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住王莊村
歷史概況,地理環境,行政區劃,社會經濟,交通文化,
歷史概況
據《王氏家譜》的記載: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因明初戰亂造成山東等地大片荒蕪,開國皇帝朱元璋登基後,大舉移民南遷和東遷。將當時人口數量相對密集的河北、山西省份大批民眾,以強硬手段,遷往人口相對稀少之山東、河南、江蘇、湖北、湖南等十多省份。
我始祖王氏義公祖(河北省正定府棗強縣桑洛村)亦隨之東遷,至濰水岸邊停留,在濰河西邊落地生根形成尚家莊村。明末時,部分王姓自濰河西畔尚家莊遷此,因明代尚朱,朱姓為皇族,故以前稱朱王莊,後以訛傳訛變為住王莊村。後因修建峽山水庫大量土地占用,被劃為移民村,部分居民遷居東北,大部分村民由原村遷出水庫壩東一華里處鳳凰谷立村,今村址屬新村。
地理環境
住王莊村位於高密、諸城和安丘三市的交界處,附近有王家辛莊村、前埔村、田莊村和尚家莊村等。背靠濰坊的母親河—濰河,緊鄰山東省最大的人工水庫—峽山水庫。地勢低平,土壤肥沃,屬於昌濰平原。地理上位於山東半島中部,氣候上屬於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春秋兩季宜人,全年平均氣溫11.9-12.2°C,年平均降水700毫米左右。農作物主要是冬小麥、玉米、大豆和花生,一年收穫兩季。水果有櫻桃、蘋果,梨,桃、杏,李等。
行政區劃
住王莊村歷史上存在多個小國家,1982年出土的國家一級文物東漢熹平三年(公元174年)孫仲隱墓誌,系考古上的重大發現。解放後行政上屬於高密縣井溝公社,改革開放後隸屬高密市田莊鄉,後短暫劃歸高密市井溝鎮,2008年1月正式屬於濰坊市峽山區鄭公街道。1974年8月13日,濰河爆發了60年一遇的洪災,整個村莊被淹毀。此後村莊重建時整體往東搬遷1公里,百姓安居樂業,繁衍至今。
社會經濟
住王莊村經濟以前以種植業和養殖業為主,種植主要是冬小麥、玉米、大豆以及水果,養殖主要是豬、雞(肉食雞和蛋雞)、鴨、羊、牛及白楊樹等。隨著年周邊城市基建的需求以及紡織業的興起,村中發展了運輸業(拉河沙),村中年輕人主要是外出讀書並留在外地,還有很多去了紡織廠(孚日和大昌紡織廠)以及豪邁科技,在提高收入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出現“留守兒童”、老齡化等問題。
交通文化
住王莊村以前地處偏僻,交通不便,過河還需渡船。後1999年政府在王家辛莊和住王莊村中間河段上修造了一座濰河大橋,同時修建了貫穿高密與安丘的律南路,方便了兩岸民眾出行,帶動了經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