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瑪射線暴的中微子主導吸積流模型研究

伽瑪射線暴的中微子主導吸積流模型研究

《伽瑪射線暴的中微子主導吸積流模型研究》是依託廈門大學,由劉彤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伽瑪射線暴的中微子主導吸積流模型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劉彤
  • 依託單位:廈門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中微子主導吸積流(簡稱NDAF)模型是伽瑪射線暴中心能源機制的主流模型之一。區別於經典吸積盤以光子輻射為主,NDAF幾乎將光子完全囚禁,僅有中微子從盤上輻射出來,並在盤外空間湮滅,為伽瑪射線暴提供能量。通過本項目的研究,我們希望能夠從以下幾個方面對NDAF有更深入的認識:(1)考慮嚴格的相對論效應和詳細準確的中微子物理,求解Kerr度規下NDAF的整體解,得到較詳細的中微子輻射和吸積盤結構;(2)在整體解基礎上,求解不同激波條件下的NDAF模型;(3)求解含有環向磁場結構的NDAF局域解和整體解,研究盤的結構、光度和穩定性問題;(4)結合具體的觀測,利用NDAF模型和吸積盤動力學機制解釋短時標伽瑪射線暴的暴前輻射和X射線耀發現象及其統計規律。運用考慮垂向結構的含磁場NDAF模型解釋長時標的X射線耀發現象。

結題摘要

通常認為伽瑪射線暴起源於雙緻密天體(黑洞與中子星或雙中子星)併合或大質量恆星塌縮。無論何種起源,都可能形成圍繞恆星級轉動黑洞的中微子主導吸積流。該吸積盤以中微子輻射為主要的冷卻機制,通過中微子湮滅為伽瑪射線暴提供能量,其高吸積率決定了中心黑洞的劇烈演化。本項目針對中微子主導吸積流模型展開研究,內容主要包括:(1)考慮嚴格的相對論效應、比之前工作更為細緻嚴謹的中微子物理和核合成過程,求解Kerr度規下NDAF的整體解,得到較詳細的中微子輻射和吸積盤結構;(2)我們在球坐標下研究了NDAF的垂向結構,結論發現NDAF是幾何厚盤,不同區域的伯努利數和中微子禁閉取決於吸積率和粘滯係數。此外,我們還引入核統計平衡關係,發現重元素產生於盤表面附近,其質量豐度取決於吸積率和溫度、密度的垂向分布。對應低吸積率的情形,上述區域內會產生大量的鎳56,這可能解釋超新星光學光變中的鼓包。最後,我們在柱坐標下研究了自引力對NDAF結構和光度的影響。(3)我們研究了徑向角動量轉移和磁場開關對短暴中心引擎的效應,用於解釋短暴的延展輻射;(4)我們還研究了作為GRB能源機制的黑洞與NDAF系統中噴流進動過程所釋放的引力波輻射。對比理論結果,我們發現在本星系群中發生的GRB可以被DECIGO和BBO探測到;(5)我們認為GRB 130925A中一系列X射線耀發的起源和演化,及每個耀發本身的光變和能譜特徵可能起源於黑洞與NDAF系統的進動過程。據此,我們可以估計出GRB 130925A的中心是一個快速旋轉的恆星級黑洞。另外,我們還對GRB 121027A的X射線鼓包中的幾段光變進行周期分析,發現5300秒到6100秒中存在約86秒的周期行為,這同樣可能與噴流進動有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