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伐桐創瑤琴

《伏羲伐桐創瑤琴》是一篇古文,指的是伏羲創作瑤琴的故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伏羲伐桐創瑤琴
  • 詞性:名詞
  • 對象:瑤琴
  • 國家:中國
  • 分類:伏羲式仲尼式連珠式落霞式月型式
《樂書》曰:謹案《禮記》疏云:“伏羲樂曰《立基》,言伏羲之代五運成立,甲曆始基,畫八卦以定陰陽,造琴瑟以諧律呂,繼德之樂,故曰《立基》也。神農樂曰《下謀》,言神農播種百穀,濟育群生,造五弦之琴,演六十四卦,承基立化,設降神謀,故樂曰《下謀》,以明功也。黃帝樂曰《雲門》,言黃帝之道成名百物,明民共財,德如雲出其門,民可有於族類,故樂曰《雲門》。”——《太平御覽·卷五百六十六·樂部四》
在久遠的上古時代,有個極樂世界華胥(xū)氏國。在這片極樂國土上有位美麗的姑娘叫華胥氏,她性格開朗,生性快樂。
一天,華胥氏在天空中裊裊娜娜地行走著,來到了東方一個叫作“雷澤”的大沼澤地玩耍。這裡的風景十分秀麗,把她迷住了。
華胥氏樂而忘返。她玩著玩著,忽然看見沼澤邊有一隻碩大無比的腳印,十分好奇,便抬腳在這個巨大的足印上踩了踩。不料這一踩,她身子馬上產生了一股特別奇怪的反應。回到家裡,她就生下一個兒子,取名“伏羲”。
伏羲生著人的頭、龍的身子,落地就跑,見風就長,一眨眼長成了高大無比的巨人。
有一天,伏羲問母親:“我的父親是誰?”
華胥氏先搖了搖頭,說:“不知道。”後來便把雷澤邊的奇遇講給了兒子聽。
伏羲聽罷,想了想,道:“照這樣看,我父親是雷神爺了?”
華胥氏遲疑地說:“也許是吧。”
於是,伏羲帶上乾糧,找父親去了。他走了很多路,也找不到能上天的地方。但他並不灰心,繼續尋找著。不知走了多長時間,他來到了都廣之野。
都廣之野是地上的樂園,十分富庶美麗。生長在這裡的米麥顆粒飽滿,做出的飯十分香甜。不僅如此,這裡的景色也十分迷人,飛鳥在這裡歌唱,走獸在這裡甥舞蹈,四季鮮花盛開,香氣都能傳到天宮裡去。忽然有一天,伏羲在這裡發現了名叫建木的奇樹,一下子驚呆了。只見那樹高大筆直,一直插入雲端,中午太陽照在樹上竟然沒有影子。他站在樹下放聲大喊,四周也沒有一點回音。他激動地想,看來這裡是天地的中央,沿著這棵樹也許能爬到天上找到父親呢!想到這裡,他渾身是勁,順著建木來到開門,終於找到了雷神。
天門裡出來了很多神仙,祝賀伏羲和雷神父子相見。
伏羲驚喜若狂,對雷神說:“父親,你在這兒等著,我回去把母親背來!”他說著,又順著建木溜到了地上,飛快地跑回華胥氏國,背著母親順著建木爬上了天,來到了雷神跟前。
就這樣,伏羲在天地中央,藉助建木這個天梯爬上爬下,給東方樂園帶來聖德,所以當了天帝,管理著東方大地。
伏羲時時察看人間,履行天帝的職責。他看到人們吃生食經常犯病,就取來自然火種,傳給地上的人們,改變了人們吃生食、喝腥血的飲食習慣。他看到人間的日常生活有很多事情需要記憶,在環顧了四面八方之後,經過冥思苦想畫出了八卦圖形,概括出天地萬物的各種情況。從此,人們便用伏羲發明的這種符號來記載發生在生活上和自己身邊的各種事情,加強對生活的記憶。
伏羲巡視到江河湖海邊,看到人們吃魚比較困難,便仿照蜘蛛結網的樣子,把繩子收起來,編織成一張又一張的魚網,教會人們去水裡捕魚,改善人們的生活。
伏羲給人們不斷造福。為了給人間的生活增添樂趣和歡樂,他總想創造出美妙的樂器。
一天,伏羲巡視到西山桐林,只見金、木、水、火、土五星之精,紛紛飄落在梧桐樹上。頓時,仙樂飄飄,香風習習。繼而又見瑞氣千條,霞光萬道。天空彩屏開處,祥雲托著兩隻美麗的大鳥,翩翩降落在那棵梧桐樹上,其餘諸鳥紛紛飛集在各處樹上,朝著兩隻美麗的大鳥齊鳴。伏羲見到如此奇異現象,忙召來輔佐他的木神句芒問究竟。
句芒笑著對伏羲道:“這兩隻最大的鳥,就是鳳凰呀!”
伏羲驚異道:“原來就是鳳凰啊!”
兩人正說時,只聽見那兩隻大鳥“即足即足”地叫起來了,旁邊的百鳥也都一齊叫了起來,仿佛朝拜一般。
句芒又指著說道:“這個叫起來聲音‘即即即’的是雄鳥,就是鳳。那個叫起來聲音‘足足足’的,是雌鳥,就是凰。它們有六像:它的頭像雞,它的頷很像燕,它的頸很像鴻,它的尾很像魚,它的身很像龜。天帝看看,像嗎?”
“果然像。”
句芒又道:“對鳳凰還有一說,頭圓像天,目明像日,背偃像月,翼舒像風,足方像地,尾五色俱全像緯,,這也叫做六像。”
伏羲笑道:“據我看來,這個六像,有點勉強,恐怕因為鳳凰是個靈鳥,特地附會出來的,不如前那六個像準實。”
句芒又道:“它還有五像:頭上的文彩,仿佛像德字,翼上的文彩,仿佛像順字,背上的文彩,仿佛像義字,腹上的文彩,仿佛像信字,胸前的文彩,仿佛像仁字。戴德,擁順,背義,抱信,履仁,所以說它是五德俱備的靈鳥。”
伏羲道:“我聽說鳳凰為百鳥之王,所以百鳥都跟著它,這可信嗎?”
句芒道:“這跟我們跟著天帝一般,十分可信。天帝今日親眼所見百鳥朝鳳凰,那是因為鳳凰是中央神鳥,所以它稱百鳥之王。”
伏羲道:“我聽說鳳凰能通天祉、應地靈、律五音、覽九德。它非竹不食,非醴泉不飲,非梧桐不棲。而今,不僅五星之精下降,而且雲托鳳凰來朝,此樹必是桐林中的神品,堪為雅樂。”
句芒道:“有其應者,必有其德,天帝所言極是!地上樹木林莽千萬種,只有梧桐樹才能招鳳凰。用此種神木作樂器,必歷千年而不衰。”
伏羲聽木神這么一說,大喜過望,於是,朝那棵桐樹拜道:“皇天降祉,施民以樂。”禮畢之後,他令人砍伐那棵桐樹而歸。
伏羲仔細端詳著神樹,然後按33天之數,將梧桐截為三段。他用手叩上段,其音太清;叩下段,其音太濁;然後取中段叩之,其音清濁相濟。
伏羲大喜,便將中段桐木浸在長流水中,經歷了八九七十二個晝夜後,卜得吉日良辰,請來妙手神工造樂器。
神工不知怎樣下手,伏羲便吩咐按周天365度之數將桐木削成三尺六寸五分長,又按四時八節之數,定為後寬四寸,前闊八寸,然後按陰陽兩儀之數定下高度,外按金、木、水、火、土五行,內按宮、商、角、徵、羽五音安上五根弦。隨後又依百鳥朝鳳凰的情景編創了《駕辯》樂曲,供彈唱。每當人間慶賀豐收和節日的時候,人們便用伏羲提供的熟食,用他幫助編織的魚網,打撈出水裡的魚,烹調出美味佳肴,擺成豐盛的宴席。在宴席當中,大家還要彈奏伏羲發明的樂器,高唱他創造的樂曲,其樂融融,令天神們羨慕不已。
後來,王母娘娘在天宮瑤池宴請天神,為了歡娛,特調來伏羲創造的樂器當場演奏。
天神們見這樂曲動聽,樂器奇特,便依來歷將它喚作琴,取當今鳳凰為百鳥之王象形之意。因又是第一次在天宮瑤池見到這新物件,便將伏羲所創的樂器稱為瑤琴。
從此,人間便有了古老的樂器——琴。由於它是東方天帝伏羲創造的,故而中國的琴藝舉世矚目,歷千年而不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