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緯熱層區重力、潮汐、 和行星波觀測和理論研究》是依託鄭州大學,由周起厚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低緯熱層區重力、潮汐、 和行星波觀測和理論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周起厚
- 依託單位:鄭州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我們提議主要用Arecibo和曲靖的非相干散射雷達(ISR)對熱層區90-300公里的電離層進行同步觀測。除了電子密度, 我們還將同時觀測電子和離子溫度、電漿飄移速度、以及反演中性大氣運動速度。除ISR外, 我們還將結合低緯區氣輝成像儀和流星雷達對熱層區進行綜合探測。這些探測數據能使我們較全面的研究重力、潮汐和行星波在低緯熱層區傳播的特點。就重力波而言,目前的研究主要局限於來自於電子密度的數據,我們將把重力波的研究擴展到溫度和風場方面。此外,我們還將在熱傳導和分子耗散嚴重的情況下對重力波傳播進行細緻的研究。對於潮汐波而言,我們的重點是目前研究很少,周期為8/6小時的潮汐,遷移和非遷移潮汐波的垂直結構。就行星波來說,我們的重點是2-3日波的垂直波長,經度方向的變化。通過此項目,我們將積極推動子午工程和國際合作。
結題摘要
在過去幾年裡,主要利用了美國Arecibo巨型雷達和雷射雷達,中國和美國的法布里 - 珀羅干涉儀對空間電場,高空大氣動力學和化學,進行了多項研究。我們首次對105-145 公里的空間電場進行了連續性測量。同時,我們也第一次測量了低緯地區90-350 公里8小時潮汐。此外,也對大氣重力波進行了理論和數字模擬方面的研究。已發表論文14篇,其中二篇影響因子是4.4,7篇影響因子是3.4。具體成果如下: 1. 我們首次對105-145 公里的空間電場進行了連續性測量。此成果發表在了地球物理學頂級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上。 2. 對電離層午夜塌陷現象進行了全面的描述和解釋。我們分別對中性風、電場和雙極擴散而引發的離子垂直運動進行討論。並且,進一步調查受到上述3種機制而引發的離子垂直運動對於電離層午夜塌陷的作用。此成果發表在了地球物理學頂級期刊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上。 3. 利用雷射雷達對大氣中層頂區域的動力學和化學過程進行分析和研究。此成果在大氣物理學頂級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上發表。 4. 對重力波在大氣傳播的色散關係的進行了詳細的模擬。我們的結果表明重力波在非等溫大氣中傳播的路徑,垂直波長,和水平相速度不像在等溫大氣中保持一致。此成果發表在《中國科學》(英文版)。 5. 對磁暴對電離層的影響進行了定量研究 (Gong et al. et al. 2013a). 6. 對E- 和F-區潮汐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Gong et al., 2013b)。 7. 基於阿雷西博非相干散射雷達對大氣波及其在熱層中性風的相互作用進行了觀測研究(Huang et al. 2012, Huang et al. 2013) 8. 利用雷射雷達對大氣中層頂區域的動力學和化學過程進行分析和研究 (Yue et al. 2013)。 9. 我們還對北京上空的中層和熱層的風場進行了詳盡的分析 (Yuan et al.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