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本名:何文慶
- 字號:字周重
- 所處時代:清代
- 民族族群:漢族
- 出生地:浙江諸暨趙家泉畈
- 出生時間:1812年
- 去世時間:1863年
- 主要成就:組織反清秘密武裝“蓮蓬黨”
人物生平,建立蓮蓬黨,加入太平軍,獻出生命,何文慶故居,其他同名人物,
人物生平
建立蓮蓬黨
何文慶成為農民領袖之前,原來是個外科醫生,但他對社會風情和民間疾苦了解較深,與各地民眾首領也有廣泛接觸。 太平天國革命興起後,何文慶把各地民眾組織串聯起來,發起成立“蓮蓬黨”,凡參加者均發給蓮葉捧荷花的牌鈕一枚,系在襟帶上作為標誌,便於聯絡。由於蓮蓬黨深得人心,參加者越來越多,該組織很快發展到新昌、嵊州、餘姚直至台州一帶,並與各地會黨建立了密切的聯繫。 何文慶在前皈村何氏宗祠設立總部,諸暨知縣許瑤光帶領很多人,鳴鑼開道,打著紅傘儀仗,藉口查看,實想前來尋釁。他們到了何氏宗祠前,恣意尋事,藉故打人,激起民眾的憤恨,會眾衝上去,奪下鑼鼓,衝散儀仗隊,痛打了許瑤光。從此,官家不敢再來。
加入太平軍
1860年春,太平軍攻占杭州,各縣官紳加緊舉辦團練,與此同時,何文慶在家鄉乘機辦起鄉團,加快蓮蓬黨的發展工作。1861年5月,太平軍侍王李世賢攻占金華,並向北進軍,諸暨知縣見勢不妙,企圖用調虎離山計,收編何文慶鄉團。何文慶將計就計,率領八千軍隊進駐諸暨城外江東,領取了武裝和糧響。9月,何文慶在赴浦江途中,率部加入了太平軍,並攻下了浦江、諸暨。此後,何文慶作為李世賢部的先鋒,又接連攻下了蕭山、紹興、嵊州、新昌、上虞、餘姚、慈谿、鎮海等地,不久又占領了寧波,後奉命駐守鎮海。何文慶戰功顯著,被封為太平天國高級將領志天燕。 在同清軍作戰中,何文慶善於運用奇兵夜襲,迂迴包抄等戰術。何文慶駐守鎮海期間,積極推行太平天國的各項政策措施。在對外關係上,堅持平等自主的原則,他設關把守海口,嚴格監督過往船隻,對從事正當貿易的外國商人,給以禮貌接待,對橫行不法的,則提出嚴正抗議。 1862 年,清軍戰艦及大小船隻80艘,圍攻鎮海,何文慶據城堅守,因出戰不利,被迫撤出。不久,在餘姚方橋打了一仗漂亮的伏擊戰,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何文慶部於當年九月,參加慈谿保衛戰,就在這場戰鬥中,“洋槍隊”頭目美國人華爾被打死。
獻出生命
1863 年春,左宗棠部湘軍攻陷金華,“洋槍隊”和當地清軍,隨之向起義軍反撲過來。何文慶因長年轉戰,積勞成疾,在蕭山臨浦征途中病逝。他的家屬被清政府殺害,何氏一家和諸暨一帶的蓮蓬黨人,為太平天國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當地民眾廣為傳道:“諸暨何文慶,眼睛似銅鈴,眉毛似槓桿,起腿八百斤,攻下麻雀嶺,從此天下立功名。”用誇張的口氣描繪出起義領袖的英雄形象,也表達了浙東人民對何文慶的敬慕和懷念。
何文慶故居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年代:近代
公布時間:1963年3月11日
位於浙江省諸暨市趙家鎮泉畈二村。1863年,何文慶在蕭山臨浦的征途中病故。故居磚木結構,樓高兩層,原為七開間,北側次、梢、盡間因早年失火被毀,現存四樓四底,西側有配房,穿斗式結構,築重檐風火山牆,屋頂硬山造。占地面積240平方米。1982年和1985年曾作過兩次維修。
其他同名人物
成長曆程:
1985.12—1992.07 大余縣吉村中心國小教師、教導主任
1992.07—1997.02 大余縣青龍鎮計生辦計生專乾、黨政辦主任
1997.02—1998.12 大余縣池江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
1998.12—1999.05 大余縣池江鎮黨委副書記
1999.05—2001.12 大余縣池江鎮黨委副書記、政法書記
2001.12—2003.03 大余縣浮江鄉黨委副書記、鄉長
2003.03—2005.06 大余縣新城鎮黨委副書記、鎮長
2005.06—2006.03 大余縣新城鎮黨委書記
2006.03—2008.02 大余縣新城鎮黨委書記、人大主席
2008.04—2011.06 信豐縣政府副縣長、嘉定鎮黨委書記
2011.06— 瑞金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