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佐藤錦
- 拉丁學名:Sato Nishiki
- 界:植物界
- 分布區域:日本、中國等地
- 原產地:日本
- 命名者及時間:中島天香園,l928年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栽培技術,
形態特徵
果實中大,平均單果重6.7克。果形短心臟形。果皮底色黃色,上著鮮紅暈,光澤美麗。果實過熟後,果皮色變暗,易出現“烏果”,特別是在樹蔭部分和樹勢弱的樹上“烏果”較多。果肉白中帶鮮黃色,肉厚多汁,核小,含可溶性固形物18%,甜酸適度,酸味偏少,口感好,品質上。在煙臺6月上旬成熟,比那翁早熟5天,雨後易裂果。
生長環境
需選地下水位低、通氣性良好的土壤。
分布範圍
主要分布於中國、日本。
栽培技術
樹勢強健,直立,樹冠接近自然圓頭形。需採用開心形樹形,以改善光照條件。定植時需選地下水位低、通氣性良好的土壤,否則盛果期時易出現枯萎現象。自花不實,需配置授粉樹,如砂蜜豆、南陽、正光錦等。花蕾期抗低溫能力較強。
由於果實硬度大,果皮厚,適合遠地運輸。豐產,且鮮食品質最佳,在日本被認為是最有競爭力的品種之一,是其露天及保護地栽培的主栽品種,1998年該品種在日本栽培面積占總面積的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