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消費論綱》是2011年1月由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慧芳。本書主要根據作者多年對位置消費論綱的研究,得出了新穎、科學的總結。
基本介紹
- 書名:位置消費論綱
- 作者:張慧芳
- ISBN:9787560537795
- 頁數:182
- 定價:36.00元
-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西安交通大學學術文庫:位置消費論綱》作者張慧芳多年傾心於位置消費研究的長期積累成果,這本專著是位置消費研究在國內的開篇之作,也是系統、全面地研究位置消費的一部力作,其出版將使消費經濟學學苑更加異彩紛呈,使消費經濟的研究視野更加寬闊。該書的主要特點是:立論新穎,觀點鮮明;思路清晰,邏輯嚴密;論證有力,行文流暢;內容豐富,理論與實際緊密聯繫;研究方法科學;富有新意。
作者簡介
張慧芳,女,1963年出生,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副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擔任中國經濟規律研究會理事,主要從事消費經濟學、資源與環境經濟學、法律經濟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
在CSSCI核心刊物公開發表論文30餘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全文複印或轉載。其中發表於《光明日報》2007年6月5日的“民生幸福與社會和諧”一文,社會反響很大,被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紫光閣網、中國人大網、中經專網、中國經濟信息網、中國社會學網、中國文明網等30多家重要網路媒體全文轉載,該文2009年6月獲陝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在“位置消費”領域有較深的研究,公開發表相關論文9篇。主持、參與省部級、校級課題10項。
在CSSCI核心刊物公開發表論文30餘篇,多篇文章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全文複印或轉載。其中發表於《光明日報》2007年6月5日的“民生幸福與社會和諧”一文,社會反響很大,被人民網、新華網、光明網、紫光閣網、中國人大網、中經專網、中國經濟信息網、中國社會學網、中國文明網等30多家重要網路媒體全文轉載,該文2009年6月獲陝西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二等獎。在“位置消費”領域有較深的研究,公開發表相關論文9篇。主持、參與省部級、校級課題10項。
圖書目錄
序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位置消費研究的背景
一、對消費內涵的重新認識
二、消費地位的歷史變遷
三、消費的困惑
四、目前消費問題研究的局限
第二節 位置消費研究的對象和意義
一、位置消費研究的對象
二、位置消費研究的意義
第三節 位置消費研究的方法與思路
一、位置消費研究的方法
二、位置消費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位置消費:經濟學不可迴避的研究範疇
第一節 傳統經濟學研究的局限
一、“經濟人”假設的局限
二、“社會人”研究的必要
第二節 位置消費存在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基礎
一、理論依據
二、現實基礎
第三節 位置消費研究的重要性
一、位置消費更符合人的天性
二、位置消費更貼近人的本質
三、位置消費會影響人們的經濟行為及資源的配置效率
第三章 位置消費概述
第一節 位置消費的不同表述和內涵
一、位置消費的不同表述
二、位置消費的內涵
第二節 位置消費產生的條件
一、以生產能力和消費力提高為物質前提的“過剩消費”
二、以一定的對象、空間為參照的“公共消費”
三、以絕對收入提高、相對收入差距拉大為前提的“異質消費”
四、以消費顯示人生價值觀為思想前提的“精神消費”
第三節 位置消費的特徵
一、普遍性
二、相對性(或社會性)
三、多層性
四、無限性
五、邊際效用遞增性
六、外在表現性
七、社會效應倍增性
第四節 位置消費的表現
一、交際消費中的“面子”
二、個體消費中的“炫耀”
第四章 中西方位置消費理論研究的不同視域
第一節 對位置消費理論的經濟學分析及評價
一、亞當·斯密的富有標準
二、凡勃倫的炫耀性消費效果
三、依斯特林和杜森貝里的相對收入假定
四、卡普坦、加萬等的相對效用效果
五、弗蘭克的炫示效果
六、赫希的位置商品
七、黃有光和王建國的產權和短視效果
八、馬歇爾、萬俊人的欲望消費
九、臧旭恆、朱信凱的實證研究
第二節 對位置消費理論的心理學分析及評價
一、馬斯洛和馬歇爾的需求層次理論
二、謝里夫、阿希的從眾心理理論
三、麥道孤、塔爾德的模仿心理與流行理論
第三節 對位置消費理論的社會學分析及評價
一、社會階層理論
二、參照群體理論
三、象徵性消費(符號消費)理論
第五章 位置消費的經濟與社會效應分析
第一節 理論影響
一、對傳統經濟理論的彌補和挑戰
二、對某些經濟規律(定理)普適性的質疑
第二節 經濟意義
一、積極意義
二、消極影響
第三節 社會影響
一、位置消費可能滋生違法犯罪
二、位置消費可能加劇資源與環境問題
第六章 中國居民位置消費行為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位置消費的兩大效應
一、棘輪效應
二、示範效應
第二節 分析的前提條件
一、物質前提:生產能力提高及消費品豐裕
二、收入前提:居民絕對收入提高、相對收入差距拉大
三、環境前提:消費劇場與消費觀眾的存在
四、觀念前提:以消費衡量地位和身份的消費價值觀形成
第三節 統計分析
一、對居民收入水平、消費支出和平均消費傾向的統計分析
二、對城鄉居民借貸收入和借貸支出的統計分析
第四節 我國居民位置消費行為的模型建構與實證檢驗
一、朱信凱的模型及檢驗結果
二、臧旭恆的模型及檢驗結果
三、本書的檢驗結果
第七章 位置消費對中國的實際影響和政策取向
第一節 位置消費對中國的實際影響
一、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實際影響
二、對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實際影響
三、對企業競爭和行銷策略的實際影響
四、對個人幸福和社會和諧的實際影響
第二節 位置消費的政策取向
一、加強消費教育,重建消費生態
二、建立公平、公正、正義的社會規則和機制
三、完善相關制度,規範消費行為,限制無序競爭
前言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位置消費研究的背景
一、對消費內涵的重新認識
二、消費地位的歷史變遷
三、消費的困惑
四、目前消費問題研究的局限
第二節 位置消費研究的對象和意義
一、位置消費研究的對象
二、位置消費研究的意義
第三節 位置消費研究的方法與思路
一、位置消費研究的方法
二、位置消費研究的思路
第二章 位置消費:經濟學不可迴避的研究範疇
第一節 傳統經濟學研究的局限
一、“經濟人”假設的局限
二、“社會人”研究的必要
第二節 位置消費存在的理論依據和現實基礎
一、理論依據
二、現實基礎
第三節 位置消費研究的重要性
一、位置消費更符合人的天性
二、位置消費更貼近人的本質
三、位置消費會影響人們的經濟行為及資源的配置效率
第三章 位置消費概述
第一節 位置消費的不同表述和內涵
一、位置消費的不同表述
二、位置消費的內涵
第二節 位置消費產生的條件
一、以生產能力和消費力提高為物質前提的“過剩消費”
二、以一定的對象、空間為參照的“公共消費”
三、以絕對收入提高、相對收入差距拉大為前提的“異質消費”
四、以消費顯示人生價值觀為思想前提的“精神消費”
第三節 位置消費的特徵
一、普遍性
二、相對性(或社會性)
三、多層性
四、無限性
五、邊際效用遞增性
六、外在表現性
七、社會效應倍增性
第四節 位置消費的表現
一、交際消費中的“面子”
二、個體消費中的“炫耀”
第四章 中西方位置消費理論研究的不同視域
第一節 對位置消費理論的經濟學分析及評價
一、亞當·斯密的富有標準
二、凡勃倫的炫耀性消費效果
三、依斯特林和杜森貝里的相對收入假定
四、卡普坦、加萬等的相對效用效果
五、弗蘭克的炫示效果
六、赫希的位置商品
七、黃有光和王建國的產權和短視效果
八、馬歇爾、萬俊人的欲望消費
九、臧旭恆、朱信凱的實證研究
第二節 對位置消費理論的心理學分析及評價
一、馬斯洛和馬歇爾的需求層次理論
二、謝里夫、阿希的從眾心理理論
三、麥道孤、塔爾德的模仿心理與流行理論
第三節 對位置消費理論的社會學分析及評價
一、社會階層理論
二、參照群體理論
三、象徵性消費(符號消費)理論
第五章 位置消費的經濟與社會效應分析
第一節 理論影響
一、對傳統經濟理論的彌補和挑戰
二、對某些經濟規律(定理)普適性的質疑
第二節 經濟意義
一、積極意義
二、消極影響
第三節 社會影響
一、位置消費可能滋生違法犯罪
二、位置消費可能加劇資源與環境問題
第六章 中國居民位置消費行為的實證分析
第一節 位置消費的兩大效應
一、棘輪效應
二、示範效應
第二節 分析的前提條件
一、物質前提:生產能力提高及消費品豐裕
二、收入前提:居民絕對收入提高、相對收入差距拉大
三、環境前提:消費劇場與消費觀眾的存在
四、觀念前提:以消費衡量地位和身份的消費價值觀形成
第三節 統計分析
一、對居民收入水平、消費支出和平均消費傾向的統計分析
二、對城鄉居民借貸收入和借貸支出的統計分析
第四節 我國居民位置消費行為的模型建構與實證檢驗
一、朱信凱的模型及檢驗結果
二、臧旭恆的模型及檢驗結果
三、本書的檢驗結果
第七章 位置消費對中國的實際影響和政策取向
第一節 位置消費對中國的實際影響
一、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的實際影響
二、對生態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實際影響
三、對企業競爭和行銷策略的實際影響
四、對個人幸福和社會和諧的實際影響
第二節 位置消費的政策取向
一、加強消費教育,重建消費生態
二、建立公平、公正、正義的社會規則和機制
三、完善相關制度,規範消費行為,限制無序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