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道武(1894—1985),又名何德誠,男,漢族,福建周寧縣後壟村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道武
- 出生地:福建周寧縣後壟村
- 出生日期:1894
- 逝世日期:1985
人生經歷
早年拜師學拳術。28歲回鄉,深受地主的剝削壓迫,他組織“法兵”進行反抗,遭到國民黨鎮壓,“法兵”潰散後,何道武在後壟溪擺渡度日。民國24年(1935)6月,周墩西北區區委書記鄭啟奎和瞿漢坤等人到後壟宣傳發動革命,組織武裝,何道武參加革命活動,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擔任後壟村黨支部書記,帶領民眾開展“五抗”(抗糧、抗捐、抗稅、抗租、抗債)鬥爭。先後在後壟、溪山、溪坪、屏南半嶺村等地發動民眾開展分糧鬥爭,支援紅軍游擊隊。同時奉命深入屏南的南哨、古嶺樓,周寧的前坪、岔頭、車盤、郭洋、猴洋三界,半嶺、橫洋發動民眾參加革命,組織團體,建立中共車盤、半嶺等地黨支部和貧農團。民國25年(1936)10月,周墩革命委員會成立,何道武當選為委員。次年,道武調任中共周墩三區區委書記。民國27年(1938)初,閩東紅軍整編北上抗日,何道武與羅富弟、張華山等人留下,堅持武裝鬥爭。同年,何道武任中共寧德中心縣委委員。3月,參加中共福安縣委會議,被派往穆陽與繆應文、王承年等人成立“穆陽抗日救援會”,宣傳抗日救國。9月,調任中共寧屏區委書記。與屏南張步雲聯合加強兩縣邊界地區武裝鬥爭,鞏固、發展邊界根據地,疏通閩東、閩北與省委之間的交通線。民國28年(1939)9月,中共閩東特委機關駐地橫坑遭受破壞後,何道武與黃垂明帶領游擊隊活動於屏南古嶺樓一帶。民國30年(1941)5月,何道武奉命同張步雲秘密活動於周、政、屏邊界,成立中共周政屏縣委,任負責人,執行“隱蔽精幹”方針,加強黨員政治思想和革命氣節教育,健全黨組織,鞏固根據地。民國31年(1942)12月,閩東遊擊縱隊隊長吳安秀叛變革命,何道武與吳進喜、何春源隱蔽在後壟一帶山洞裡,與上級中共黨組織失去聯繫。民國34年(1945)3月,與黃垂明接上關係,在張步雲等人配合下活動於寧德、周寧、福安、屏南一帶,逐步恢復老蘇區,發展游擊隊。民國38年(1949)3月,在黃垂明、陳邦興領導下,道武組織“閩東山頭獨立游擊隊”,7月間與魏寶枝領導的閩東遊擊隊配合,解放了壽山、康里等地,籌款200多元,糧食2000多擔,支援前線,組織民兵剿匪,殲剿保全隊殘部,保衛周、政、屏邊界地區,為解放全閩東作出貢獻。
解放初期,何道武先後在寧德、福安工作,由於文化水平低,難以勝任領導工作,請求上級批准回到家鄉務農。1950年,當選為禮門鄉主席,帶領後壟民兵捕捉匪首吳昌苗及匪徒數人,得到省、地領導的好評。省軍區授予“民兵先鋒隊”錦旗。1954年,當選中共周寧縣縣委委員,分配在老區建設委員會工作。1958年,調茶業局任局長。於1985年元旦病逝,享年9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