺述歸脾湯加減在婦科中的臨床運用
歸脾湯源於宋代嚴用和《濟生方》,它以參、木、芪、草、茯神、當歸、棗仁、遠志、龍眼、木香、姜、棗十二味組成。主治心脾兩虛,氣血不足而導致的頭暈心慌。食少倦怠以及婦人崩漏經帶諸證。總觀其方式為心脾兩虛,氣血兩虧而設,以健脾養心,益氣補血為宗旨。加減運用於婦科多種疾病。參、木、芪、草、補脾益氣為主,使脾健則氣血為主,氣能統血,故為主藥;茯神、當歸、棗仁、遠志、龍眼、養血安神為輔;木香使補而不漏,姜、棗調和營衛。
一、月經過多
診見:神疲乏力,頭暈心慌,食欲不振,面色光白,舌淡少苔,脈細弱。屬中氣不足,沖任不固,治擬補氣固沖攝血,予歸脾湯化裁。來潮八九天不乾淨,周期時常提前多天,量多,色淡,質稀。 處方(自擬):黨參、黃芪各18克、白朮、茯神、牡蠣各15克,炙草、遠志、棗仁各10克,廣香、當歸各6克,龍眼12克,大棗五個。服藥五劑血止,上方繼續五劑,諸證均減。為鞏固療效,予以歸脾丸善後,近半載經來正常。
二、崩漏
診見:周身睏倦,少氣懶言,食少不眠,心煩,小腹隱痛,舌質略紅,苔少,脈細微。證屬脾不統血,兼瘀化熱,治宜健脾益氣,清熱化瘀。來經血時如小便順腿而流,時而淋漓點滴不絕,色紅,有塊。 處方(自擬):黨參18克,白朮、黃芪、遠志、生地、蒲黃炭、棗仁、茯神各12克,當歸、廣香各6克,龍眼、甘草各10克,茜草12克。五劑後血時止,活動稍甚仍有出血,繼予上方在服五劑,血已止,效不變方,連服十劑,‘崩漏之病,本乎一證。’二者歸納不外乎脾虛、腎虛、血熱、血淤所致。兼瘀化熱之虛中實證,故以本方補氣統血,酌加生地、蒲黃炭、茜草清熱化瘀,虛實兵治,取效甚佳。
三、帶下病
診見:形體睏倦,腹脹納少,面色萎黃,下肢微腫,大便時稀,舌淡,苔白膩,脈沉細。此因脾虛不運,濕濁下注,法宜健脾祛濕止帶。白帶多,淋漓不盡,終日不止,色白如涕,尤以勞累後加重。 處方(自擬):黨參、黃芪、茯苓、煅龍牡各24克,白朮18克,山藥、薏仁米各30克,前仁15克,陳皮12克,當歸9克,遠志10克,廣香9克,甘草6克,五劑。藥後白帶減少,食納略增,藥切病機,仍按上方續進十劑,白帶已愈。白帶因於濕,治病必分健脾,故予本方雲龍眼、大之類,外加薏苡仁、山藥、車前仁、煅龍牡之品以健脾祛濕止帶而病獲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