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莊舞獅

何莊舞獅

何莊武獅表演分群體表演和分組表演兩種形式,大獅子由兩人共用一張獅子皮完成,小獅子由一個人完成,領獅者手持繡球,統領表演全局。群獅齊舞,氣勢恢宏壯觀,三倆戲耍,技藝精妙絕倫,通過“走梅花樁”、“獅子望月”、“穿檔過橋”、“翻跟頭”、“跳八字”和跳、轉、騰、撲等動作,展現出獅子兇猛、威武的一面,同時,把期待時的“盼”,高興時的“歡”,搜尋時的“找”以及“搔庠、舔毛、打滾、抖毛、弓腰、啃爪、掏耳朵、打舒展”表現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何莊武
  • 地理標誌:北王里鎮何莊村
  • 批准時間:1992年5月16日
  • 非遺級別:b
起源地點,表演形式,獲獎情況,

起源地點

何莊武獅是分布在地處趙縣城西13公里的北王里鎮何莊村的一種武術帶舞獅的獨特民間藝術。全村上至古稀老者,下至垂鬢孩童,人人披掛,個個練習,都有一套武術帶舞獅的絕活。
舞獅舞獅
何莊武獅興於明末清初,據祖輩言傳,有一年少林寺遭遇天火,兩名少林武僧化緣至何莊村,把少林武功中的大洪拳、小洪拳傳授東西兩家子弟,形成了何莊東西兩少林分會。憑藉過硬的武術功底,少林會幾個年輕人很快把舞獅練成,由此形成了何莊村獨特的武術帶舞獅風格,一直延續到今天。據傳,乾隆皇帝南巡私訪時,曾在該村牌訪處觀看過武獅表演,當然這只是傳說,但何莊武獅的歷史淵源和當時產生的社會影響可窺見一斑。
何莊武獅將少林武功與舞獅絕妙地融合在一起,注入不同社會歷史時期的不同內容,蘊含著人類偉大的潛能創造力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無限憧憬嚮往,深受當地人民民眾的歡迎。

表演形式

何莊武獅表演分群體表演和分組表演兩種形式,大獅子由兩人共用一張獅子皮完成,小獅子由一個人完成,領獅者手持繡球,統領表演全局。群獅齊舞,氣勢恢宏壯觀,三倆戲耍,技藝精妙絕倫,通過“走梅花樁”、“獅子望月”、“穿檔過橋”、“翻跟頭”、“跳八字”和跳、轉、騰、撲等動作,展現出獅子兇猛、威武的一面,同時,把期待時的“盼”,高興時的“歡”,搜尋時的“找”以及“搔庠、舔毛、打滾、抖毛、弓腰、啃爪、掏耳朵、打舒展”表現得淋漓盡致,惟妙惟肖。
舞獅表演舞獅表演

獲獎情況

為使這項民間藝術發揚光大,1990年村民自發組建了“飛龍武獅團”,經常活躍於石家莊、保定、邢台一帶,為各種慶典活動助興演出,由動作粗放的表演形式向高、精、險提升,由業餘型向職業型演出推進,2005年3月在參加石家莊市首屆千人大比舞中,奪得銀星獎,6月在參加石家莊市首屆老年健身大會開幕式上,獲特別貢獻獎。2009年參加河北省第二屆民俗藝術節榮獲“積極貢獻獎”。2010年參加山西洪洞縣藝術節民間藝術展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