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功楷

何功楷(1919—1987),男,湖北鹹安區桂花鎮柏墩村中田畈人,出生於漢口黃陂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功楷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籍貫:湖北鹹安區桂花鎮柏墩村中田畈
  • 出生日期:1919年
  • 逝世日期:1987年5月
  • 職業外交官
  • 出生地:漢口黃陂街
何功楷(1919—1987),男,湖北鹹安區桂花鎮柏墩村中田畈人,出生於漢口黃陂街。國中畢業後以優異成績考入湖北省立高級中學。1936年參加“12·9”愛國學生運動。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先後擔任湖北省立高中黨支部書記、鹹寧縣委書記、鄂西特委工委委員兼青年部長,領導學生鬥爭和開展農村工作。1940年在鄂西特委退至重慶後以新華社記者身份,負責中共中央南方局與鄂西特委的聯絡工作。1941年夏黨的派遣先後投考雲南大理華中大學和昆明西南聯大外交系。根據云南省工委指示,組建西南聯大黨支部,團結進步同學,不斷積聚革命力量。聯大畢業後,他以教師身份為掩護,繼續負責聯大黨組織與省委的聯繫,參與組織、領導昆明學生紀念“5·4”大遊行和“12·1”運動。1947年被捕。後由黨組織營救獲釋。隨後,根據上級命令撤離昆明,轉赴香港、上海、武漢等地。1949年7月開始從事外交工作。歷任武漢軍管會外事處秘書室主任,中南軍政委員會外事處秘書室主任、副處長、處長。1955年調外交部,先後任專員,副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駐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大使館參贊,外交部非洲司司長,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坦尚尼亞大使兼駐葛摩、塞席爾等3國大使。他認真貫徹執行中央的外交路線、方針和政策,注重研究非洲問題,提出許多有價值的主張和建議。特別是在擔任坦尚尼亞、葛摩、塞席爾三國大使期間,對南部非洲和印度洋地區的形勢和工作提出不少好的意見,為發展我國與非洲國家間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友好合作關係作出了積極貢獻。曾在《紅旗》雜誌等刊物上發表《剛果的形勢說明了什麼?》、《1960年的非洲》等有關非洲形勢的文章,出版了《埃及人民爭取獨立和平的鬥爭》一書。1985年離休後,先後擔任中非友協副會長、聯合國中國協會理事、中國人民外交學會理事等職。1987年5月在北京病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