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克明(上海伊斯蘭教協會副主任)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何克明(1894~1989)。祖籍南京,生於上海。。家貧,僅入塾3年。14歲為十六鋪錦泰義洋布店學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何克明
  • 別名:公男
  • 民族:回族
  • 主要成就:特級工藝美術大師稱號
人物簡介,人物經歷,

人物簡介

何克明(1894~1989)又名公男。祖籍南京,生於上海。回族。家貧,僅入塾3年。14歲為十六鋪錦泰義洋布店學徒。元宵之夜,被燈彩吸引,遂與彩燈藝術結下不解之緣。清宣統元年(1909年)滿師後,做小生意度日。宣統三年在遊樂場所設攤出售彩燈。

人物經歷

所扎之燈,推陳出新,運用搓、扎、剪、貼、裱、糊、描、畫等多種技法。造型生動,色彩濃郁,以仙鶴燈、鳳凰燈、孔雀燈聞名。人稱彩燈何。民國16年(1927年)後繼承父業,經營何萬興糕團店。暇余仍扎燈出售。八一三事變,遷南陽橋,改設新萬興食品店。拒為日本人扎燈,改名匿居他處。解放前夕,重病纏身,貧病淒涼。1950年,在市長陳毅關懷下,治癒重病,重返藝林。寓南昌路127弄4號。1953年,為華東工藝美術觀摩會創作大型彩燈百鳥朝鳳,引起轟動,獲華東地區民間工藝一等獎,作為毛澤東六十壽辰賀禮送京今藏北京博物館。1956年,入上海市工藝美術研究所。1957年,出席第一屆全國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1964年被評為工藝師。作品常作為國家禮物饋贈外國元首。“文化大革命”期間遭受迫害,1976年平反。1986年被授予特級工藝美術大師稱號,1987年被國家輕工業部任命為高級工藝師。其作品以動物立體造型為特色,形成江南燈彩流派,有江南燈王之譽。代表作有雙龍戲珠、龍舟、金雞三唱、孔雀開屏等。1980年起,任上海伊斯蘭教協會副主任,區第五、六屆政協委員。
何克明,又名何公男,回族。祖籍江蘇省南京市。清道光年間,因家鄉發大水,何的祖父帶著家眷流落到上海,在南市區住了下來,這一帶因大量居住南京逃來的難民,故叫南京街,這個名稱一直延用至今。
一家人主要依靠祖父賣柴度日,家境窘迫。何的父親何蓮生成年以後靠賣馬奶養家餬口,後來學會了醫治馬病,在周圍出了名,何的母親共生有十一個子女。其中十個先後被傷寒疾病奪去了生命,唯獨留下何克明一人。
(一)
何克明一八九三年出生在上海,由於家境貧困,唯讀了三年私塾,便出來學生意,十五歲時進錦泰義洋布店當學徒,十六歲時因受師兄欺侮被迫離店。後來賣過白蘭花,擺過飲食攤。二十一歲結婚後開了爿何萬興茶食店,經營粢飯糕、油煎餅、粽子等,因二次火燒三易店名。一九三七年日本侵略軍進攻上海,何克明被迫舉家遷到南陽橋,繼續經營飲食業。
何克明學扎燈,完全是出於偶然,十二歲那年元宵節,他去趕廟會,被一盞盞漂亮的兔子燈、馬燈、龍燈吸引住了,後來跟著舞龍燈的隊伍走了十多里路,回來後就學著用竹篾扎出了第一盞龍頭燈,從此與燈彩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一發而不可收。他扎丁一些球燈、青蛙燈、仙鶴燈,拿到市上去賣,銷路很好,漸漸的在老城隍廟一帶有了名氣,人稱“燈彩何”。四十年代初,有個日本大佐為了宴請侵華同僚,派人找到何,要他扎只大吊燈,何不願為侵略者效勞,在鬼子規定期限的最後一天,留下只癩蛤蟆燈懸掛樑上,帶著全家連夜逃到租界,化名何俊德躲了起來。據說日本人為此大怒,砸毀了他家,但也奈何他不得。在清貧和淒涼的境遇中苦度時光的何克明,熬到解放時,已年近花甲,重病纏身了。
(二)
一九五O年,當時任上海市長的陳毅看了何克明扎制的公雞、仙鶴後,十分欣賞,立即派人找到了他,並囑咐文化部門免費為他洽愈了嚴重的心臟病。一九五三年,華東工藝美術觀摩會在上海舉行,何克明創作了大型藝術燈彩“百鳥朝風”。在這件高一丈一尺,長六尺的大型作品中,周圍是一百隻千姿百態,栩栩如生的珍禽奇鳥,抬頭仰望中間的一隻亭亭玉立的金鳳凰,表達了翻身的人民搬護共產黨的喜悅心情。這件作品在思想和藝術上都達到了很高滯境界。在觀摩會上展出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陳毅市長看了“百鳥朝風”連聲稱讚“好、好”,特地與何克明合了影,並說:“將來請你當燈彩教授,”這件作品後來作為上海的四件禮品之一,送到北京,作為毛澤東主席六十壽辰賀禮。至今仍陳列在北京博物館,在不到一年時間裡,他接連創作了“八駿圖”、“松鶴同春”、“和平鴿”、“金雞三唱”等藝術水平較高的作品。一九五六年,何克明應聘到上海工藝美術研究室工作。一九五七年,出席第一屆全國工藝美術藝人代表大會,不久被授於燈彩工藝師稱號。
何克明平日在家裡養鳥種花,用心觀察這些動植物的神、情、趣,做到了如指掌。他扎的動物立體燈,以鉛絲、篾竹為骨架,幾經扭曲就成了一隻動物骨架,然後裱糊上色彩鮮艷的紙頭,用金銀絲線鑲邊,襯以背景,配上燈光,一件玲瓏剔透栩栩如生的燈彩就完成了。他的動物造型藝術燈彩,無論是天上飛的,地上走的,水中游的,一件件都充滿著情趣。大到老虎、大象,小到青蛙、金魚,都十分逼真。給人以強烈的生活氣息和藝術感染力。他的作品被作為.國家禮品饋贈外賓。胡志明、伏羅希洛夫西哈努克、撤切爾夫人等都接受過他扎制的燈彩,並給予高度評價。何克明以他獨樹一幟的動物立體造型藝術燈彩,形成了江南燈彩流派,贏得了“江南燈王”的美名。
(三)
十年動LUan期間,工藝美術被列為“封、資、修”而受到衝擊。何克明也被扣上“資產階級學術權威”的帽子,關進了“牛棚”。研究室門上被貼上了封條。這位年逾古稀的老藝人被送到工廠挖陰溝,拉勞動車。一九七二年,在周恩來總理過問下,工藝美術行業重新恢復,何克明又回到了工藝美術研究室.再度開始自己的藝術生涯。在同年舉行的上海工藝美術展覽會上,他的作品“雄雞啼鳴”獲得了廣泛的好評。
“批林批孔”中,何克明再遭厄運;他的一隻表現農民送糧進城的燈彩“送公糧”被作為“回潮”的代表作而受到批判,一九七四年,被迫退休。何克明含冤第二次離開了研究室。
一九七六年十月,“四人幫”被打倒了,何克明欣喜萬分,他給上海市委宣傳部寫了封長信,要求重返燈彩藝壇。在政府的支持下,他第三次回到了研究室。一九七八年,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何克明重新煥發了藝術青春,接連創作丁許多高質量的作品,這時期的代表作品有“龍舟”、“龍鳳飛舞”、“金玉滿堂”、“萬家回春”。“龍舟”只有八十厘米長,船上樓台亭閣錯落有致,船舷上彩旗招展,花團錦簇。兩邊十多個划船手正在奮力揮槳,有一種催人向上的感染力。“龍風飛舞”充滿了喜慶氣氛。金黃色的龍,盤柱而上,躍躍騰空,身上二千多塊鱗片,在燈光的輝映下,熠熠生輝,旁邊那隻百鳥之王——鳳凰,昂首挺胸,引吭高歌。
為了在有生之年把自己的技藝傳給年青一代,從一九五六年以來,他已經帶了四批學生,為使學生能繼承他燈彩藝術,在九十高齡時,他還每周二次到研究室進行示範教學,有時還帶著學生到動物園觀察飛禽走獸的生活特點,掌握動物燈彩的基本技法。他要求學生不僅要做到形似,更要做到神似,在他精心輔導下,學生們成長很快,“百鳥爭鳴”、“獅子戲球”這些出自學生之手的作品展出後,得到行家們的好評。
一九八五年,上海工藝美術研究室為他隆重舉行“何克明燈彩藝術生涯七十周年觀摩展覽會”。一九八六年,經全國工藝美術聯合協調組織批准,何克明被授予“特級工藝美術大師”稱號。當時,全國獲得這一殊榮的僅有十人。
一九八九年,何克明逝世於上海南昌路一百二十七弄四號家中,享年九十四周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