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樂遭劫》是一本能讓我們觸摸到時代脈搏的,有著深劃教育意義的寓言故事集,這些故事小中見大,發人深省,猶如一份份濃縮的“智慧快餐”。寓言創作要有時代特徵,也就是“舊瓶裝新酒” 好的寓言既要繼承又要推陳出新、也要緊密聯繫現實,有感而作:既要反映時代社會生活面貌,還要使人讀後引起聯想和深思,從中悟出一定的哲理,能夠為現實服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伯樂遭劫
- 外文名:Bole robbed
- 特點:中悟出一定的哲理
- 目的地:能夠為現實服務
作者,序言,評論,
作者
張孝成先生是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會員、巢湖市作家協會會員,早在大學讀書期間,就師從導師薛賢榮學習寓言創作,十多年來筆耕不輟,其作品曾在《少年文藝》、《故事大王》等三十多家報刊發表,六十多篇寓言入選《世界寓言故事大觀》、《中國網路寓言精品選》。
序言
別林斯基說寓言是“哲理的詩”,陀羅雪維支說:寓言是穿著外套的真理……相比之下,我更喜歡我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家嚴文井先生對寓言的非常形象的描述:“寓言是一個怪物,當它
朝你走過來的時候,分明是一個故事,生動活潑,而當它轉身要走開的時候,卻突然變成了一個哲理,嚴肅認真。”
是啊,寓言真像個怪物!古老年輕充滿生命力的怪物!讓古往今來無數人為它傾倒的可愛的怪物!寓言還像個“魔袋”,裡面有許多百變精靈,我們在它身上可以感悟到永遠說不完、永遠不過時的思想、真理、情趣……寓言,給了我觀察和思考的空間;寓言,充實了我鮮活和熱烈的生命;寓言,成了我全身心投入創作的動力。
我的第一本寓言集就要出版了。我的心情是難以抑制住的激動——記憶的大門一下子打開了,又讓我回到了那將近二十年前的歲月……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我就讀的大學開設了兒童文學課,由薛賢榮老師(中國當代著名寓言作家)授課,這開啟了我走上寓言創作的道路。老師那鞭辟入裡的理論分析和他創作的作品使我眼睛亮了起來,我感覺到也許寓言創作“短、深、快”的路子更適合我。特別是老師的鼓勵和幫助更讓我堅定了創作方向。從此我對寓言入迷了,從老師那兒借來或從書店買來古今中外的寓言作品和理論書籍,在課餘時間仔細閱讀揣摩——伊索、克雷洛夫、拉封丹、謝德林、維戈茨基、莊子、韓非子、柳宗元、劉基、馮夢龍、魯迅、馮雪峰、張天翼、金江、黃瑞雲……我焚膏繼晷,不停地進行創作,寫好了就請教老師,老師對我悉心指點。正因為如此,我的作品質量有了一定的提高。終於,我的寓言《兩棵柿樹》於1991年8月26日在《合肥晚報》上發表了,從此與寓言結下了不解之緣……
由於在寓言創作上堅持不懈的努力,十多年來,特別是登上網路快車以來,我已在《故事大王》《中國少年兒童》等三十多家刊物發表寓言200多篇,有60多篇寓言入選《世界寓言故事大觀》《年度最佳寓言》《簡訊寓言800篇》《中國網路寓言精品選》等15本寓言集。並在中國寓言網、天涯等網站和論壇發表寓言300多篇。還創建了自己的部落格——張孝成寓言。2000年,我加入了巢湖市作家協會。2002年,由薛賢榮和陳忠義兩位老師介紹,我加入了中國寓言文學研究會。《巢湖日報》等報多次報導了我的寓言創作和教學事跡。
十幾年的創作體驗,讓我明白了很多寓言本身和寓言之外的東西。親愛的讀者朋友,如果您也能在我這個淺陋的集子裡發現並拿出來一些小小的精靈把玩——也許他們並不是十分有理、有情、有味——那我也就非常欣慰了。因為,最起碼的,您已經親密接觸了我的寓言,理解了我創作的甘苦。還請讀者朋友們對拙著多提寶貴的意見和真誠的建議。
第一本寓言集的問世是艱難的,同時也是幸運的。沒有薛賢榮、陳忠義、凡夫、葉澍、馬長山等寓言界的老師和同仁的無私指教,我的作品質量是不可能提高的;沒有林玉椿先生的辛苦努力,這本小冊子也是不可能出版的;特別指出的是,如果沒有王宏義先生的辛勤勞動和熱心幫助以及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的大力策劃和支持,這本寓言集更是不可能和大家見面的。真誠地說一聲:謝謝大家!
古人云:“高山有峰巔,攀登無止境。”我的寓言創作的路還很漫長。我將與時俱進,創作出更多更好的寓言作品,報答社會,報答讀者,報答每一位關愛著我的人……
是為序。
評論
優秀的文學作品,對讀者具有教育作用、認識作用和娛樂作用。《伯樂遭劫》也具有這些特點。
教育作用上面說到不少,這裡不說了;讓人開心的篇什比比皆是,不也列舉了。我想提醒我自己注意的是,有些看似輕鬆的故事,實則包含很深的道理。
這裡我想重點說說認識作用。
認識什麼呢?認識現實。寓言創作要有時代特徵,也就是“舊瓶裝新酒”。好的寓言既要繼承又要推陳出新,也要緊密聯繫現實,有感而作:既要反映時代社會生活面貌,還要使人讀後引起聯想和深思,從中悟出一定的哲理,為人的成長和發展服務。
這主要是就成人閱讀層面說的。事實上,有些寓言名為寓言,名為孩子們的讀物,可是孩子們並不太懂。作者是寫給成人看的。
《“安全”的金牙》表達了作者對財富的看法。沒有財富日子沒法過,可是財富有時害死人。去年我太太買掛項鍊,也不敢戴,塞在舊衣服口袋裡,因為那陣子治安不好,媒體常有搶動的報導。今年突然想起來了,一找,舊衣服不在了,不知道是扔了還是捐出了。我想這東西有當然好,沒有了日子也無所謂,日子照樣過。財富多了,有時確實不是好事。
《百靈鳥後悔的淚水》,是說百靈鳥因為害怕歌聲太美而被人抓進籠子,於是放棄了歌唱。它臨死感嘆:“我是長壽的百靈鳥,但不是真正的百靈鳥。不再唱歌,讓我失去了自我。”現在電視上談健康養生的內容很多,這是對的;可是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心裡一點也不快樂,長壽又有多少價值呢?
《採訪啄木鳥》是對媒體的批評,也反映我們的現在社會英雄的貶值——做好本職工作就算英雄了,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夠盡職盡責呢?《大樹的命運》通過做獨木橋的大樹和做宮殿的大樹的對比,感嘆聲名之累。《帶刀的農人》強調防範意識、憂患意識。在這個極端天氣、自然災害不斷的時代,在這個動盪的世界大格局中,我們每個人確實不能高枕無憂。《“公平”的狐狸》中,老母雞的遭遇,讓我想起一部電影,叫做《莫斯科不相信眼淚》;又讓我想起一首歌,叫做《阿根廷不再哭泣》。當我們遇到侵犯時,無助的哭泣是沒有用的,要敢於抗爭,以保護自己。
《狗法官審案》批評的是法律不公問題,應該說這樣的現象,在現今的社會還是不同程度的存在。《怪物》通過動物的變異,關注環保問題。《猴山一怪》中,新猴王左腿有點瘸,於是滿朝文武官員在上朝時都是左腿微瘸,這既是批評官場病,又說明官員的影響力。所謂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是也。《猴子下井》,通過三隻猴子心態的描寫,說明利益面前,顧全大局的重要。《馬品》中,伯樂差點被他相中的千里馬踢死,之後跺足感嘆:“唉,我怎么一直只注重馬的能力,而忽視了馬的品質呢?馬的品質差,再有能力,又有何用?”實際上告訴讀者,人要有才能,更要有德行。現在有一些人,被人稱為“有知識無文化”,文化中就包含德行的意思。其實寓言也有品質,留下了教師的職業烙印,作家的責任烙印。
還可以舉很多。讀每一篇寓言時,幾乎都可以想到社會,想到自己。他的作品小中見大,給人啟迪,發人猛醒,就像一枚針,能收到一針見血的效果;又像醫生手中的手術刀,它不但不會傷入,還可以結病人解除痛苦,挽救他的生命,起到治病救人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張先生是在社會責任感的作家。中國當代著名寓言詩人、寓言理論家老許先生《讀<伯樂遭劫>的斷想》一文,對此有很全面很深刻的分析。現在社會,由於總體文化水平的提高,由於電腦寫作的便捷,出現了一批寫作者。然而,有些人只顧書寫個人的小情調,他們充其量也就是碼字工。白居易說“文章合為時而著”,韓愈主張“惟陳言之務去”,一千多年過去了,依然具有指導意義。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