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功耗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迅速發展,嵌入式系統套用領域越來越廣泛。節能是全球化的熱潮,如計算機里的許多晶片過去用5V供電,現在用3.3V、1.8V,並提出了綠色系統的概念。很多廠商很注重微控制器的低功耗問題。電路與系統的低功耗設計一直都是電子工程技術人員設計時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低功耗
  • 外文名:low power consumption
技術路線,IC低功耗設計,嵌入式系統低功耗設計,發展方向,

技術路線

目前的低功耗設計主要從晶片設計和系統設計兩個方面考慮。隨著半導體工藝的飛速發展和晶片工作頻率的提高,晶片的功耗迅速增加,而功耗增加又將導致晶片發熱量的增大和可靠性的下降。因此,功耗已經成為深亞微米積體電路設計中的一個重要考慮因素。為了使產品更具競爭力,工業界對晶片設計的要求已從單純追求高性能、小面積轉為對性能、面積、功耗的綜合要求。而微處理器作為數字系統的核心部件,其低功耗設計對降低整個系統的功耗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嵌入式系統的設計中,低功耗設計(Low-Power Design)是許多設計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其原因在於嵌入式系統被廣泛套用於攜帶型和移動性較強的產品中去,而這些產品不是一直都有充足的電源供應,往往是靠電池來供電,所以設計人員從每一個細節來考慮降低功率消耗,從而儘可能地延長電池使用時間。事實上,從全局來考慮低功耗設計已經成為了一個越來越迫切的問題。

IC低功耗設計

微處理器的低功耗設計技術,首先必須了解它的功耗來源。其中時鐘單元(Clock)功耗最高,因為時鐘單元有時鐘發生器、時鐘驅動、時鐘樹和鐘控單元的時鐘負載;數據通路(Datapath)是僅次於時鐘單元的部分,其功耗主要來自運算單元、匯流排和暫存器堆。除了上述兩部分,還有存儲單元(Memory),控制部分和輸入/輸出(Control,I/O)。存儲單元的功耗與容量相關。
CMOS電路功耗主要由3部分組成:電路電容充放電引起的動態功耗,結反偏時漏電流引起的功耗和短路電流引起的功耗。其中,動態功耗是最主要的,占了總功耗的90%以上。
常用的低功耗設計技術
低功耗設計足一個複雜的綜合性課題。就流程而言,包括功耗建模、評估以及最佳化等;就設計抽象層次而言,包括自系統級至版圖級的所有抽象層次。同時,功耗最佳化與系統速度和面積等指標的最佳化密切相關,需要折中考慮。下面討論常用的低功耗設計技術。
1) 動態電壓調節
動態功耗與工作電壓的平方成正比,功耗將隨著工作電壓的降低以二次方的速度降低,因此降低工作電壓是降低功耗的有力措施。但是,僅僅降低工作電壓會導致傳播延遲加大,執行時間變長。然而,系統負載是隨時間變化的,因此並不需要微處理器所有時刻都保持高性能。動態電壓調節DVS(Dynarnic Voltage Scaling)技術降低功耗的主要思路是根據晶片工作狀態改變功耗管理模式,從而在保證性能的基礎上降低功耗。在不同模式下,工作電壓可以進行調整。為了精確地控制DVS,需要採用電壓調度模組來實時改變工作電壓,電壓調度模組通過分析當前和過去狀態下系統工作情況的不同來預測電路的工作負荷。
2) 門控時鐘和可變頻率時鐘
在微處理器中,很大一部分功耗來自時鐘。時鐘是惟一在所有時間都充放電的信號,而且很多情況下引起不必要的門的翻轉,因此降低時鐘的開關活動性將對降低整個系統的功耗產牛很大的影響。門控時鐘包括門控邏輯模組時鐘和門控暫存器時鐘。門控邏輯模組時鐘對時鐘網路進行劃分,如果在當前的時鐘周期內,系統沒有用到某些邏輯模組,則暫時切斷這些模組的時鐘信號,從而明顯地降低開關功耗。採用“與”門實現的時鐘控制電路。門控暫存器時鐘的原理是當暫存器保持數據時,關閉暫存器時鐘,以降低功耗。然而,門控時鐘易引起毛刺,必須對信號的時序加以嚴格限制,並對其進行仔細的時序驗證。
另一種常用的時鐘技術就是可變頻率時鐘。它根據系統性能要求,配置適當的時鐘頻率以避免不必要的功耗。門控時鐘實際上是可變頻率時鐘的一種極限情況(即只有零和最高頻率兩種值),因此,可變頻率時鐘比門控時鐘技術更加有效,但需要系統內嵌時鐘產生模組PLL,增加了設計複雜度。去年Intel公司推出的採用先進動態功耗控制技術的Montecito處理器,就利用了變頻時鐘系統。該晶片內嵌一個高精度數字電流表,利用封裝上的微小電壓降計算總電流;通過內嵌的一個32位微處理器來調整主頻,達到64級動態功耗調整的目的,大大降低了功耗。
3) 並行結構與流水線技術
並行結構的原理是通過犧牲面積來降低功耗。將一個功能模組複製為n(n≥2)個相同的模組,這些模組並行計算後通過數據選擇器選擇輸出,採用二分頻的並行結構。
並行設計後,由於有多個模組同時工作,提高了吞吐能力,可以把每個模組的速度降低為原來的l/n。根據延時和工作電壓的線性關係,工作電壓可以相應降低為原來的l/n,電容增大為原來的n倍,工作頻率降低為原來的l/n,根據式(1)功耗降低為原來的1/n2。並行設計的關鍵是算法設計,一般算法中並行計算的並行度往往比較低,並行度高的算法比較難開發。例如:若原模組的功耗為P=a×CL×V2dd×f,採用二分頻結構,由於增加了一個模組和數據選擇器,整個電容負載為2.2CL,工作頻率為f/2,工作電壓可以降為O.6 V,則其功耗為:
低功耗
由此可見,二分頻並行結構在保持原有電路性能的同時降低了60%的功耗。
流水線技術本質上也是一種並行。把某一功能模組分成n個階段進行流水作業,每個階段由一個子模組來完成,在子模組之間插入暫存器,如圖5所示。若工作頻率不變,對某個模組的速度要求僅為原來的1/n,則工作電壓可以降低為原來的1/n,電容的變化不大(暫存器面積占的比例很小),功耗可降低為原來的1/n2,面積基本不變,但增加了控制的複雜度。例如,若原模組的功耗為P=α×C1×V2dd×f,採用流水線技術,由於增加了暫存器,整個電容負載為1.2CL,工作頻率不變,工作電壓降為0.6 V,則其功耗為
低功耗
由此可見,流水線技術能顯著降低系統功耗。
通過流水線技術和並行結構降低功耗的前提是電路工作電壓可變。如果工作電壓固定,則這兩種方法只能提高電路的工作速度,並相應地增加了電路的功耗。在深亞微米工藝下,工作電壓已經比較接近閾值電壓,為了使工作電壓有足夠的下降空間,應該降低闊值電壓;但是隨著閾值電壓的降低,亞閾值電流將呈指數增長,靜態功耗迅速增加。因此,電壓的下降空間有限。
4) 低功耗單元庫
設計低功耗單元庫是降低功耗的一個重要方法,包括調整單元尺寸、改進電路結構和版圖設計。用戶可以根據負載電容和電路延時的需要選擇不同尺寸的電路來實現,這樣會導致不同的功耗,因此可以根據需要設計不同尺寸的單元。同時,為常用的單元選擇低功耗的實現結構,如觸發器、鎖存器和數據選擇器等。
5) 低功耗狀態機編碼
狀態機編碼對信號的活動性具有重要影響,通過合理選擇狀態機狀態的編碼方法,減少狀態切換時電路的翻轉,可以降低狀態機的功耗。其原則是:對於頻繁切換的相鄰狀態,儘量採用相鄰編碼。例如:Gray碼在任何兩個連續的編碼之間只有一位的數值不同,在設計計數器時,使用Gray碼取代二進制碼,則計數器的改變次數幾乎減少一半,顯著降低了功耗;在訪問相鄰的地址空間時,其跳變次數顯著減少,有效地降低了匯流排功耗。
6) Cache的低功耗設計
作為現代微處理器中的重要部件,Cache的功耗約占整個晶片功耗的30%~60%,因此設計高性能、低功耗的Cach結構,對降低微處理器的功耗有明顯作用。Cache低功耗設計的關鍵在於降低失效率,減少不必要的操作。通常用來降低Cache功耗的方法有以下兩種:一種是從存儲器的結構出發,設計低功耗的存儲器,例如採用基於CAM的Cache結構;另一種是通過減少對Cache的訪問次數來降低功耗。
以上主要是從硬體的角度來實現功耗的降低。除了硬體方法,通過軟體方面的最佳化,也能顯著地降低功耗。例如:在Crusoe處理器中,採用高效的超長指令(VLIW)、代碼融合(Code Morphing)技術、LongRun電源管理技術和RunCooler工作溫度自動調節等創新技術,獲得了良好的低功耗效果。

嵌入式系統低功耗設計

在嵌入式系統的設計中,低功耗設計(Low-Power Design)是許多設計人員必須面對的問題。
1)選用節能的微處理器 同樣的工作狀態,電源電壓不同,功耗是非線性增加的。
我們是在CPU的性能(Performance)和功耗(Power Consumption)方面進行比較和選擇。通常可以採用每執行1M次指令所消耗的能量來進行衡量,即Watt/MIPS。但是,這僅僅是一個參考指標,實際上各個CPU的體系結構相差很大,衡量性能的方式也不盡相同,所以,我們還應該進一步分析一些細節。 我們把CPU的功率消耗分為兩大部分:核心消耗功率PCORE和外部接口控制器消耗功率PI/O,總的功率等於兩者之和,即P=PCORE+PI /O。對於PCORE,關鍵在於其供電電壓和時鐘頻率的高低;對於PI/O來講,除了留意各個專門I/O控制器的功耗外,還必須關注地址和數據匯流排寬度。
2)儘量選用CMOS積體電路 CMOS積體電路(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即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積體電路,它最大的優點是微功耗(靜態功耗幾乎為零),其次的優點是輸出邏輯電平擺幅大,因而抗干擾能力強,同時它的工作溫度範圍也寬,因此CMOS電路一開始出現就和低功耗攜帶型儀器儀表結下了不解之緣。
3)、採用電池低電壓供電 系統功耗和系統的供電電壓存在著一定的函式關係。供電電壓越高,系統功耗也就越大。目前已經出現了不少低電壓供電(小於4.5V)的單片機及其外圍電路,工作電壓可低至1.8V。在1.8V~6V之間均可正常工作,而且對於測量精度沒有影響。 在設計開發中要注意,單片機電源電壓可以從6V降到1.8V,工作期間電壓可以在該範圍波動,但是國內的仿真器還達不到這個要求,一般都在5V下仿真工作。這時候的仿真和真正的工作狀態是有區別的,所以單片機系統設計完之後一定要進行低電壓測試,避免仿真時可以用,實際套用時出現問題。
4)、儘量使用“高速低頻”工作方式 低功耗單片微機系統中幾乎全部採用的是CMOS器件,而CMOS積體電路由自己的結構所決定,它靜態功耗幾乎為零,僅在邏輯狀態發生轉換期間,電路有電流流過。所以它的動態功耗和它的邏輯轉換頻率成正比,和電路的邏輯狀態轉換時間成正比。所以,CMOS積體電路從降低功耗的角度上來說應當快速轉換,低頻率地工作。
5)、充分利用微控制器上集成的功能 微控制器已經將許多硬體集成到一塊晶片之中,使用這些功能比用擴展方式擴展外圍電路要有效得多。首先單片化的成本要比使用擴展方式低,而且性能更好。如外圍器件的驅動電壓很難降低到微控制器晶片的水平,微控制器可以降低到1.8V,外圍電路降到3V恐怕有相當多的晶片就會工作不穩定,而微控制器內部集成的硬體卻可以有更好的電壓適應能力。
6)、選用低功耗高效率的外圍器件和電路 在必須選擇使用某些外圍器件時,儘可能選擇低功耗、低電壓、高效率的外圍器件,象LCD液晶顯示器、EEPROM等,這樣是為了降低系統的總體功耗。此外還儘量選用低功耗及高效率的電路形式。低功耗的電路以低功耗為主要技術指標,它不盲目追求高速度和大的驅動能力,以滿足要求為限度,因而電路的工作電流都比較小。

發展方向

人們對電子產品可移動化要求的提高受到電池 容量發展的限制,低壓低功耗設計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模擬電路的低壓低功耗設計技術受電路工作原理與數字電路兼容性的限制,面臨著較大的挑戰。今後可能的發展方向主要有: 一、在現有工藝下,進一步降低電源電壓。採取的措施可以從改進電路拓撲結構入手,使電路能在閾值電壓一定的情況下降低電源電壓來工作。Rout,S.早在2000年就在普通工藝下實現了在1V電源電壓下工作的開關電流單元。 二、研究新的工藝,使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能更好地兼容,降低所有器件的漏電流,提供電路處理的信噪比。文獻[17]指出,採用新型的雙柵MOS工藝,利用背柵具有降低器件閾值電壓的特性,可以保證在不犧牲電路性能的基礎上,讓設計的自適應兩級運算放大器電路在電源電壓低至0.5V時依然能正常工作。三、數字電路的工藝特徵線寬和工作電壓在目前仍然按照摩爾定律在不斷減小。由於種種原因的限制,模擬電路的特徵線寬和工作電壓的減小速度遠低於數字電路。為此,數模電路混合設計的工藝兼容性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隨著工藝尺寸和電源電壓的減小,模擬積體電路的設計將遇到諸多調整,採用精確的器件模型來開展設計至關重要。因此,研究在深亞微米下器件更加精確的模型,將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