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莎龍

伯莎龍

莉氏 伯莎龍(Berthasaura leopoldinae),屬名為了致敬研究者Bertha Maria Júlia Lutz,種名則是致敬Maria Leopoldina。伯莎龍生存於白堊紀的巴西,化石出土於果伊厄熱組(Goio-Erê Formation)。正模標本MN 7821-V是一個完整度很高的骨架。

基本介紹

化石發現,形態特徵,分布範圍,

化石發現

伯莎龍(Berthasaura leopoldinae)以巴西著名博物學家 伯莎·瑪麗亞·朱莉亞·魯茲命名,種名以巴西第一任皇后 瑪麗亞·利奧波汀命名,其化石(MN 7821-V)出土於巴西南部Goio Êre組地層,是一具基本完整的骨骼。
該化石是在2011年至2014年的考古行動中被發掘出來的。參與了發掘行動的巴西國家博物館館長凱爾納說:“這具恐龍化石包括了完整的頭骨、下巴、脊柱、胸帶和骨盆帶以及前肢和後軀幹部分的遺骸,這使得‘伯莎’成為巴西有史以來發現的最完整的恐龍化石之一。”
伯莎龍
伯莎龍化石

形態特徵

伯莎龍屬於角鼻龍類里的西北阿根廷龍科,是基幹的西北阿根廷龍科成員,但有趣的是:伯莎龍的口中並沒有牙齒,這點類似於與成年的同類的泥潭龍,但是伯莎龍未癒合的骨骼表明它並未成年,所以它可能從未有過牙齒,也可能像泥潭龍一樣牙齒會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消失。由於MN 7821-V是一個亞成年個體,因此如果是後一種情況,那么伯莎龍牙齒消失的時間可能比泥潭龍要早得多。此外伯莎龍和泥潭龍的演化關係並不非常接近,其牙齒的退化消失可能是獨立演化的結果。
伯莎龍
伯莎龍的雕像
除了沒有牙齒,伯莎龍的頜骨還具有一系列不同於同類的特徵,如向下傾斜的下頜末端、具有鋒利咬合邊緣的前上頜骨、縮短的齒骨等特徵表明它不太可能與絕大部分其它的角鼻龍類有著相同的肉食性,也許是某種植食或雜食動物,但目前仍沒有決定性的證據(如胃石)揭示伯莎龍到底以什麼為食。伯莎龍這樣的特化食性表明角鼻龍類,至少是西北阿根廷龍科有著極高的生態位輻射能力。

分布範圍

伯莎龍生活在巴西的果伊厄熱組(Goio-Erê Formation),該地層還出土了兩種古神翼龍類翼龍:奪魂翼龍和凱瓦翼龍。該地層位於包魯盆地,地層年代有爭議,一說為白堊紀早期的阿普第階至阿爾必階,一說為9400-71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的森諾曼階末期至馬斯特里赫特階早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