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明(開國少將)

餘明(開國少將)

餘明(1914—1990),原名余嗣明,安徽省金寨縣桃嶺鄉四沖人(原河南省固始縣金家寨保人)。一九三三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光山縣便衣隊政治指導員,游擊師手槍隊政治指導員、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在立夏節起義、反敵劃區“清剿”鬥爭、淮海戰役中都有都有戰績,並稱為開國少將 。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90年去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餘明
  • 別名:原名余嗣明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出生地:安徽省金寨縣桃嶺鄉四沖人(原河南省固始縣金家寨保人)
  • 出生日期:1914年
  • 逝世日期:1990年
  • 職業:軍人
  • 信仰:共產主義
  • 主要成就:榮獲三級八一勳章
    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勳章
    榮獲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7月榮獲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 軍銜:少將
生平經歷,主要功績,個人榮譽,

生平經歷

一九二九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一九三二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一九三三年由團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二十五軍特務隊隊員,光山縣便衣隊政治指導員,鄂東北三路游擊師手槍隊政治指導員,鄂東北獨立團手槍隊政治指導員。堅持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任新四軍第四支隊九團連政治指導員,團總支書記,第七團政治處主任,新四軍第二師四旅十二團政治委員,第六旅十六團政治委員,第七師十九旅五十五團政治委員,旅政治部主任。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野戰軍第七師十九旅政治部主任,華東野戰軍第七縱隊二十一師副政治委員、第十三縱隊三十九師政治委員,第三野戰軍三十一軍九十三師政治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政治部主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軍副政治委員。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餘明將軍餘明將軍

主要功績

立夏節起義
1929年5月,他和父親余道金一起參加了立夏節起義,起義勝利後,又一起參加農民赤衛隊。8月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1930年11月參加紅軍,在商城縣獨立團政治處當宣傳員。
反敵劃區“清剿”鬥爭
1932年初,餘明調至皖西北道區蘇維埃政府石印局工作,由於工作勤奮,成績優異,被推選為道區機關代表,出席了鄂豫皖互濟總會代表大會,當選為互濟總會委員。8月,他編入徐海東任師長的紅二十七師,在師部通訊隊當通訊員。10月,紅四方面軍撤離鄂豫皖蘇區後,他隨部編入紅二十七軍七十九師,在兩個月的東線轉戰中,先後參加了趾風河、衙前、官莊大沙河、包畈河等戰鬥,牽制了大量敵人。11月,紅二十七軍轉戰到赤南根據地,在大埠口稍作休整後,又奔赴鄂東北,編入重建的紅二十五軍,餘明編在七十四師交通隊。在反敵劃區“清剿”鬥爭中,參加了郭家河、潘家河、楊泗寨、七里坪等戰鬥。
三年游擊戰爭
1933年6月,餘明調至師特務隊當偵察員,參加了第五次反“圍剿”鬥爭。10月,他由團員轉為中共黨員,不久,調到鄂東北游擊總司令部警衛班任副班長。1934年夏,任光山縣沙河區便衣隊指導員。1935年10月,又調任鄂東北三路游擊師手槍隊指導員。在師領導的指揮下,餘明率手槍隊,積極開展游擊戰爭,以靈活機動的戰術不斷打擊敵人。1937年3月,游擊師改編為鄂東北獨立團,餘明任獨立團手槍隊指導員。在艱苦的三年游擊戰爭中,餘明同廣大指戰員一起,憑著堅定的革命信念和頑強的毅力,不畏艱難 ,不怕犧牲,同數十倍於己之敵周旋於大別山的崇山峻岭,堅持了根據地的鬥爭。
攻打無為
抗日戰爭爆發後,鄂東北獨立團編入新四軍四支隊九團,餘明任九團二營六連指導員,不久擔任九團政治部總支書記。1938年3月8日,四支隊從黃安七里坪揮師東進,挺進皖中。7月,餘明改任四支隊特務營總支書記。此後,餘明又參加了南港和大小關戰鬥,有力地打擊了進犯之敵。在攻打無為縣城的戰鬥中,特務營以勇猛的攻勢,相繼突破東門、南門,攻占縣政府,擊斃反動縣長韋廷傑,並連續消滅縣城附近的6個保全大隊。
攻打廬江
接著又揮師西進,參加攻打廬江縣城的戰鬥,率先從西門突入,激戰數小時全殲守敵,生俘敵警備司令。此戰共殲反動保全團隊2800餘人,繳槍1600餘支。戰後,餘明調任七團四營副營長,不久任七團政治處總支書記,率部先後參加了裕溪鎮、朱龍鎮、謝家集等戰鬥。  1939年6月,四支隊進行整編,餘明升任七團政治處主任。根據江北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四支隊在津浦路西的鳳陽、定遠、全椒一帶展開,開闢了以定遠藕塘為中心的路西遊擊根據地。12月中旬,日偽軍2000餘人分3路向全椒西北的周家崗地區“掃蕩”。 七團奉命在周家崗西南的山地設伏殲敵。21日下午,當日軍千餘人進入七團預伏地域後,餘明與團首長指揮七團迅猛出擊,沖入敵陣,將敵截為數段。
定遠自衛反擊戰
1940年3月上旬,為粉碎國民黨頑軍6000餘人的圍攻,新四軍江北指揮部和四支隊發起定遠自衛反擊戰。餘明與團長秦賢安率七團在界牌集至大橋一線,頑強抗擊,打退了頑軍第十游擊縱隊的進犯。接著又在王子城與兄弟部隊協同作戰,奮戰兩晝夜,擊潰頑軍第一三八師一部,共殲敵2000餘人,其中俘支隊副司令以下官兵1000餘人。下旬,七團指戰員發揚不怕疲勞、連續作戰的頑強戰鬥作風,奔赴路東,參加了半塔集自衛反擊戰,打退了國民黨韓德勤部的猖狂進攻。
古城戰鬥
6月中旬,七團與五支隊在大橋鎮東南的古城一帶,再次擊退頑軍一三八師和第十縱隊的進攻,殲敵1000餘人。古城戰鬥後,部隊進行整編,餘明於7月進入江北新四軍幹部學校上乾隊二期學習,並任上乾隊政治指導員。通過9個月的系統學習,他的軍政素質和文化水平都得到顯著提高。
儀征戰鬥
1941年4月,學習結業後,餘明分配到新四軍二師四旅十二團任政委。剛到任,即率部參加了二師發起的儀征戰鬥,連續襲擊了儀征西北的謝家集、金家集等據點,斃傷敵百餘人。17日,日偽軍700餘人分兩路對十二團團部進行報復性襲擊。餘明率團部和二營予敵以猛烈反擊後,跳出包圍圈,誘敵跟進至我軍在金牛山預設的伏擊陣地,將敵包圍。敵憑藉優勢火力拚死反擊,十二團指戰員同仇敵愾,頑強抗擊,激戰5小時,打得敵人精疲力竭,十二團乘勢發起衝鋒,殲敵大部,殘敵落荒而逃。
粉碎日偽軍反覆“掃蕩” 1942年2月,餘明調至二師六旅十六團任政委,率部隨旅主力進入淮南津浦路西地區轉戰。在極其艱難困苦的條件下,全團指戰員不怕犧牲,英勇作戰,粉碎了國民黨頑軍的多次進攻和日偽軍的反覆“掃蕩”,保衛並鞏固了路西抗日根據地。1943年9月,六旅旅長譚希林調任七師師長,十六團也同時劃歸七師建制。餘明率十六團從定遠出發,向皖江地區挺進,沿途邊打邊進,殲滅頑軍400多人。經過10餘天的長途跋涉,突破了日偽頑軍的層層封鎖,勝利到達皖江的巢無地區。11月下旬,餘明率巢湖大隊參加了磨盤山反頑作戰,在一線防禦陣地,連續打退敵人的數次進攻。全線發起反擊後,餘明率全體指戰員奮勇出擊,與敵展開白刃格鬥,一舉將敵擊潰。此戰,共殲頑軍1100餘人,生俘敵支隊長鄭其昌以下400餘人。
打擊皖江地區日偽軍
為粉碎國民黨頑軍的進攻,1944年8月,餘明率部與沿江支隊協同配合,在巢湖邊的周家大山,重創桂頑五二八團,殲敵300餘人。1945年2月,桂頑又以5個團的兵力向巢無地區進犯,餘明指揮巢湖大隊在周家大山一線再次與敵展開激戰,苦戰6天,打退了敵人的瘋狂進攻。 6月,餘明調任七師十九旅政治部主任,率部參加了盛家橋、望城崗、運漕、雍家鎮等戰鬥,其中,攻克望城崗、雍家鎮兩據點共殲敵1700餘人,有力地打擊了日偽在皖江地區的有生力量。 抗日戰爭勝利後,餘明等率十九旅隨七師主力北上山東。11月,剛抵達魯南即奉命直插臨城、徐州之間,攻殲臨城至韓城沿線守敵,切斷敵人後方交通。下旬,十九旅協同二師四旅一舉攻占韓莊,並以勇猛的攻勢迫使臨(城)棗(莊)鐵路上的日軍鐵道部隊1500餘人放下武器。12月中旬,十九旅乘勝出擊,又克臨城以南的沙溝鎮,殲偽軍400多人。
魯南自衛反擊戰
1946年1月,七師劃歸山東野戰軍建制。此時,蔣介石乘停戰令生效之機,調集10萬兵力,分3路進攻魯南解放區。為粉碎敵人的進攻,山東野戰軍發起魯南自衛反擊戰。餘明和旅首長指揮十九旅與七師、八師主力在進一步緊縮對臨城包圍圈的同時,以迅猛之勢連續攻克棗莊周圍的大部據點,予敵以重大殺傷。
宿北戰役
為殲滅負隅頑抗的偽軍,山東野戰軍於6月發起討逆戰役。十九旅指戰員懷著保衛解放區的堅強決心,同參戰部隊一起,頑強作戰,奮勇衝殺,激戰2日,連克棗莊、泰安、德州等重鎮,拔除大小據點30餘處,全殲守備偽軍。7月,為粉碎國民黨對蘇皖解放區的進攻,十九旅奉命南下淮北。全旅將士冒著高溫酷暑,兼程疾馳,在朝陽集與兄弟部隊協同配合,激戰三晝夜,殲敵5000餘人。12月,在宿北戰役中,十九旅在漣水地區擔任阻敵援兵的任務,苦戰3日,打退了敵2個師兵力的輪番攻擊,保障了主力部隊取得全殲敵六十九師師部和3個半旅共2萬餘人的重大勝利。1947年1月,十九旅又揮師北進參加魯南戰役。在隴海鐵路上的新安鎮英勇抗擊了援敵七十四師的兇猛進攻,圓滿地完成了阻擊任務,為戰役的全勝發揮了重要作用。
萊蕪戰役
根據中共中央指示,山東野戰軍與華中野戰軍合併組成華東野戰軍,下轄9個縱隊,餘明任七縱二十一師副政委。2月,為粉碎敵人的“魯南會戰”,華野首長集中7個縱隊的優勢兵力發起萊蕪戰役。餘明和師首長奉命率二十一師作為主攻部隊,向萊蕪、顏莊隱蔽開進,於19日與各參戰部隊完成了對萊蕪的戰役包圍,並不斷緊縮包圍圈。23日,被圍之敵李仙洲,將四十六、七十三軍匯合一起,以重兵突擊的手段,全力向北突圍。當突圍之敵完全進入我預設的袋形陣地時,二十一師指戰員與圍殲大軍一起,從四面八方向敵發起猛烈衝擊,以快速的穿插分割戰法迅猛楔入敵之縱深,打得敵人混亂不堪,敵雖調集大批飛機進行瘋狂的轟炸掃射,但未能阻止我軍的進攻。經4小時繳戰,全殲敵李仙洲部2個軍部、7個師共5.6萬餘人,沉重打擊了敵人的猖狂氣焰。
孟良崮戰役
5月,在孟良崮戰役中,二十一師出色地完成了阻擊徐州北援之敵的任務,有力地配合了主戰場取得全殲敵“王牌軍”整編七十四師的勝利。此後,二十一師又參加了南麻萊陽、膠河和兗州等戰役,均取得豐碩戰績。在11月的膠河戰役中,二十一師打得尤為勇猛頑強,與縱隊主力連克諸城膠縣,並在追殲逃敵的過程中,殲敵1萬餘人。
濟南戰役
1948年7月,餘明調任十三縱隊三十九師政委。9月,在濟南戰役中,十三縱隊作為總預備隊於18日奉命加入西集團作戰。20日,西集團向濟南城西的商埠發起猛烈攻擊,餘明指揮三十九師奮勇出擊,戰至22日,攻占商埠,殲敵2萬餘人。為了不給敵以喘息之機,在縱隊首長的統一部署下,22日晚,三十九師與兄弟部隊緊密配合,由城西南永綏門實施強攻,激戰1小時,突破城防,並打退敵人十幾次反撲,攻占外城。接著又冒著敵機的瘋狂轟炸,以凌厲的攻勢,一舉突入內城,與敵展開激烈的巷戰。至24日黃昏,全殲守敵,勝利解放濟南。
淮海戰役
攻克濟南後,華野又於11月發起規模空前的淮海戰役。在戰役第一階段,餘明與師長傅紹甫指揮三十九師與縱隊各部並肩疾馳,兼程南下,於10日在曹八集、大許家一舉包圍並殲滅了黃百韜兵團的先頭部隊第—OO軍四十四師,迎頭堵住了西竄之黃百韜兵團的去路。緊接著與參戰各縱於11日將黃百韜兵團的4個軍包圍於碾莊地區,並連續攻占碾莊外圍大宋莊、賀莊子、小牙莊等數個敵軍據點,為全殲黃百韜兵團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戰役第二階段,三十九師奉命參加對李延年、劉汝明兩兵團的阻擊和追殲,11月25日在靈璧殲守敵1個師後,又於28日參加任橋圍殲戰,殲敵九十九軍和三十九軍。接著,根據華野和中野統一部署,十三縱劃歸中野指揮,與中野一縱、三縱組成西集團參加圍殲黃維兵團作戰。總攻發起後,我軍以步步逼近、穩紮穩打、逐點攻占的戰術,不斷壓縮檔圍圈。餘明率三十九師奮勇作戰,連續攻占駐周莊、小馬莊、馬圍子、三官廟、許莊等敵軍重要據點,激戰至12月15日,全殲黃維兵團4個軍12個師共12萬餘人。戰役第三階段,三十九師奉命作為總預備隊,在肖縣馬村橋地區頑強阻擊敵之援兵,俘敵4000餘人,有力地配合了主力部隊全殲杜聿明集團。
渡江戰役
1949年3月,華野改稱第三野戰軍,下轄4個兵團,十三縱三十九師改編為第十兵團三十一軍九十三師,餘明繼任九十三師政委。 4月,他率部參加了渡江戰役,以有我無敵的英雄氣概,一舉從江陰突破敵軍江防,繼而奮勇南進,在四合鎮堵截南京逃竄之敵,殲敵1個旅,俘敵4000餘人,並活捉敵軍長1人。
解放上海
九十三師又經鎮江、常州、嘉興直逼上海,參加上海戰役。5月中旬,餘明率九十三師連克上海外圍奉賢、南匯、松江、川沙等要點,並在白龍港聚殲敵五十一軍。23日,總攻開始,九十三師將士勇猛突擊,相繼攻占浦東、虹橋車站等市區。27日,在我軍的爭取下,敵淞滬警備副司令劉昌義率部投誠,上海宣告解放。
解放福建
上海戰役告捷後,九十三師奉命在嘉興休整。餘明領導全師普遍開展形勢與任務的教育,整頓組織,並進行山地作戰訓練,全力抓好進軍福建的動員和準備工作。7月上旬,他和師長率九十三師隨軍主力揮師南下,頂烈日,冒酷暑,艱苦跋涉30餘天,於8月10日進逼福州外圍,連克丹陽、連江、馬尾等要點,福州守敵懼怕被殲,連夜棄城逃竄。17日,解放福州,並以主力分路追殲逃敵。至23日,共殲敵4萬餘人,福州戰役勝利結束。此後,餘明率九十三師又參加了攻打漳州、廈門等重要戰鬥。福建全境解放後,餘明奉命兼任漳州地區剿匪委員會書記,他指揮剿匪部隊不懼艱險,英勇作戰,勝利完成了任務。剿匪結束後,他於9月調任三十一軍九十一師政委。

個人榮譽

獲三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