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何上寨自然村
- 地理位置:雲南省龍陵縣鎮安鎮
- 面積:1.66平方公里
- 耕地:167畝
基礎設施,農村經濟,文化教育,人口衛生,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
基礎設施
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全村有102戶飲通水,占農戶總數的100%。有102戶通電,有10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8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勸去檔的100%、9%和7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9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0戶(分別占總數的88.24%和72.55%)。 建沼氣池38戶。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最近的車站3.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5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農用運輸車1輛,拖拉機3輛,機車10輛。
據相關資料顯示,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97畝,有效灌溉率為58.08%,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9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1畝。
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1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86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4.3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83萬元,占總收入的26%;畜牧業收入15.23萬元,占總收入的18%(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99頭);林業收入5.56萬元,占總收入的6%;第二、三產業收入10.04萬元,占總收入的12%;工資性收入7.75萬元,占總收入的10%,其他收入20.90萬元,占總收的29%。農民人均純收入1134元,農民收入以種植、畜牧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7.75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在雲南省內務囑烏煮射慨白工人數27人(占勞動力的13.5%)喇歸充灶。
文化教育
小學生就讀到鎮南完小,中學生就讀到龍陵二中學。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4.5公里。義務教育在校學生68人,其中小學生52人,中學生16人。
因建寨時以何氏居民為主而叫何家寨,解放後成立生產隊時把何家寨分為何上寨與何下寨,何上寨居住有何、楊、洪等漢民族,明末清初時從外地遷徙到此定居,以大米為主食,一日三餐(早飯約10點鐘、中午飯約3點鐘、晚飯約9點鐘)。喜食酸、辣、香味,有過春節、清明節、端陽節、中秋節、元霄節的歲時習俗。
人口衛生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有農戶102戶,總人口438人都為農業人口,其中男性211人,女性227人,勞動力200人。該村以漢族為主,其中漢族435人,其他民族3人。
到2009年底,全夜立鍵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人,占人口總數的0.23%;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97人,參合率90%;享受低保45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村委會衛生所1.5公里,距離鎮衛生院4.5公里。該村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無村內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64戶,占農戶總數的62.75%。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92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67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村務、財務等。
基層組織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5人,黨員中男黨員3人,女黨員2人,有團員15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村莊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薄弱,文教衛生事業落後、村容村貌不整,人多耕地少,缺乏產業支撐,民眾增收困難。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汗去罪是:以村容村貌整治為突破口,以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為主線,按照穩糧、擴牧、促經的思路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通過舉辦現場會、農函大、朽紙拘農民夜校等方式提高勞動者素質;
2、結合良法引進水稻70優9、玉米海禾1號等良種進行推廣,促進糧食生產;
3、培育草果等新興產業;
4、大力發展畜牧業,發展通過豬人工授精、肉牛凍精改良等新法的推廣;
5、竭力抓好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
基層組織
據相關資料顯示,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5人,黨員中男黨員3人,女黨員2人,有團員15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村莊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薄弱,文教衛生事業落後、村容村貌不整,人多耕地少,缺乏產業支撐,民眾增收困難。
該村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村容村貌整治為突破口,以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為主線,按照穩糧、擴牧、促經的思路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1、通過舉辦現場會、農函大、農民夜校等方式提高勞動者素質;
2、結合良法引進水稻70優9、玉米海禾1號等良種進行推廣,促進糧食生產;
3、培育草果等新興產業;
4、大力發展畜牧業,發展通過豬人工授精、肉牛凍精改良等新法的推廣;
5、竭力抓好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