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症

低溫症是指人體深部溫度(直腸、食管、鼓室)低於35℃的狀態,低溫症可直接或間接地造成死亡,如果體溫降到32℃以下,人體器官將無法正常代謝和工作。

出現低溫原因有產熱障礙引起,如甲狀腺功能減退,也有散熱過快所致,如過久暴露於低溫環境等。老年人可因營養熱量不足、體溫調節功能差、保溫不夠、疾病等均可出現體溫不升。

基本介紹

  • 英文名稱:hypothermia
  • 就診科室:急診科
  • 常見病因:暴露於寒冷環境、淹溺於冷水之中,疾病,藥物
  • 常見症狀:外貌,中樞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心血管系統,泌尿系統,消化系統,血液系統,分泌系統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

病因

1.外源因素
低溫症的病因有外因、內因之分,最主要是外源性因素,即暴露於寒冷環境或淹溺於冷水之中。此外,熱量供給不足,以及颳風和氣候潮濕也可分別通過對流和蒸發增加體熱丟失。
2.內在因素
內因對低溫症患者極為重要,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即體溫調節的生理功能障礙和伴隨的各種基礎疾病及降低熱能產生的藥物是老年人低溫症的重要病因。
(1)生理性原因 人體溫度能夠保持恆定,是通過生理調節使體內熱量的產生和發散保持平衡。人體處於寒冷環境時,機體一方面通過丘腦下部體溫調節中樞使交感神經興奮,心率加快,皮膚血管收縮,以保存體熱;另一方面促使肌肉寒戰(即發反應),促進甲狀腺和腎上腺的分泌功能(遲發反應),以增加熱量產生。
(2)病理性原因 多見的是病理性原因即繼發性低溫症,許多重要的基礎疾病可以繼發低溫症。

臨床表現

無論是原發性或繼發性低溫症,身體所有系統和器官均可遭受不同程度的損害,但臨床表現常是非特異性的。
1.外貌
由於面部出現蒼白和發紺的混合表現,患者面色灰白,有時呈特異粉紅色而疑為一氧化碳中毒。皮膚發涼。面部虛腫、講話遲鈍和聲音嘶啞可誤診為黏液性水腫。當患者體溫恢復正常時上述症狀消失。
2.中樞神經系統
輕度低溫症時出現寒戰,中樞神經系統呈現共濟失調、痴呆、發音障礙或緩慢,幻覺改變等,常被誤認為是“衰老”所致。體溫<32℃時,寒戰消失,反射遲鈍代以肌張力增強,並出現譫妄和昏睡。體溫<25℃時,患者呈昏迷,反射消失,兩側瞳孔大小不等,對光反應微弱。
3.呼吸系統
隨著體溫下降,呼吸變緩變淺,通氣呈現不足。肺底出現的囉音不完全是由於感染,有可能是有肺水腫。由於精神錯亂、咳嗽反射減弱以及寒冷對支氣管肺臟的刺激,致使分泌增加,痰液排除困難,可導致吸入性肺炎、肺水腫、繼發性感染和肺不張,後者可聞及捻發音。低溫症時血紅蛋白氧離曲線左移,使組織水平的氧釋放減少,出現無氧代謝增加和呼吸換氣減少,從而導致嚴重呼吸性酸中毒,終致呼吸衰竭。
4.心血管系統
常見心排血量減少、低血壓、心動過緩和心房顫動。如果出現心動過速應想到低血糖性低溫症。心電圖常呈不同程度的傳導阻滯,並可出現室內傳導延遲,亦可出現各種形式的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顫動、心房撲動、室性期前收縮和室性自主節律。更為常見的心電圖改變是細小規則的基線擺動,這是由覺察不出顫抖的肌張力增加所形成。體溫<32℃時,1/3患者可在QRS波終末與ST段聯結處出現特徵性的曲折—“J”波,於左心前導聯上尤其明顯,呈正性波。而右側則呈負性,雖無預後意義,但它僅在低溫症時出現。體溫<28℃可出現室顫,最終可致心臟停搏。
5.泌尿系統
低溫症患者由於缺血加上寒冷對腎臟的直接損害,可發生少尿和急性腎小管壞死。早期由於腎小管活動減退,也可出現“寒冷性多尿”,導致低血容量和腎前性氮質血症。
6.消化系統
常出現急性胰腺炎和腮腺炎,前者往往缺少體徵,僅有血清澱粉酶升高,如用力壓迫上腹部,患者出現畏縮者應疑及本病。胃腸道功能常發生障礙,蠕動減弱,出現麻痹性腸梗阻和消化道出血,腹氣脹和腸鳴音減弱。肝功能受損時血液pH值下降,肝臟解毒能力低下。
7.血液系統
血濃縮,血液黏性增加,血小板減少,並可發生DIC。
8.內分泌系統
由於胰島素釋放減少和效應減退,使葡萄糖利用減少,可出現高血糖症。甲狀腺和垂體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損害。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體溫過低的多數實驗室數據是非特異的檢查,包括白細胞、血小板計數,凝血酶原時間、纖維蛋白原、血糖、血清澱粉酶、血尿素氮、血清穀草轉氨酶、a-J羥酸脫氫酶(HBD)和肌酸磷酸激酶(CPK)、腎功能以及動脈血氣分析等,如發現血小板減少,血尿素氮、血清澱粉酶和上述其他酶類水平增高應想到本病。此外套用放免法測定血清三碘甲狀腺氨酸(T3)、甲狀腺素(T4)以及促甲狀腺素(TSH)水平,可以診斷為原發性黏液水腫所致低溫症。本病血清T3、T4水平下降而TSH升高,非黏液性水腫所致的低溫症則尚不能達到這一程度。
2.其他輔助檢查
心電圖常呈不同程度的傳導阻滯,並可出現室內傳導延遲。
3.相關檢查
T3、T4促甲狀腺刺激激素、尿素、澱粉酶、纖維蛋白原、肌酸激酶、血小板、血氣分析。

診斷

需有高度警惕性才能及時做出低溫症的診斷,因為體溫過低常被誤診,醫護人員警惕的是尋找和排除發熱,而疏忽尋找和排除體溫過低。低溫症的診斷包括病史、臨床症狀、體檢和實驗室檢查等方面。

治療

1.添加保暖衣物
寒冬季節,即使是在家中,也有可能感到寒冷,尤其是氣溫驟降的深夜,因此隨時適時添加衣物是很重要的。
2.減少熱量流失
穿著濕冷的衣物,或是長時間浸泡在水裡,會讓身體的熱能迅速流失,因此即使是在運動過後,身體會產生大量的熱能,但如果穿著被汗水浸濕衣服,也有可能會造成失溫現象。此外,游泳前一定要做好暖身運動才下水,游泳過後也要立即擦乾身體,換上乾爽保暖的衣物,以免身體中的熱能急速被消耗殆盡。
3.提高體內製造能量的機能
除了靠外在的力量來保暖之外,提高自體體溫才是最積極的方法,例如保持運動習慣,能夠加強血液循環與新陳代謝機能;維持營養均衡,身體才有足夠的能量來提供所需的熱能,尤其是維他命E、C含量豐富的食物,如青背魚、黃綠色蔬菜、豆類、柑橘、花椰菜,青椒、薯類等應多多攝取;高熱量易吸收的食物,也能迅速幫身體加溫。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